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刘艳;刘建英

关键词:儿科护理,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过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分析护理危险因素后行针对性防范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和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科护理的特殊性,临床应当对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危险事件的发生,保护患儿的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意外伤亡事故增多,创伤性出血性休克也呈多发趋势,由于其病情进展快,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因此致残率死亡率增加。因此,采取有效及时地救护措施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情况等文献资料简要归纳如下。

    作者:周丽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舒适的手术室护理服务。结果:参加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均没有护理纠纷和手术事故发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在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过程的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感染的伤口护理

    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24人,对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结果:124例病患中有15例病患出现伤口感染,占总数的12.1%,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年龄偏高、耐药菌株感染、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深浅及大小等。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提高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这样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患痛苦。

    作者:刘卫;郝冬梅;赵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性措施

    目的:深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预见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期达到预期目的。结果:通过对护士的培训、对家属的宣教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降低了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提高了置管的效果。结论:对深静脉置管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高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11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0男1女,年龄27~75岁之间,以血尿为主,部位多位于膀胱三角区,肿物大小不等,镜下特点肿瘤表面被以正常移行上皮,层次较溥,瘤组织无纤维血管轴心。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预后好,应避免过诊断及临床过度治疗。

    作者:付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现代护理管理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管理的艺术技巧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护理管理是系统地利用护理人员的潜能,并系统地安排及应用其他人员、设备、环境及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的过程。护理管理是根据护理组织的内在活动机制,综合运用护理组织中的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以控制及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过程。而护理活动又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性、技巧性、及务实性,管理过程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检查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无痛胃镜检查前、中、后护理配合的措施和临床意义。方法:对560例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病人行无痛胃镜检查,护士充分了解病人后,做好与病人沟通,及时术前用药;术中配合医生检查并严密观察病人状况。结果: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未发生1例意外。结论:精心护理可使患者在在接受无痛检查时更安全。

    作者:郭秀红;黄志红;邢海青;张银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4例小儿肠旋转不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例出现典型红蓝相间的环状或螺旋状血流信号,呈动脉或静脉频谱,明确诊断本病。1例漏诊未见明显螺旋状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强,易行无创,对诊断本病敏感且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静;鞠丽娟;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体表畸形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410例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统计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总符合率及二维及三维图像提供的畸形部位、形态改变的准确性及直观性。结果:发现胎儿体表畸形30例。二维超声能肯定诊断并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18处(60.0%),实时三维超声为26处(8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是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的一个可靠手段。

    作者:张丽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对胆囊穿孔合并肝脓肿诊断与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观察胆囊穿孔合并肝脓肿病情演变及及引导穿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共收集胆囊穿孔伴肝脓肿患者23例,对8例明确诊断胆囊穿孔合并肝脓肿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加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结果:8例在超声引导穿刺抽脓加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患者均痊愈。结论:彩超通过追踪观察胆囊破裂合并肝脓肿病情演变过程能明确其诊断,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定位准确,安全,简便,可缩短病程并可免除手术,可作为首选检测手段。

    作者:牛泽然;杨金焰;徐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站质量目标的制定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文章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血站的行业特点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血站如何建立适宜的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的管理要求等内容进行探讨。

    作者:王琳;金晓晖;李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智障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智障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住院期间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平稳,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设计完整而合理的护理方案并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吕新霞;吴新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06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冠脉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技术。结果:106例患者中冠脉造影异常者74例(69.8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波;宋伟男;郭善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对痛经患者采用温经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6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采用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选用芬必得进行对照治疗。结果:近期总有效率与远期总有效率均以治疗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而对照组分别有2例患者发生过腹泻与皮疹,另1例患者有出现轻微呕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君;雒其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化检验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之间确诊的1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生化检验组和常规检验组,每组54例。分别用生化和常规的方法检测其指标。观察其准确率。结果:生化实验组54例患者中51例诊断准确,准确率为94.4%。常规实验组54例患者中38例诊断准确,准确率为70.3%。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化检验相比常规检验具有明显的优势,准确率高,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吴朋飞;张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5例痛风患者的血尿酸临床检验分析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以肥胖及饮食条件优越者为主,大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部分患者常伴有家族史,其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结节的形成,痛风本病病程漫长,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伴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可因外伤感染,暴饮暴食,酗酒,情绪激动面诱发。痛风患者多有血尿酸增高,血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经氧化酶作用生成,当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在体内超过一定浓度时,可发生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现将65例患者的血尿酸临床检验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分级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手段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针对性强,方便快捷,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董健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初探骨质增生护理体会

    骨质增生多发于中老年,骨质增生导致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如何有效护理骨质增生作出的简要论述,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应用SA、CSEA及EA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腰麻(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硬膜外麻醉(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接收的90例70岁以上的高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三组,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三组患者依次采用腰麻(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硬膜外麻醉(EA)。观察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用药剂量、麻醉效果以及运动神经情况。结果:治疗A组与治疗B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用药剂量、麻醉效果以及运动神经(Bromage评分)都优于治疗C组患者。结论:腰麻(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操作、失败率等都优于硬膜外麻醉(EA)效果。

    作者:王民;赵秀英;查振启;耿垚;范伟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贫血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探讨

    目的:对妊娠贫血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妊娠贫血及妊娠高血压患者共4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20例痊愈,2例为妊娠高血压,未出现子痫患者,痊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痊愈13例,3例为妊娠高血压,2例轻度子痫前期;2例中度子痫前期;2例重度子痫前期;痊愈率为59.1%。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结论:对妊娠贫血和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提升治愈率,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韦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