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庞陆运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观察与护理, 妊娠晚期
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妊娠晚期以及产褥期的情况进行观察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进行护理的方法。结果:痊愈患者有30例(57.69%),显效患者有17例(32.69%),有效患者有5例(9.62%),具有100%的有效率。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科学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目的:评估门诊外科老年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门诊外科60岁以上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及非肿瘤患者术前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分为外科肿瘤组、非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外科肿瘤组GDS评分显著高于非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非肿瘤组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门诊老年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在就诊流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时鸿超;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以及预防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县的80例患者,并且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实验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实验组呼吸道疾病在我县的感染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该组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管理模式在我县对呼吸道疾病的管理和防控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韦雪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的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治疗浅表性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再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膀胱穿孔和电切综合症发生,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2个月,5例发生明显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4个月,复发部位均不在膀胱颈口和前列腺部尿道,全部再次行TURBT。结论:膀胱肿瘤和前列腺增生症同期电切,安全性好,短期疗效确切。

    作者:马国庆;刘贤平;徐卫东;兰厚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专职集中访视对全麻患者复苏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专职集中访视对全麻患者复苏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12月我院耳鼻喉科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 n=40)和对照组(B组,n=40),分别采用专职护士固定时间到病房集中访视的方法和巡回护士术前1天访视患者的传统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HR、MAP、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的躁动率。结果:专职集中访视有助于降低全麻患者复苏期躁动的发生率。结论:应用集中式术前访视方法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可为术前访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谢洁;陈慕瑶;豆孝岚;廖鸿兰;黄纯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近两年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风湿免疫病病人30名,研究其病因并进行分组。对照组人数为10名,通过常规性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人数为20名,通过生物制剂展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20名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效果。结论:与常规性治疗相比,生物制剂在治疗风湿免疫病上针对性更强,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病人的痛苦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佐克热·艾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及对心肾血管的影响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及对心肾血管影响的表现。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97例,根据患者的检查状况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患者272例,对照组为高血压(未见代谢紊乱)患者125例,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Cr、IMT、LnMAU、LnLVM、LnLVMI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高血压合并MS患者的受损情况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患者对靶器官的损害表现在多个方面,临床治疗期间,应对合并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达到减少对心肾器官损伤的目的。

    作者:魏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88例

    目的:探讨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方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8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并对其进行抗感染、止血、祛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灌洗术并局部给丁胺卡那0.4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显效有25例,有效的有18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0例,有效的有14例,无效10例;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行性大。

    作者:金兰花;鲁建瑞;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血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性脑血栓治疗的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结果:参加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肢体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无严重伤残病例。结论:在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伤残和死亡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管喜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建瓴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36例临床研究

    目的: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建瓴汤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1例患者建瓴汤治疗(甲组),另41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乙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候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7.6%,乙组为75.6%,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上,两组较治疗前均得到有效改善,而甲组的改善幅度要显著优于乙组(P<0.05)。结论:对于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运用建瓴汤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症候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管路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吕梁市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山西省吕梁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为调整和完善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吕梁市随机抽取3个县(市、区),在抽中(取)地区中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在每个乡(镇)再随机抽取8~10岁学龄期儿童、18到40岁育龄妇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各40名,进行尿碘测量,同时对该人群的食用盐的碘含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所采集的240份食盐样品中,平均碘含量为(27.15±5.62)mg/kg;总合格率为95.5%;学龄期儿童尿碘含量的中位数为217.25μg/L;育龄期妇女碘含量的中位数为208.9μg/L。结论:山西省吕梁地区碘盐合格率基本已达国家标准。儿童碘营养处于足量(适宜)水平,但是尿碘值偏低和尿碘值偏高者仍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进行引导和干预,既要预防碘摄入不足,又要防止碘过量,为我省碘缺乏的防治工作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建议。

    作者:张敏;段严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现状及现代结核病诊断的新特点

    自1882年德国细菌学家郭霍(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TB)以来,为促进结核杆菌生长,缩短培养时间,达到提前分离、鉴定的目的,人们对结核杆菌的营养、生理代谢及人工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使得结核杆菌的检测技术从初的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发展到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及噬菌体裂解技术水平。由于分枝杆菌自身结构及遗传性的原因,决定了其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的特性,致使常规细菌学检查方法存在着灵敏度低、操作复杂,需时间较长和影响因素较多,不易标准化等缺陷,使细菌学诊断发展缓慢,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诊断是应势而需!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使结核病诊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者:胡云玲;敬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2例丙泊酚配伍曲马多、瑞芬太尼、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丙泊酚结合氯胺酮、瑞芬太尼、曲马多在无痛人流术的应用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11年06月~2013年06月来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分成三个小组,甲组10例患者术前注射丙泊酚和氯胺酮,乙组11例术前注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丙组11例患者术前注射丙泊酚和曲马多,比较三个小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三个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很好,甲组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80%。乙组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81.8%。丙组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90.9%。甲组和乙组的镇痛效果差别不大,丙组的镇痛效果优于甲组和乙组。结论:丙泊酚结合氯胺酮、瑞芬太尼、曲马多在无痛人流术中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丙泊酚结合曲马多的安全性更高,值得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

    作者:何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血管病区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对本院心血管病区退药情况进行调查,找出退药的原因,以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病区自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的退药数目457条,进行分类统计以及必要的回顾性分析,再进行讨论,给予应对措施。结果:根据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包括退药的原因,种类以及退药条数等。不难看出主要退药原因有病情变化,医嘱更改,变更药品等。结论:通过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建立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医护的责任意识,以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赵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校校医院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作为承担着学校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职能,保证师生员工防病治病,以保障教学科研,稳定教学秩序的高校校医院,需要建立与高等教育及杜会医疗改革同步发展的高校医疗体系。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11月驻长沙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正式启动,我省高校校医院改革也逐渐发展深入。但目前高校校医院规模、设施设备配置、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医疗费用的管理和使用与学校人员结构变化的矛盾没有明显改善。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效校医院改革近5年后的现状与需求的矛盾,并提出了校医院发展改革的对策,即从取得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和支持、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医院整体发展思路等全方位思考,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作者:胡文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讨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见习时间内初步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改变单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途径的传统教学方法,用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

    作者:刘星;何大维;魏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和随访管理

    川崎病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临床上具有多项高危因素;传统的冠脉病变判断标准存在很大缺陷,经体表面积矫正后的冠状动脉值对于判定冠脉异常可能更为合理;对于该类患儿的处理及随访管理应依据分级标准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方案。

    作者:黄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舒适的手术室护理服务。结果:参加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均没有护理纠纷和手术事故发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在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过程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护理

    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84%。肩痛一旦发生,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不但增加病人痛苦,严重时不得不停止患侧肩关节甚至是整个上肢的康复训练,严重影响了康复的进程。对偏瘫患者发生肩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护理环节提出预防措施,以大限度减少肩痛的发生。

    作者:赵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过程中对高蛋白,高脂类食物的普及引用,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等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脂分析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的防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然而,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医生应了解病人取血时的基本情况,考虑分析前变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这样对血脂测定结果分析才有临床意义。为了是上述疾病体腔得到预防和治疗,下面就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及血脂检测是应注意的事项做以简要论述。

    作者:尕桑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病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红花粉针注射液配合口服止痛药治疗。结果:60例腰腿痛患者中,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且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疗程短、收效快、有效防止复发等优点,因此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梅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