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函秀;许莹珂
患儿,男,4Y5M。因“呕吐腹泻13天,伴腹部胀痛7天”2011年2月15日入院。13天前患儿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便,每天3~4次;伴呕吐。病后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提示“WBC 15.31*10^9/l,N 31.1%,E 7.1%”,腹部B超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予“头孢曲松、阿莫西林舒巴坦”输液治疗3天,患儿呕吐、腹泻好转。7天前出现腹部胀痛,呈持续性,程度轻,无他处放射痛;每天有3~4次腹痛呈阵发性加剧,腹痛剧烈时伴有呕吐;遂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提示“WBC 30.01*10^9/l,N 40.4%,E 41.5%”,腹部 B 超提示“右侧腹局部肠管壁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较厚处约1.7cm),右侧胸腔积液(大径约2.2cm)”,拟“腹痛待查:寄生虫感染?多浆膜腔积液”收治入院。既往史、家族史、生长发育史无殊。
作者:滕丽萍;董关萍;黄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作用。方法: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这段时期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儿中选择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所选患儿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干预组患儿开展舒适护理,对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术后骨折部位恢复优良率为88%,对照组患儿术后骨折部位恢复优良率为74%,干预组的术后功能锻炼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能改善其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提高其骨折部位术后恢复的优良率。
作者:韩晚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开展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其优良率为95.5%显著好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过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分析护理危险因素后行针对性防范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和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科护理的特殊性,临床应当对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危险事件的发生,保护患儿的安全。
作者:刘艳;刘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我县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孕前2个月,孕早期1-3月,796例育龄妇女进行检测。采用ELISA方法对其血清进行TORCH IgM抗体检测。结果:在796例妇女中TORCH感染者25例,总感染率为3.14%,其中:感染9人,感染率是1.13%,TOX感染4人,感染率是0.50%,CMV感染7人,感染率是0.87%。HSVⅡ感染5人,感染率是0.62%,结论:育龄妇女TORCH感染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应加强对育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 TORCH筛查与防治,接种风疹疫苗。
作者:冉江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多由于急性高能量损伤(车祸、机器擦扎伤、重物砸伤)所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肌腱损伤及裸露。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覆盖创面,易发生感染、肌腱坏死、粘连、瘢痕挛缩,严重者可后遗皮肤缺损、足踝畸形、功能障碍等。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急诊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VSD)、延期皮瓣移植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46例,给予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赵清风;邢娜;陈立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过敏性疾病患者吸入性与食入性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53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 抗体检测。结果:53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5.4%(242例),吸入组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其中户尘螨、屋尘为主要过敏原。结论:53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屋尘多见,找出致病因素对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苏珊娜;印道春;谷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是否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和达到了预期目标。方法:结合柳州市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柳州市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目标实现情况。结果:2003~2013年,全市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有了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和儿童死亡率有了显著降低。
作者:刘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术前行钼靶X线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116例,由放射科医生根据BI-RADS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由病理科医生分析钼靶X线误诊病例的病理学特征。结果:116例乳腺病变(恶性77例,良性39例)中,钼靶X线检查误诊13例,误诊为良性者3例,导管内癌、黏液腺癌、髓样癌各1例;误诊为恶行者10例,其中增生性疾病4例,纤维腺瘤3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术前钼靶X线检查应作为乳腺癌的常规诊断方法,但对于分化好的乳腺癌及早期乳腺癌易漏诊;慢性炎症、脂肪坏死、表现复杂的增生性疾病及纤维腺瘤与乳癌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作者:朱玉;王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复苏后的护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远期后遗症。方法:对十多年来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的工作经验,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结果:积极抢救及正确处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结论:在整个抢救及护理过程中,快速评估、积极抢救、正确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路径能够规范医师的诊疗过程、大限度降低医疗成本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妊娠合并肺炎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在非产科死亡原因中是一个主要原因,对围产儿预后也有一定影响,临床上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医疗费用越来越高。为探讨如何控制好妊娠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过程、降低医疗费用,本文从内科角度对该类患者提供以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易成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腹部体征观察、疼痛护理、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处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10例急腹症患者,手术治疗有6例,保守治疗4例,全部治愈。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经过医护人员换药后好转。没有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高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长春西丁注射液是常用的脑血管扩张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现将其引起药物性荨麻疹1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淑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发生低血钾护理中应用实证护理的效果及技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实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钾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钾13例,实验组患者发生2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证护理在老年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汪莉华;胡文秀;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儿科各种药物引起药源性血尿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27例药源性血尿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各种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所占比例高(81.48%)。结论:应重视在患儿用药过程中各种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
作者:舒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讨论物理疗法在宫颈糜烂临床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改良护理流程的优势。方法:共研究患者162例,传统护理组86例,改良护理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的满意度、伤口感染率、疼痛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改良护理组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改良护理明显优于传统护理。
作者:顾雪琴;张治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药物流产后在超声导引下清宫术,在剖宫产疤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中的应用,达到减低或杜绝人工流产术中残留、大出血、穿孔、人流综合征,术后宫颈粘连致宫腔积血、宫腔粘连致闭经、出血时间长、复经晚等后遗症,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从而减少或杜绝医患纠纷,减轻医生心理压力。介入性超声导引是指在实时超声显像引导下将穿刺针、导管、药物或操作器械等正确地放置到所要达到的病灶、囊腔、体腔或其他特定部位,而达到定位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新技术。在妇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阴道超声导引下宫腔操作术士介入性超声的一种治疗方法,阴道超声技术因其无创、无辐射、便捷、操作灵活、显像清晰等优点在妇产科应用广泛[1]。器械方法:通过对照分析2组疤痕子宫早期妊娠终止妊娠的临床经过、术后恢复情况的不同,来指导临床医生对剖宫产疤痕子宫早期妊娠时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以达到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少或无后遗症。结论:药物流产+超声导引下清宫,有助于临床医生手术操作定位精确,判断操作器械的位置及与孕囊的关系,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子宫内膜的创伤面,减少或杜绝术子宫穿孔等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凤琴;祁荣华;汪莉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作为承担着学校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职能,保证师生员工防病治病,以保障教学科研,稳定教学秩序的高校校医院,需要建立与高等教育及杜会医疗改革同步发展的高校医疗体系。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11月驻长沙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正式启动,我省高校校医院改革也逐渐发展深入。但目前高校校医院规模、设施设备配置、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医疗费用的管理和使用与学校人员结构变化的矛盾没有明显改善。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效校医院改革近5年后的现状与需求的矛盾,并提出了校医院发展改革的对策,即从取得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和支持、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医院整体发展思路等全方位思考,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作者:胡文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聊城所辖县市区疾控机构的实验室人力资源现状,为县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聊城市8个县(市、区)疾控机构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人力资源情况各项相关数据,互相比对,得出可靠结论。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至2013年聊城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4。县级CDC实验室30岁以下占27.40%,市级CDC中占到64.71%。县级CDC实验室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1人,占8个县市检验人员数的1.43%,市级CDC实验室无职称的检验人员占23.53%。县级CDC没有研究生学历人员,专业不对口现象比市级CDC实验室严重。结论:聊城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平衡,实验室人员梯队配置也不均衡,缺乏高学历人才,人员数量不足。应加大相关专业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加强培训力度,呼吁政府加大对疾控实验室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县级机构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聊城市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的人力资源配置,以满足今后工作发展需要。
作者:谢旭光;姜金华;郭廷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