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体会

陈边强;张新有;董继云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科6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住院4~8 d,平均6 d。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阴囊血肿1例,术后异物感2例,术后疼痛1例;术后随访6~14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简便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成人是疗效确切的疝修补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对一带教在儿科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再理解—升华的过程,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1]。自2004年起,儿科实行带教老师和护生之间进行一对一带教,即师生班次相同,一位带教老师全方位对一名实习护生实行带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英;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内镜中心拟行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麻醉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镜检时及清醒后的心率(HR),血压(Bp),呼吸(R)和血氧饱和度(SPO2),镜检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不适程度,是否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结果:14例感觉注射部位疼痛,麻醉后所有患者 HR、Bp均出现小幅下降,检查结束后升至正常水平。6例患者SPO2下降至94%以下,经辅助呼吸后很快恢复。7例诉头晕,2例咳嗽,1例呃逆,1例躁动,1例全身大汗,所有不良反应均在30分钟内消失。36例患者对胃镜检查全过程无记忆,所有患者均表示可以接受再次胃镜检查。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爱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L-6、IL-8、CRP与脑梗死

    在有关脑梗死的众多病理机制中,炎症反应机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表明,许多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本文就脑梗死患者的上述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临床意义及生理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秦德友;俸军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3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及预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of newborn)是生后4周以内由各类化脓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脑膜炎,在新生儿科当中发病率较高。有研究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年重症感染导致160万新生儿死亡,其中以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为主[1]。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由新生儿化脑引起的病死率有明显的下降,但依然是新生儿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文对近年我院2009年5月-2014年3月例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倪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50例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探讨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数量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女性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的检出率。方法:对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利用显微镜将其白细胞数量、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检测出来。结果:据实验标本数据得出,250例阴道炎患者中,经将其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得出:滴虫阳性率为8.59%,霉菌阳性率为18.89%,线索细胞的阳性率为6.7%,从实验探究数据中可以看出,患者霉菌的阳性率明显比滴虫阳性率高出许多,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滴虫、霉菌、线索细胞的检出率与女性阴道炎性反应程度及其不同年龄阶段有关。

    作者:麦有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好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消化性溃疡者中老年人的比率呈增高趋势【1】。消化性溃疡中,年轻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因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除接受药物治疗外其痊愈又与病人的心理、饮食、生活起居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护理是相当重要的。现将近年我科收治的2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华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医护人员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护士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情况。方法:对60名临床医生、护士关于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知晓灭菌合格主要依据的占61%,知晓包内指示卡变色含义的占75%,知晓包外指示胶带变色含义的占65%,知晓打开无菌包前首先检查的占72%,知晓打开无菌包后首先检查的占81%,知晓指示剂变色标准的占81%,知晓指示卡变色不合格的物品不能使用的占100%。结论:临床医生、护士对无菌包化学指示物知晓率偏低,医院感染管理科应进行普及性认知培训。

    作者:孙金欣;林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置换术在严重肘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置换术在严重肘关节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严重肘关节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肘置换术,观察患者患肢屈伸情况、Mayo Clinic肘关节评分结果等。结果:随访1~3年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其中有12例在术后6周肘关节伸缩自如,无任何不适感,术后3个月后能正常参加体力劳动。术后不同时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肘关节活动能力改善明显,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和5个月的Mayo Clinic肘关节评分逐渐提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肘关节创伤中应用人工置换术能改善患肢功能,消除患肢疼痛,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树生;李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手术后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的毒副作用大,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几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主要的静脉输液途径,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其优点在于减少病人长期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药液在输液过程中的渗、漏及对局部的刺激,特别是化疗药物对局部刺激的毒性反应;四肢外周静脉显露不好的首选静脉通道;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可活动自如、无痛苦,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可适合长期输液及药物长期泵入病人使用;此置管操作简单、痛苦小、保留时间长(长达1年)。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我院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了PICC 置管,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霍明娜;佐品;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内与宫外同时妊娠16例临床分析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fcy,HP)是指宫腔内妊娠和异位妊娠同时存在的病理性妊娠疾病。随着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及促排卵技术的发展,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发生率不断上升[1]。自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成功救治16例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病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龙跃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同时接种TDaP和hib疫苗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同时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TDaP)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引发罕见过敏反应,分析反应原因,预防反应发生,为以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郝培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治疗73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探究卡托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09年7月-2012年7月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对患者采用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将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率压积与治疗前相比,数值下降幅度较大,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缓解。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此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整个治疗过程中有3例轻微胃肠不适、1例恶心头晕、1例咳嗽、2例口渴,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后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减少药量,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有效性,效果显著,提高了总有效率,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并长期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姜凤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的营养状况,并了解影响疾病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就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进行比较,对患儿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儿每天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蛋白质和热量的不足,钙、铁、锌及维生素A、C、D、B族摄入均不足,病儿生长迟缓、体重过低、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结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均是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因素可减少慢性迁延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徐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肠安丸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只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另100例作为治疗组在应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予口服胃肠安丸,以1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严重程度及胃肠安丸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22例发生腹泻(腹泻率为22%),其中轻型腹泻20例(占20%),重型腹泻2例(占2%);对照组患儿中44例发生腹泻(腹泻率为44%),其中轻型腹泻24例(占24%),重型腹泻20例(占20%)。治疗组腹泻持续时间为2.8±1.4天,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为4.3±1.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对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磊;张慧玉;田玲;梁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OPD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2例COPD患者,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1%(P<0.05);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症状改善等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0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分别行不同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疼痛程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

    作者:罗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时期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问题及对策

    本文对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的问题做了详细说明和探讨。

    作者:冯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呼吸病房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的难点和对策。方法:通过2013年1-12月份呼吸科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全面预防控制。结果: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加认知,促使其改变行为,提高洗手的依从性,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执行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监测等措施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结论:通过以上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扩散,未造成院内暴发流行。

    作者:杨春玲;孙璐;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湿性疗法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湿性疗法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压疮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湿性疗法,观察两组压疮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肉芽组织分级及周围皮肤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6%(191/240),对照组总有效率63.9%(124/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疗法能显著促进压疮面愈合及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从而缩短愈合时间和提高临床疗效,在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杉;张玲;李明;李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消毒设备的管理确保感染控制的质量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设备管理的方法,为确保感染控制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严格的医院消毒设备管理制度和规定,使管理制度的操作性更强,为提高感染控制治疗提供依据。结果:通过严格的医院消毒管理制度和规定的运用,医院的消毒设备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提高感染控制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医院消毒设备应该与其它的大型设备一样,做到购进、使用和维护三位一体的管理,让消毒设备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发挥其佳的效益。

    作者:雷瑶;蔚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