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胜;李明川
目的:探讨外科休克病人的抢救措施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因外科疾病导致休克需进行抢救患者40例,给予综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工作。结果:抢救成功34例(85%),死亡6例(15%)。结论:针对外科发生休克患者,抗休克关键的基本措施就是及时去除病因,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脱离危险。
作者:张爱;潘文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口服补佳乐早4毫克、晚3毫克,连用3天。结论: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口服补佳乐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有吞咽困难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情况,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婷婷;刘延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钙不仅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也积极参与整个生命的新陈代谢,如肌肉的收缩、心脏的跳动以及思维活动都离不开钙的参加。除此之外,钙在腺体分泌、血液凝固、细胞新陈代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有人说人的一生都需要补钙,这话是有道理的,适量补钙不但有利于健康,有文献报道:高钙饮食还能避免肾结石增大。除此之外,钙、钠、钾、镁、氯还起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调节体液的 PH 值,维持有力地运动形式,维持神经肌肉、细胞膜的生物兴奋性、传递信息,并使血液凝固和酶活化作用[2]。
作者:苏厚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脑血管病患者因吞咽、咳嗽困难导致误吸是吸人性肺炎的主因,发生率为10%-43%,通常在误吸48h后就会形成肺炎,重要的致病物质是胃酸和食物。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或减低误吸的发生,是医护人员护理脑血管病患者努力探索的课题[1]。我们对这类患者采取了包括防误吞训练、改进鼻饲模式、强化陪护宣教在内的护理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住院的脑血管病合并吸人性肺炎患者48例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晶;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吲哚美辛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0.2g, bid,盐酸坦索罗辛0.2mg,qd,每晚睡前应用吲哚美辛栓25mg直肠给药;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0.2g, bid,盐酸坦索罗辛0.2mg,q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吲哚美辛直肠给药可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赵教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90例产妇采用阴道助产术,治疗组90例产妇采用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婴的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因素如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临产过程中一旦发现胎儿窘迫,尽量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在分娩前要做好一切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于围产期的死亡率。
作者:孙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产后家庭访视,探讨其在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中的相关作用。方法:抽取已经接受产后家庭访视的150例产妇资料,然后对这些抽取出来的产妇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并进行全面具体的系统分析。结果:在产后家庭访视之后,及时了解产妇在产褥期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已经存在或潜伏的健康问题应该及时预防,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结论:有效开展产后访视对促进产褥期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中医护理探求原发性痛经的护理疗效。方法:以5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样本,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方法,疗程均为30天并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临床治愈。结论:传统中医辨证施护在临床护理中疗效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平;杜桂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将72例行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平均首次排便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腹胀便秘的发生率,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关于腰椎间盘突出自然吸收现象的报道日益增多,关于其机制的研究亦为医学界所关注。笔者拟通过临床收治1例相关病例观察,结合目前研究进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吸收机制,为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杨镇源;邓强;赵道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西医多采用镇静、抗抑郁焦虑等治疗方法,因其药物副反应及依赖性、耐药性而受到患者抵触。中医从病人整体出发,辨证论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同时佐以安神之品,效果良好。
作者:何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及其家人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大大提高,医疗护理纠纷事件近年来呈大幅度上升增多趋势,给医务人员的医护工作甚至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和威胁。护理工作本身是一种高风险、高奉献的职业,加上护理操作实践中会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致使护理人员在身体及精神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困扰,如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于梅菊;姜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不孕症患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有成熟卵泡33例,未成熟卵泡9例,未见卵泡4例。经治疗及指导性生活后成功受孕33例,占71.7%。结论:经阴道超声能观察卵泡生长、成熟及排卵的特征,对指导临床医师治疗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震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双向格林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应用双向格林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21例,其中11例患儿增加了早期护理措施作为观察组,另10例患儿仅开展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样本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开展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住院时间、静脉综合征发生率与低氧血症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心病治疗中双向格林术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术中护理增加早期干预的具体措施可降低静脉综合征与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与死亡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常规化疗、节拍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容易使人精神出现异常,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抑郁症抑郁症是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给患者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市面上也出现许多关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本文就简要阐述盐酸阿米替林片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彭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与皮下瘀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直接按压法(实验组)和交换按压法(对照组)进行比较,拔针按压5min后观察局部皮下瘀血情况。结果:实验组99.5%(378/380)无皮下出血或瘀血,显著高于对照组96.3%(366/380),p<0.01(x2=9.194)。结论:采用直接按压法明显降低皮下瘀血发生率。
作者:尹姗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血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性脑血栓治疗的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结果:参加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肢体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无严重伤残病例。结论:在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伤残和死亡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管喜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其中8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如硝酸酯类、ACEI、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倍他乐克、万爽力,降低氧耗及营养心肌为主的药物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好转,临床症状改善,80例患者中,观察组40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上,给予倍他乐克、万爽力药物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