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
护患关系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调节着患者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同时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状况,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障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前提。
作者:高心芝;陈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周围神经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收治的PHN患者46例,病人体位因穿刺部位不同而异,射频治疗前行试验性阻滞治疗,疼痛短暂或长时间缓解超过50%者进行脉冲射频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麻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临床疗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临床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5例,优良率达69.6%。其中11例患者自觉原疼痛部位的麻木程度有所加重,35例患者自觉麻木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未发生其他永久性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脉冲射频治疗PHN疗效良好、操作简单,在复发后可重复治疗。
作者:翟金林;李淑丽;马玲;姜长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用氨酚羟考酮片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氨酚羟考酮片组30例,术前2 h 氨酚羟考酮组患者每次口服氨酚羟考酮片1粒,6~8h用1次,术后6h 禁食禁水期过后再次给药,每次1粒,3次/d,术后3~5d 视病人疼痛情况停药;镇痛泵组30例,术后常规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维持至术后第2天。观察两组病人术后6、12、24、48、72 h 的VAS 评分,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镇痛药物援助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泵组术后6、12 h 的VAS 评分显著低于氨酚羟考酮片组(P<0.01),术后24、48及72 h 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用氨酚羟考酮片有一定镇痛效果,但其镇痛效果并不优于镇痛泵。
作者:唐莹;王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宫内节育环在B超监测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检查宫内节育环的妇女780例,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A220型凸阵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取仰卧位,膀胱充盈适度,在下腹部做纵、横、斜切面进行检查,仔细观察子宫与节育器的有关情况,进行测量和图片记录,并打印。结果:780例妇女,其中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737例,占到94.49%,异常43例,占到5.51%。结论:B超检查宫内节育环简便快捷,损害小且准确度较高。对放置节育器的妇女来说,进行定期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罗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钙剂不仅可以抗过敏、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而且还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的硬度,文中笔者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于临床用药中钙剂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作出简要的论述,为今后工作用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生后30天婴儿的体格检查,了解新生儿生后30天的体格发育情况,为科学制定儿童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生后30天体检的545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和体格健康状况检查。结果:本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81.1%,混合喂养率为14.3%,人工喂养率为4.6%。与出生时相比,体重、身长增加值男婴平均为1.38±0.54kg和6.64±1.18cm,女婴平均为1.45±0.62kg和6.15±±1.34cm。其中发现疾病湿疹68例、黄疸22例、小儿消化不良6例、脐疝3例、血管瘤3例。结论:注重30天婴儿的体检,提高儿童保健水平。
作者:郭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快速皮试仪做青霉素类、头孢类制剂皮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传统皮内注射试验法与快速皮试仪试验作对照并观察记录。结果: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快速皮试仪安全可靠,准确性强,灵敏度高、省时,患儿无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凤梅;刘继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4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5~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70±11)ml;峡部妊娠9例,壶腹部妊娠未破裂型31例,壶腹部妊娠破裂8例,术后1—2 d肛门排气,患者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宫外孕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患者安全系数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在减少增强患者的不良反应,使 CT 增强扫描顺利进行,提高诊断的作用。方法:CT 增强前的心理护理,扫描中的配合,用药后的观察。结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了不良反应,使CT增强扫描顺利完成,提高诊断准确率。结论: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保障CT增强工作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洪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养生,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康体检也受到大家的认可。一般情况下,健康体检都是由单位组织去的,因此体检的项目也有所不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样化的影像学技术被应用到体检项目中。本文通过阐述几种健康体检中放射影像学检查方式。
作者:张书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系统分析我院门诊药房2010~2012年妇科外用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0~2012年妇科外用药的使用数量、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妇科外用药品种丰富,能满足临床所需。妇科外用药中洗剂用药为广泛;妇科外用药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主要受福建省药品招标的影响。
作者:季利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性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重病患者,利用APACHEII评分系统对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重病护理评分法,然后进行相应护理。进行多次评分,然后进行综合比较。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危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可以预知患者病情发展,对治疗以及病情预后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管理、监测与控制,其中监测与控制是主要手段,以管理为杠杆,以保证医疗安全。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本文主要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作者:司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缩宫素、益母草等三种缩宫药物在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 A(卡孕栓组)、B(缩宫素组)、C(益母草组)三组,每组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性治疗产后出血,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其中 A 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发生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均发生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和益母草在预防产后出血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临床治疗应当注意把握用药剂量,在加强疗效的同时控制药物毒副作用,促进患者产后快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郭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名,其中,高血压伴有房颤者30例为观察组,单纯高血压患者30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血清尿酸水平、心脏彩超情况及用药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伴有房颤患者的年龄、血清尿酸水平及左房内径增大、室间隔肥厚均大于单纯高血压患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增高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具有明显相关性,是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种,经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是临床常使用的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TEAP 具有无创,简单,安全,重复性强,易于掌握,无须昂贵的设备等特点,在我国基层医院较广泛使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发展模式下,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其上升趋势极快,使得老年髋骨部骨折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老年患者因身体衰老,身体机能和免疫力逐渐下降,导致身体出现多处病变,患者有多处疾病时,出现髋部骨折后,易出现并发症。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髋骨骨折治疗中,一项关键步骤。实施风险管理,在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可对患者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也让老年患者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
作者:王丽苇;李恩萍;漆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冠脉支架植入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5),检测两组所有入选患者术前的血脂及hs-CRP水平;术后6个月时复查两组血脂及hs-CRP水平,并且对所有患者复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的差别。结果:治疗组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作者:李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相关报道以及资料的整理,简单阐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宜打预防针。
作者:季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过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分析护理危险因素后行针对性防范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和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科护理的特殊性,临床应当对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危险事件的发生,保护患儿的安全。
作者:刘艳;刘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