陈兰芳;刘晓艳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急救与内科治疗护理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5例急性胰腺炎的急救与内科治疗护理方法,并且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结果急救与内科治疗护理后,无效的为3例(2.6%),总体的治疗与护理的有效为112例(97.4%)。结论:急性胰腺炎经急诊快速诊断后的内科综合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宗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1]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选择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对照组20例使用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5%。结论:应用针刺结合中药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通过中医辨证施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刘小芳;邹春桦;雷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3年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38例护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心理评估,健康教育及抗抑郁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何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心理措施给予干预后, 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CR技术联合常规方法在肺外结核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所有标本均采集于在临床上疑似肺外结核的病例。我们利用齐尼氏痰涂片检查(ZNS),改良罗氏培养法(LJM)和PCR技术对匀浆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总共有182例疑似为肺外结核的标本节接受了上述三种方法的检查。其中22例经至少一种方法检测证实为阳性。PCR 技术检测出肺外结核病例多,其次是细菌培养。结论:联合使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可以提高实验室对存在于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而PCR技术必须包含在肺外结核的诊断程序之中。
作者:丁实;周健;毕红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蔗糖铁作为治疗慢性肾脏病贫血补充铁剂的主要药物,使用愈来愈广泛。静脉使用常因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会对静脉造成不同的损伤,可表现为局部酸麻胀痛等症状,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蔗糖铁治疗225人次,其中10人次出现外渗,经治疗护理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期间静脉使用蔗糖铁225人次,均为慢性肾脏病病人,出现外渗其中行血液透析患者6人次,腹膜透析2人次,慢性肾脏病3-5期2人次,出现外渗后表现为穿刺部位膨隆高于皮肤表面,并出现红肿热痛。
作者:杨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70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乙组患者72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腕部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改善患肢腕部功能恢复,无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广泛应用治疗。
作者:吴登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的心理症状,并针对这些症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患者发放临床症状评价表(SCL-90)和幸福感指数评估表,并指导其进行填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症状和情绪变化。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护理前研究组的幸福指数比对照组低,SCL-90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幸福指数、SCL-90数值均比护理前要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抑郁、神经过敏、强迫症等,这些情绪会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治疗,根据心理护理的方式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马允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脑卒中痴呆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13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本身的身体疾病、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
作者: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神经肽Ghrelin与Nesfatin-1在海人酸致痫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将海人酸致痫后的生理盐水灌注动物胃内(观察1组),海人酸致痫后的丙戊灌注动物胃内(观察2组),规定两组分贝以3h、6h、12h、24h及3d、7d、14d为时点亚组;同时建立空白组(对照1组)、假手术组(对照2组),然后用放射免疫法、ELISA以及免疫组化法来检测其血清变化情况。结果:Ghrelin、Nesfatin-1的阳性表达是细胞质里面有椭圆形/圆形棕黄色颗粒,和对照1组、对照2组相比,观察1组、观察2组各个时间点的Ghrelin表达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1组与观察2组相比,观察2组的Ghrelin表达水平高,特别在灌胃1天、7天后差异很明显(P<0.05),但<对照1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个时间点的Nesfatin-1表达水平均提高(P<0.05),但两组各个时间点的Nesfatin-1表达水平相比,观察2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但>对照1组。结论:通过检测血清酰基化Ghrelin、Nesfatin-1的水平,能够了解下丘脑中对应神经肽的变化方向,进而为临床诊治癫痫疾病、评价疗效提供有效参考指标。
作者:褚旭;孔庆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日益严重,冠心病成为了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通常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病情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中成药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褚夫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从检验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从样品抽取、制备、校准仪器设备、配制试剂、选择检验方法、控制实验室环境、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及对相关检验项目的检查等几方面,确保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分析叶所使用的仪器、采用的方法以及分析时的环境条件和分析者的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仪器不准、试剂含有杂质、蒸馏水质量不佳,以及采样不能代表平均成分,操作过程中杂质的引入、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等系统误差,也有由于环境(气压、温度、湿度)的偶然波动或仪器的性能、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不一致所产生的偶然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应从检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
作者:孙菊华;徐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25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06月-2013年06月在我院进行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微波治疗;同时选取25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微波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丁菊清;杨国威;朱于念;向道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患者的症状,自我效能的干预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对此进行探讨。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对于断指再植的患者进行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不单单进行常规护理,还要把自我效能的干预运用到实际中,包括给予患者一定的信心,来自于患者亲友的支持,受成功案例的熏陶,和患者一起设置目标,争取更快的痊愈。结果:断指再植的70例患者,在自我效能干预的影响下产生了差别,计算患者断指再植的成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的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产生了正面的影响,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作者:王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寒战的主要诱发因素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实验组,以我院往期未改进临床护理策略前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后30min寒战发生率以及寒战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均为诱发剖宫产术后寒战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术后寒战发生率。
作者:卓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加常规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于杏举;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应用护理干预方式改善产妇产后的睡眠情况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50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睡眠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实验组产妇干预后的睡眠潜伏期时间及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产后来说,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产妇的睡眠情况,较高的提高了产妇的睡眠质量,加快产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典型心肌梗塞易被误诊误治。本文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对急性心肌梗塞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作了概括阐述,并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有重要价值的心肌标志物检测作了提示性分析,以期达到提高不典型心肌梗塞及正确认识和判断,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及早救治的目的。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介入治疗术后穿刺肢体出现范围大小不等的血肿却时有发生,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积极采取有效处理,将会遏制血肿扩大而不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否则血肿将不断扩大导致上肢或下肢肿胀,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采用软卷尺对患者术侧肢体周经及时进行测量并与健侧肢体相应部位周经进行比较,就能尽早发现血肿有无扩大,及早为医生提供治疗信息,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共计心脏介入治疗2600例,发生血肿200例,通过软卷尺用于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肿的观察,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琴;崔玉焕;刘秀红;程向红;郭停;但国梅;袁璋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7例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的病例。结果:部分损伤通过提高技术及健康教育可以避免。
作者:曹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