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

付兴国

关键词:膀胱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 Brunn氏巢, 癌, 过诊断过度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11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0男1女,年龄27~75岁之间,以血尿为主,部位多位于膀胱三角区,肿物大小不等,镜下特点肿瘤表面被以正常移行上皮,层次较溥,瘤组织无纤维血管轴心。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预后好,应避免过诊断及临床过度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倍恩母妇孕安用于孕产妇生殖健康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妇科病反复发作对女性健康影响巨大,孕期女性,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不能随便使用有安全隐患或者有潜在风险的妇科洗液来预防妇科病的发生或者治疗妇科病。

    作者:马海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加强供应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供应室医院感染;探讨基层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采取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作者:安小平;张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0例胃癌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的诊治方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上半年收治的40胃癌病患相关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病患临床表现、外科治疗与相关病理资料,对病患的治疗结果进行随访,整理相关数据。结果:本组40例胃癌,手术切除率为72.5%,其中62.7%为根治性切除率,9.8%为姑息性切除率。对40例病例均进行随访,2例胃癌患者生存4个月,5例7个月,10例1年,7例2年。得到根治性切除的18例病患,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5.5%、38.9%。结论:临床治疗胃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淋巴结转移对治疗结果有的影响。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做好早期发现以及早期诊断的工作,以减少漏诊或是误诊现象的发生。此外选择合理的、规范的手术治疗方案也极为重要。

    作者:吴玉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次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批质控样木,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的上报结果,以评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1]。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我省临床化学实验室的广泛应用,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成绩总体稳定,并旱逐年上升趋势[2]。木文就仅对一次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张素蕊;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通过探析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体会,说明人性化服务对健康体检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健康体检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教育、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创建高效合理的服务流程、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营造和谐的体检环境等个性化服务,调查体检者的满意度以及医院的竞争力,分析个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工作的作用。结果: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多的满足了体检者的要求,2013年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数高达15682人,与2012年的11489人相比增长36.50%,体检者的满意度为98.57%,比2012年的90.11%,增长8.46,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结论: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有利于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改善了体检服务的质量,是增强体检行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作者:何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茅建春教授治疗产后风湿病临床经验浅述

    产后风湿病是一种临床多见病,相关的中医病名有“产后风”、“产后身痛”、“产后痹”等,患病人群分散于风湿科、妇科、针灸科等科室。本病多因产后体虚,复感风寒湿邪,侵淫筋肉、经络、骨节而出现肢体肌肉关节酸痛不适、麻木不仁、甚至则肿胀、活动受限,常伴随重着之感、恶风怕冷等临床表现。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以正虚为主,因此将产褥期和产后百日内所患的风湿病,都归于本病[1]。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且误诊时有发生[2]。茅建春认为本病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平衡“正虚”与“标实”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中医讲求“阴阳调和,阴平阳秘”的本旨。本病在临床上病情表现变化多端,甚难把握,常思茅师在临床中治疗本病得心应手、效如桴鼓,在此浅述一二,望有益于后来者。

    作者:胡令潮;茅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急性心梗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达标率、满意率、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的健康达标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模式,即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刘素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妊娠晚期以及产褥期的情况进行观察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进行护理的方法。结果:痊愈患者有30例(57.69%),显效患者有17例(32.69%),有效患者有5例(9.62%),具有100%的有效率。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科学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庞陆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使用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诊治并分析疗效。方法: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服用)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结果:4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中有15例病人的病情被治愈,所占比例为34.88%。有28例病人的病情出现好转,所占比例为65.12%。43例病人中没有治疗无效的病人,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服用)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总治愈率为100%。一年后对全部43例病人进行复查,所有病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均未复发。结论:利用内服普济消毒饮并外敷消炎膏来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曹学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治疗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SBP、DBP、SCr、BUN、UAE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发性气胸的探讨

    目的:通过与其他两种常用气胸治疗方法的比较来观察一次性输液器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采用胸腔穿刺术或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或一次性输液器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三种不同的治疗对气胸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各自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胸腔穿刺组有效率为73.33%,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组(常规组)有效率为88.89%,一次性输液器管胸腔闭式引流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1.07%,与胸腔穿刺组比较x2=5.608 p=0.018,p<0.05有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胸腔感染,胸腔渗出,胸膜反应均优于常规组。结论:一次性输液器管闭式引流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栋;苏钦峰;张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疆兵团83团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调查分析

    高血压病是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均较高。近年来患病率有所上升,并且它是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病残率及病死率均很高,特别在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病中死因的首位。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对保护任命的生命将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疆兵团83团30岁以上职工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庆红;李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防治高原反应的临床及科研概况

