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49例采取外科阑尾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陆峥

关键词:阑尾炎, 临床特点, 切口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需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的4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好转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取外科阑尾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右下腹部剧烈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炎症及管腔部位狭小等症状。手术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为91.8%;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胃肠功能恢复延迟、术后高热及粘连性肠梗阻等。结论:阑尾炎患者在伴有其他炎症及管腔狭小时需手术切除阑尾。切口感染是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做好消毒及切口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愈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3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给予积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18例,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18)。结论: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珊;王美新;黄燕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强化护患沟通在分娩期妇女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强化护患沟通在分娩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分娩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取常规的说教式沟通模式,观察组150例根据产妇个体情况进行强化沟通,比较两组产妇的沟通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6.7%,对照组为82.7%;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7.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强化护患沟通应用于分娩期妇女可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肌梗塞临床诊断及规范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与规范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接诊的6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确诊后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并采用急性心肌梗塞常规治疗处理,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与常规治疗后,全部好转出院,并未出现1例死亡现象,同时仅有1例患者发生穿刺皮肤瘀斑,而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现象。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急、进展快,应尽早做好诊断与治疗,临床采用常规治疗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孙金华;付艳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致浑身关节、肌肉疼痛1例

    病历患者,男,72岁,平日身体健康,每天室外散步两小时左右。近两年确诊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此次因浑身关节、肌肉疼痛来我门诊部外科就诊。自述浑身关节、肌肉疼痛约两月余,夜晚不能一觉睡到天亮,每晚被疼醒2-3次。起初患者自己怀疑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曾经建议家人为其把身下垫的褥子加厚过两次,但感觉疼痛丝毫没有缓解。近期愈发严重,上楼梯颇感吃力,并且因此导致心情烦躁,平日他非常乐观、健谈,如今不爱说话,沉默寡言。在家人的劝导下方来我门诊部就诊。

    作者:孙忠;王彦峰;顾玲;靳卫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周脓肿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40例肛周脓肿患者,对其中37例感染中毒性休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肛周脓肿致感染中毒性休克危险因素有年龄(≤10岁)、呼吸系统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APACHEⅡ评分(>20分)、机械通气时间长(>48h)、心脏损害后综合征、危重病例评分、乳酸、住院时间长(>15d)、细菌内毒素、病原菌阳性等(p<0.05)。结论:充分做好相关的预防性措施能降低肛周脓肿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贾兴元;张春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0例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的阴道感染情况。方法:对20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通过生理盐水湿片法与美兰染色法镜检霉菌,滴虫,线索细胞。结果:对2000例患者做阴道分析物结果分析,检查出患者阳性标本共1050例,总阳性率为52.5%,在这1050例病患中有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500例、检出率为47.61%;滴虫性阴道炎350例,检出率为33.3.%,线索细胞感染200例检出率为19.04%,950例未见异常,占总人数的47.5%。结论:白带常规检查能够准确、快速的判断出其致病因子,妇女生殖道白带检测出的炎症以霉菌和细菌性阴道炎为主,其中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较高,需要女性定期到医院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田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等,提高防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58例病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发生在72h内的有32例(55.2%);发生在72h~1周的14例(24.1%)。总有效率为22.47%,无效占24.2%,恶化率53.4%。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占55.2%,恶化21例,恶化率65.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治疗棘手、预后不良,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更差,重在预防,一周内为重要。

    作者:邹克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5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2%,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8%,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于提高手术疗效也具有重要意义,可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杨胜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节镜治疗持续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治疗持续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持续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确诊时间以及关节积液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持续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关节镜手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里木江·阿布都热合曼;达迪力·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疗效对比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并与同期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1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较为优越,两组对比 P>0.05,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翻修率(3.4%)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14.6%),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7.1%),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不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天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联合美卡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PGE1)联合美卡素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住院6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单纯PGE1组21例,单纯美卡素组21例,联合用药组21例,进行4周临床观察治疗,分别比较三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各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等指标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而联合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较另两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美卡素治疗早期DN,能有效的发挥不同机理的协同作用,减少尿蛋白,更有助于延缓DN向中末期肾病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青山;马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养生学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医养生对于人们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性,并重点分析了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和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密切联系,提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用中医养生的理念保养生命,会对身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任再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90例产妇采用阴道助产术,治疗组90例产妇采用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婴的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因素如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临产过程中一旦发现胎儿窘迫,尽量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在分娩前要做好一切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于围产期的死亡率。

    作者:孙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IPAP呼吸机应用于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同时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以及相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①治疗组显效8例,好转4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②治疗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护理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周锦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间苯三酚联合催产素对46例产妇产程影响的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对间苯三酚联合催产素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式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1年7月间入院进行分娩的46例产妇作为临床观察样本,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产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催产素;对照组产妇采用单一用药的方式,单一使用催产素,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变化情况与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23例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376±39min,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614±44min,实验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产妇;新生儿 Apgar 评分与疼痛指数比较中,观察组产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催产素能够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减少孕妇分娩不利影响。

    作者:陈作芳;童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医院感染宣传和培训,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的监督管理;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得以顺利实施,控制医院感染;结论: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重度营养不良合并Ⅳ期压疮难愈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1例重度营养不良合并Ⅳ期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湿性愈合护理方法,配合基础护理、加强营养等综合措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结果:处理前和处理后伤口未见好转。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发现该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低体重指数、体位不当、缺氧状态、护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压疮难愈。

    作者:丁立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不孕症56例的疗效观察

    不孕症是世界难题,治疗不孕症以辨证论治为主,发挥中医调经助孕和调畅情志的优势,结合西医检测的特长,诊断检查不孕不育症应做到1、及早诊断,及早治疗;2、治无定方,因人而药;3、辩证辨病,各有所宜。

    作者:宮润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现状及现代结核病诊断的新特点

    自1882年德国细菌学家郭霍(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TB)以来,为促进结核杆菌生长,缩短培养时间,达到提前分离、鉴定的目的,人们对结核杆菌的营养、生理代谢及人工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使得结核杆菌的检测技术从初的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发展到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及噬菌体裂解技术水平。由于分枝杆菌自身结构及遗传性的原因,决定了其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的特性,致使常规细菌学检查方法存在着灵敏度低、操作复杂,需时间较长和影响因素较多,不易标准化等缺陷,使细菌学诊断发展缓慢,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诊断是应势而需!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使结核病诊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者:胡云玲;敬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的隐患及应对措施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了关于血液透析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梳理,从而提出对应措施,以降低隐患发生的机率,使护患双方达到和谐共赢的目的。

    作者:聂景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