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4例分析

王静;鞠丽娟;王莉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 彩色多普勒,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4例小儿肠旋转不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例出现典型红蓝相间的环状或螺旋状血流信号,呈动脉或静脉频谱,明确诊断本病。1例漏诊未见明显螺旋状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强,易行无创,对诊断本病敏感且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首选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

    目的:分析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总结本院32例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受伤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死亡16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6例,轻残2例,恢复良好4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意识障碍严重,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差,其致残率、植物生存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等特点,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其预后与DAI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光远;王辉;尹德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科6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住院4~8 d,平均6 d。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阴囊血肿1例,术后异物感2例,术后疼痛1例;术后随访6~14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简便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成人是疗效确切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陈边强;张新有;董继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康复的意义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康复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于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所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消化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法。在完成护理之后,对于两组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统计。结果:经过统计与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的众多指标都较对照组更佳,并且(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法可以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并且更好的对于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

    作者:杨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新生儿呕吐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目的:探究新生儿呕吐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结论: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找出病因给予治疗。

    作者: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方法:选择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76例,共检出肌瘤276枚,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瘤体大小、内部及周边组织回声对比变化。结果:治疗后3—6d后肌瘤内部回声不均匀性增强,血流信号减少,治疗3个月后肌瘤缩小,平均有效率58%,肌瘤内部回声均发生变化,血流信号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有效,而部分效果极佳。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治疗毒蜂蛰伤毒蛇咬伤

    目的:探讨一次性注射器在治疗毒蜂蛰伤毒蛇咬伤救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注射器改装成大小不等的简易吸引器用于各类蛰(咬)伤后毒液的吸出。结果:利用改装后的注射器对蛰、咬伤患者进行现地吸出毒液,明显减少了毒液在体内的吸收,为院前急救赢得宝贵时间。结论:改装后的注射器用于治疗毒蜂蛰伤毒蛇咬伤的吸毒更方便、快捷、简单、效果明显且创伤甚微,值得现地和院前急救推广运用。

    作者:王永胜;李明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手术室安全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同年1-6月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而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风险及医疗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显著减少安全风险,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邱钦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羊水栓塞抢救的护理体会与经验总结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引起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羊水栓塞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两种类型:爆发型、缓慢型[1]。我院于2013年11月发生一例迟发性羊水栓塞病例,现将抢救分析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婷;热西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预防接种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共100例,将儿童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接种儿童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0例儿童在接受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护理之后,接种儿童均为出现并发症现象,家属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儿童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家属满意度为86.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中给予儿童全面、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接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护理干预值得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大力推广。

    作者:汤宗莲;唐英;刘义;李绪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治疗,并对患者实施护理,探讨和分析其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此次一共收治了17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降血糖和抗结核以及胸腺五肽等药物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痰液杆菌培养转阴率为90.7%(78/86)明显高于对照组67.4%(58/86);此外,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86.0%(74/86)明显高于对照组62.8%(54/8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等治疗,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其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痰液细菌的转阴率,促进患者病灶的吸收和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彦芹;赵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历分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的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坏,临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异常的表现。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但由于足月儿在活产新生儿中占绝大多数,故以足月儿多见。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围生期神经病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8年至2012年期间对于本院分娩中就出现10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发现并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有效复苏,出生后监护生命体征,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围生期发病率及后遗症等有效措施。

    作者:才仁卓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腹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腹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择期切口手术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研究组)88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诊治,研究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前后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作者:冯剑峰;肖其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VSD后延期皮瓣移植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多由于急性高能量损伤(车祸、机器擦扎伤、重物砸伤)所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肌腱损伤及裸露。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覆盖创面,易发生感染、肌腱坏死、粘连、瘢痕挛缩,严重者可后遗皮肤缺损、足踝畸形、功能障碍等。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急诊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VSD)、延期皮瓣移植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46例,给予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赵清风;邢娜;陈立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鳄鱼油萃取物延缓衰老及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拟通过延缓皮肤衰老及促皮肤伤口愈合两个实验探讨鳄鱼油的上述作用,从而为本品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方法:1、抗皮肤衰老实验--小鼠皮肤羟脯氨酸测定;2、促皮肤伤口愈合--大鼠皮肤切除损伤实验。结果:鳄鱼油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和SOD 活性,降低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脂褐质含量;减少动物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期间创面愈合面积。结论:鳄鱼油具有延缓衰老、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作者:陈充抒;王凤林;刘华;李耀武;沈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西部地区无偿献血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为了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客观、理性的认清西部地区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障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策略,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干部到广大农民群众,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借鉴国外及我国南方地区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特点,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西部地区的无偿献血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各领域的发展。

    作者:杨晓红;包克义;曹永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研究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康复。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胶原酶髓核消融术,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注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183例病例进行评估,评定出优、良、可,统计总有效率为91.8%。结论:加强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和指导可减少胶原酶溶解术的病发症的发生。

    作者:曲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娩出1分钟仅有心跳而仍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到早期发现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体前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准备是复苏成功的基础,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才仁卓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巩固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60例,根据Neer分类,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45例,4部分后骨折6例。结果:60例平均随诊21个月(10-30个月),结果60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4.2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45例,良12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95.0%。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修进平;王举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几年来我们通过对(UAP)患者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常见胆囊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伤口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天数少,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短,伤口感染率低,安全可行。

    作者:刘向阳;孙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