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IPAP呼吸机应用于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周锦成

关键词:护理, BiPAP, 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同时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以及相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①治疗组显效8例,好转4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②治疗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护理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病房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的难点和对策。方法:通过2013年1-12月份呼吸科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全面预防控制。结果: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加认知,促使其改变行为,提高洗手的依从性,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执行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监测等措施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结论:通过以上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扩散,未造成院内暴发流行。

    作者:杨春玲;孙璐;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对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0例,以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则予以大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6.7%,显著优于对照组71.1%,P<0.05;此外治疗组相关心功能监测指标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取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在一定范围内加大药物剂量则能提高治疗效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彩玲;张秀梅;郑君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病患,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两组病例各为40例,利用精神评定量表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就两组临床治疗情况实施评定,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相对于治疗前,两组精神病病理、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所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分别用利培酮与喹硫平来予以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是相对于利培酮而言,利用喹硫平来予以治疗,其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也相对比较少,对此,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应优先选用喹硫平来实施治疗。

    作者:陈善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行为以HAPA模型为指导对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0例肠造口患者护理过程中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以健康行为HAPA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健康行动过程取向)为指导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0例患者中,自我效能评分:优(31~40分)5例,良(21~30分)3例,一般(10~20分)2例,优良率为80%;患者没有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结论:以HAPA模型,建立医院—家庭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唐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急性腹痛首发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帮助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误诊的主要原因。结果:误诊为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胆囊炎2例。误诊时间为2~18h,平均10h。所有患者经8~15h正规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得到纠正。腹痛随之完全缓解。结论: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易与急腹症等相混淆,临床医师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认识,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加强血糖监测,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郝慧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无痛肠镜检查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无痛肠镜检查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麻醉进行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ES和PF,每组各50例。ES组全麻中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PF组全麻中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min、胃镜检查操作开始即刻、操作开始后3 min、操作结束时、操作结束后15 min时点HR、MAP、RR、SpO2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注射痛和肌颤的发生率,苏醒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毕40 min时头痛、头晕的发生率,术后完全清醒时间、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以及操作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PF 组的HR 和MAP 明显低于ES 组;PF 组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了SpO2一过性下降至93%以下,通过托起下颌或面罩加压给氧等处理后得以改善。两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毕40 min时头痛头晕的发生率以及内镜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方法安全、可靠,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更稳定。

    作者:黄一丹;董良;曾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脾切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技术的优势。方法:对本科室2008至2012年317例平诊脾切除患者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FTS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对FTS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均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平诊脾切除患者而言,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彭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疼痛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告知在疼痛发作时服用止痛药物,而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综合疼痛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疼痛护理的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作者:周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37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自体颅骨瓣腹壁皮下保存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从2005年08月~2013年01月收治的37例手术去骨瓣减压患者将骨瓣埋于患者腹壁皮下保存,1.5-6.5个月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结果:37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头皮下无积液,头颅塑形:35例满意,2例欠满意。复查X线片或CT显示骨痂生长。结论:颅脑手术后采用自体颅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是佳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而且防治颅骨修补并发症,提高脑功能康复质量。

    作者:冯世云;蔡聪隆;杨成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比法,对我院的58名护士按照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行传统管理办法,定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管理,定为实验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果的满意度做比较,将两组的结果做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红;吴英风;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胃癌患者共计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93.33%和96.67%,对照组分别为86.67%和96.67%,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黄茂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肾小球肾炎蛋白尿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1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黄茂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茹鲜古丽·托呼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舒适的手术室护理服务。结果:参加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均没有护理纠纷和手术事故发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在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过程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感染、解痉挛、,支持以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同时口服康复新液。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5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血尿便常规的异常、以及肝肾功能的异常。结论: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联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成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不吃早餐、吃不健康零食、频繁在外就餐、喝含糖饮料等不健康行为相当普遍。这些现象并不仅仅是儿童青少年自身的问题所致,其背后隐藏着社会根源。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家庭、学校是他们的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父母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照料者,父母的行为影响着孩子饮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而学校在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但一些学校没有课时保证,部分学校由于“应试压力大”等原因取消了健康教育课,主要靠校医和班主任等老师利用广播、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常规教育”;少数农村学校从来没有开设过健康教育课。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icroRNA-223在乳腺癌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MicroRNA-223在乳腺癌中的相应信息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到2013年我院女性乳腺癌患者53例,以miR-223为检索词,在miRBase、TargetScan、Pictar三个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将预测结果取交集。预测到可信度和准确性较高靶基因。以cDNA为模板,5sRNA为内对照,检测各细胞株miR-223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miR-223在各细胞株间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F=84.945,P<0.001)。两两比较显示 miR-223在特定细胞中表达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参照细胞中的表达(P=0.001,P=0.002,P=0.010,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例病患疾病产生进展,6例病患死亡。miR-223于疾病进展组表达(4.23±0.25),低于疾病未进展组(4.64±0.58),其中P=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组相应表达(3.81±0.56)低于未死亡组病患(4.57±0.42),其中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223能够参与乳腺癌肿瘤的发生过程。

    作者:于环;尹良伟;王颖;祝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在国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病严重威胁母子的身心健康。本文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进行了综述。

    作者:蔡晚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杆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肠杆菌科脑膜炎是由肠杆菌科的大肠杆菌、克雷伯肠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作者:石凤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痔疮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痔疮术后排便困难、排尿功能障碍、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对患者痔疮术后排便困难、排尿功能障碍、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术后感染常见的并发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排便困难、排尿功能障碍、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术后感染并发症中,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其中术后出血及术后感染两组对比中,P=0.00,有显著的差异。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改善痔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春妮;雷贻玉;陈娟;蒙乂翠;黄玉娴;胡杏桦;姚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和分析利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特点,以探寻到更适合治疗非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受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随机性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20例,并分别采用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搭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状况。结果: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搭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相互促进,可以有效的缩小子宫肌瘤瘤体的体积,且有效的降低了复发率。结论:针对子宫肌瘤采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搭配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白俊丽;肖中献;白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