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茹鲜古丽·托呼提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黄茂注射液, 黄葵胶囊,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黄茂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肾小球肾炎蛋白尿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1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黄茂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进行治疗的胰腺癌患者9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放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的吗啡用量、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以及毒性反应例数较之观察组要多,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胰腺癌具有小毒性、吗啡用量低以及手足发生综合征的可能概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袁晓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析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动力髋传统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入选我院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术(PFNA),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DHS)疗法,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围术期各手术参数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5%、50.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实施PFNA微创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认识和防护措施

    化疗药物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细胞毒性使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产生了抑制作用。而护理人员作为化疗药物使用的一线人员,健康问题尤为担忧。化疗药物不但使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同时进行护理操作的护士也暴露于职业危险中。所以护士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增强职业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危害性,达到职业防护的目的。

    作者:施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妊娠期孕妇200例,分妊娠中期组(A组)100例和妊娠晚期组(B组)100例;对照组为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非孕妇女(C组)10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免疫分析仪E601,分别检测三组的TT3、TT4、FT3、FT4、TSH。结果: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孕早期和孕晚期的FT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TSH较非孕对照组低,随着孕周的增加,TSH水平逐渐升高,至产前达非孕水平;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妊娠妇女(P<0.05),以后逐渐下降。结论:不同孕期与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筛查和干预甲减及优生优育至关重要。

    作者:缪函秀;许莹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2年甘肃省永登县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

    目的:调查永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在农村居民中的漏报情况。方法:依据《甘肃省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结果:调查抽取了5个乡镇5个行政村4130户13645人。查出传染病确诊病例86例,漏报15例;疑似病例22例,漏报22例;合计漏报37例,漏报率43.02%。结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乡村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监督检查力度,疾病控制中心加强业务指导,做好宣传工作,减少传染病漏报。

    作者:刘万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软件开发应用

    目的:根据工作实际研发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方法:结合工作实际,采用PowerBuilder9.0进行系统研发,并通过实际应用,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得以完善。结果:中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简单可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结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人机界面良好,系统维护简单易行,扩展性能强大,可广泛应用于无专业软件支撑的市级以下基层卫生工作。

    作者:苏洪信;霍淑梅;于俊仙;尹艳梅;刚慧军;栾绪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比法,对我院的58名护士按照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行传统管理办法,定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管理,定为实验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果的满意度做比较,将两组的结果做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红;吴英风;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以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以外周静脉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利用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牛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通过调查手术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寻求职业暴露发生规律,促始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防护观念;建立正确的的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制定科学的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方法:对医院外科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为期2年的监测,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监测周期内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2012年65人次;护士发生率高占61.9%,其次为医师占30.16%;2013年53人次护士发生率占62.26%;医师占30.18%;职业暴露类型主要以锐器伤为主;锐器伤以操作后未及时正确处置锐器导致的损伤、手术操作中的锐器伤和治疗过程中患者躁动发生率高;经追踪随访,无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结论:广泛地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监测系统、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和干预,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手段。

    作者:潘国莲;翟秀芳;王红梅;陈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如何合理饮食

    总结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理饮食原则,主要包括控制高蛋白质,少量食用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供给要适中,脂肪的供给不宜过多,维生素供给要丰富,限制水、钠的摄入,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等。认为合理饮食不但能延缓肝硬化的进程,还能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简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有效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干预)与观察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每组患者各有33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蛛网膜下腔的临床护理中,使其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显著升高。

    作者:任奉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00例骨科老年卧床病人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人患疾病的风险越来也高。随着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的增多,老年人患骨折的风险也越来越增加。笔者所在的综合性三甲医院骨科自2011年收治的60岁以上的患者占收治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2012年收治60岁以上的病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2013年收治60岁以上的病人占百分之三十七,收治的病人人数和年龄都成上升趋势。据统计,老年病人容易患的是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这几种骨折都会产生疼痛,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对老人的生活,活动,情绪,饮食,睡眠产生影响,如必须卧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情绪低落,失眠等。甚至引起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比如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出现肺部感染等。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加强管理。

    作者:吴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目的:评估门诊外科老年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门诊外科60岁以上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及非肿瘤患者术前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分为外科肿瘤组、非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外科肿瘤组GDS评分显著高于非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非肿瘤组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门诊老年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在就诊流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时鸿超;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开展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其优良率为95.5%显著好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苏州市区2005~2012年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2000年全国实行GB5461-2000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后,在2005~2012年间对8~10周岁学龄期儿童开展的碘营养状况调查,以测定儿童尿碘以及其对应的盐碘含量,评估食盐中碘含量对碘缺乏病防治的实际作用。方法:采集2005~2012年间苏州市区四次8~10岁学龄儿童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调查数据,进行碘盐覆盖率、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析,对对应的尿样进行尿碘中位数统计分析。结果:苏州市区儿童的尿碘中位数控制在292.27ug/L~221.31ug/L 间,盐碘均数在31.99mg/kg~27.40mg/kg 间,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结论:苏州市区儿童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在盐碘均数稳定在30mg/kg ,学龄组儿童尿碘中位数保持在WHO/UNICEF/ICCIDD推荐的100~300ug/L的水平,建议保持运行监测-反馈-调整的碘缺乏病防治机制,补充完善碘缺乏病防治指标体系。

    作者:郭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5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5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施心理护理,试验组81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治愈52例,治愈率69.3%%,试验组治愈72例,治愈率88.9%,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胜琴;王仕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BV cccDNA检测方法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我国是肝炎大国,约有一亿三千万慢性乙肝携带者,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高危因素[1],并且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2]。因此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用药疗程、耐药、停药后复发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肝炎久治不愈,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HBV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的存在及消除困难。本文主要对 HBV cccDNA 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作者:王楠;冯鑫妍;石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5%)、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78.3%、7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肌功能修复,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工”字型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在ICU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肌麻痹、手术麻醉、开放气道中常用的方法[1]。经口气管插管的安全固定是插管成功的保证,它的发生率是衡量I CU 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固定不妥,易引起气管插管脱出、移位,造成气道损伤,病情加重者,甚至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同时,也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本文对ICU插管患者改进固定方法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杰;宋艳;李文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应用的好处。方法:通过六个方面讲解人性化护理的好处。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赵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