    高原反应是人类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由于缺氧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综合近年来针灸在高原反应中的应用情况,发现针灸在防治高原反应中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在科研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同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何宇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促进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结论:通过对患者全程护理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病人预防保健知识,更好的配合放疗,达到治愈目的。讨论:鼻咽癌放疗患者由于放射野定位准确率相对低,疗程长等因素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及心理上不可避免的伤害,让患者感到畏惧和痛苦,因此,除了采用较先进的适形放疗外,在放疗期间适时的护理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艳丽;付永梅;郝炎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细胞性肝癌伴癌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伴癌综合征的发病率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HCC患者的生化、影像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PNS组与非PNS组的差异。结果:PNS占同期HCC患者住院人数的17.8%,男女之比为7∶1。PNS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高胆固醇血症,白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者为6.9%。与非PNS组相比,PNS组患者的AFP水平、肿瘤直径、门脉癌栓发生率、乙肝病毒感染率和GGT水平显著较高,而生存时间较短。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FP>800 ng/ml,肿瘤直径>6.5 cm和PNS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伴PNS的HCC患者预后较差,PNS的发生与AFP水平,肿瘤直径密切相关,熟悉其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治。

    作者:宫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初探骨质增生护理体会

    骨质增生多发于中老年,骨质增生导致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如何有效护理骨质增生作出的简要论述,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缺血性卒中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以及于阿替普酶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入院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患者85例,分为阿替普酶组以及尿激酶组。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NIHSS 在3 h、24 h、7 d NIHSS评分以及3个月后MRS评分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并发脑出血,牙龈出血等并发症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与阿替普酶比较,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效果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出血并发症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范铁平;彭道勇;王晓东;王茂湘;王苏平;赵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疗养院护士在工作中的沟通与工作

    护理是疗养院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疗养院护士应熟悉和掌握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疗养院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疗养院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疗养院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泌乳素瘤一例

    患者,女性,31岁,因“畏寒、纳差、乏力、颜面水肿1年余”于2013年6月4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畏寒、纳差、头晕、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伴颜面水肿,自觉全身皮肤肿胀、紧绷感,伴有全身皮肤干燥、少汗,但无明显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改变等,无黑矇、晕厥发作及心悸、气短,无腹胀、少尿、肉眼血尿及黑便等。自诉曾在广州某大医院多次就诊,疑有“肾炎”,但具体诊疗不详。2年多前妊娠时有轻度贫血史,在外院行剖腹产,产后大出血,需输血治疗但因当时血源匮乏仅予血浆代替。之后贫血好转不明显,去年年底曾在当地医院行骨髓涂片检查,考虑“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效果欠佳。自产后恢复月经来患者月经量较多,月经持续近半个月,半年前我院妇科就诊服药月经已恢复正常。入院查体:T36.8℃,R20次/分,P58次/分,BP106/58mmHg。慢性贫血面容,自动体位。意识清楚,精神尚可。颜面稍水肿,全身皮肤干燥、少光泽。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颈软,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58次/分,律齐,心音较低,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辅查:2013-06-05本院门诊查甲功5项:FT30.49pmol/L,FT40.67pmol/L,TSH>100.000 uIU/ml,TPOAb7.24IU/ml,TGAb69.1%;血常规:WBC2.54×109/L,RBC2.33×1012/L,HGB54g/L,MCH23.2pg。入院后彩超:双侧甲状腺稍大,回声不均,双侧甲状腺内异常回声,右附件区囊性肿块,双肾小结石,肝右叶胆管结石;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胸片(-);空腹血糖:3.75mmol/L;心肌酶:LDH520.00U/L;甲功5项:TSH>100.00uIU/ml,FT3<1.00pmol/L,FT4<1.60pmol/L,Anti-TG>4000IU/ml,Anti-TPO9.71IU/ml;凝血4项:APTT48.9s;性激素6项:垂体泌乳素1586uIU/ml,睾酮<0.087nmol/L,孕酮<0.030ng/ml,余无异常;贫血3项:铁蛋白<1.00ng/ml,维生素B12、叶酸无异常;乙肝标志物:HBsAb(+)、HBeAb(+)、HBcAb(+);血常规:WBC2.96×109/L,RBC2.78×1012/L,HGB62g/L;肝肾功能、电解质、D-二聚体、传染3项、地贫筛选、G6PD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有核红细胞计数、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及补铁、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渐改善,心率及血压趋于平稳,食欲好转,睡眠好转,大小便正常。患者甲减合并泌乳素明显升高,因本院无MRI,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行磁共振检查,之后追踪患者垂体磁共振示垂体瘤,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垂体泌乳素瘤,予加用溴隐亭口服治疗,经过4个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复查甲功正常。但未复查垂体 MRI,自行停药2月,之后出现泌乳,患者再次就诊,复查垂体MRI,仍提示垂体瘤,垂体泌乳素1345uIU/ml,甲功正常,治疗上继续加用溴隐亭口服,患者泌乳症状逐渐好转。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重度缺铁性贫血、垂体泌乳素瘤。

    作者:黄彩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临床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

    目的:对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共72例被诊断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结果:72例患者中孕前、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被检查出的分别为8例、26例、33例、5例;大部分患者都是良性肿瘤,有68例,恶性肿瘤1例,交界性肿瘤3例。结论:对患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妇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孕妇的孕期等来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术式。

    作者:郑丽英;张丽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