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印道春;谷湘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损伤性肘部疾患。主要表现为患者肘关节后外侧痛,有时放散到前臂,局部有压痛,抗阻伸腕时引起疼痛。常见于需反复用力活动腕部的职业或喜欢打网球等业余运动的人员。由于患者局部疼痛和握力下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活动。临床上常常用局部封闭、理疗等缓解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理疗的基础上应用抗阻训练加强伸腕肌力对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金美兰;李红梅;李浩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病房护理工作中,对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将结果与既往记载的病房护理质量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传统护理质量,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引入病房护理工作中,病房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区管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状况均有明显提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实施前病房护理平均满意度为82.0%,护理质控模式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达96.0%,护理质控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病房护理中可以切实提升病房护理质量,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和护理方式。方法:对抗肿瘤药物的正确给药方式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归纳和总结。结果:在抗肿瘤药物的给药过程中,详细了解并掌握药物的相应排泄途径、准确把握剂量等的给药方法方式,并准确把握给药时间、浓度、速度、给药部位、用药时间段、毒性反应等,同时配合消化道症状、脱发、皮肤等有效护理措施,有效提高化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在对抗肿瘤药物的用药过程中,对药物的作用原理、给药途径、毒副作用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可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和身体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贺;郭红敏;杨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青少年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在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及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成立心理干预小组:患者主治医生、专科护士、心理咨询师、患者、家属,定期进行互动,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是P<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在青少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江红军;胡琼;华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on,简称 F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液、组织及细胞表面的高分子量糖蛋白,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重要的调理素,在网状内皮一机体防御系统中有重要作用,对纤维结合蛋白在液体中的浓度测定,对临床上某些疾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现将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尕桑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长阳县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当地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县5所乡镇中小学校1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24h回顾法,并结合个体询问法,记录下学生连续1周的饮食情况。结果:中小学生的主食是谷物类食物,但对肉、蛋、奶的摄入量远远不足。结论:针对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使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吕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住院部需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其中前者采用普通透析护理方法,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心理焦虑恐惧27.2%小于对照组63.6%,并发症发生率12.7%<29.1%,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同时患者舒适度有很大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陈芳;陈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一共收治了1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1%(64/68)、79.4%(5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DS 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ADL)进行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曼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在日益发达的现代医疗之中,院前急救是现今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各种意外事故中保障伤患的第一道防线。在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事故以及突发的灾难中,均需要医务人员在现场进行紧急的初步急救,力求维持伤病员生命体征的稳定,以保证伤患能够在送院后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在现今这个医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里,院前急救水平的高低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因为历史原因、经济水平、城市规模、急救量、急救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在时间的考验中亦充分显示出其自身的优劣性。
作者:谭永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独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前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变化,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1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具有麻醉效果显著、安全副作用小、用药操作方便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舒适护理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发生⑴。随着人口老龄化,多数老年患者存在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恢复慢等消极因素。尤其是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能用口表达自身的痛苦,患者感到十分的不舒适。我们通过对110例老年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给予他们周到的护理服务,通过细致入微的舒适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分成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联用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嵇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建瓴汤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1例患者建瓴汤治疗(甲组),另41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乙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候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7.6%,乙组为75.6%,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上,两组较治疗前均得到有效改善,而甲组的改善幅度要显著优于乙组(P<0.05)。结论:对于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运用建瓴汤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症候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管路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主要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和轴突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与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MS的主要临床特点,病程呈现缓解与复发交替。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见,是少数几种难于治愈的疾病之一。许多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数MS患者5-10年内病情进展为瘫痪或死亡。坐轮椅生活的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70%[1]。MS治疗旨在防止急性期病情进展恶化和缓解期的复发,晚期采取对症及支持治疗疗法,有效得当的护理措施和神经康复治疗可减轻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药品的不良反应知识进行了解,从而加深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结合临床状况开展具体的医学工作。结果:在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结合临床药师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从而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水平。结论:在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为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门诊输液室推行精细化管理,防范护患纠纷,半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保证了输液安全,减少了护理纠纷,同时也保证了护士的工作安全。结论在门诊输液流程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能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沙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使用红霉素序贯疗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恢复时间以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小儿患者的咳嗽得到有效缓解,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蒋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经支气管镜气道内介入治疗主要是指针对引起中央气道阻塞的良恶性疾病的腔内介入治疗方法。中央气道阻塞临床常用的经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球囊扩张、经支气管镜“热烧灼”疗法、冷冻疗法、光动力治疗、腔内近距离放疗以及支架置入技术等〔1〕,这些介入治疗属于高风险的医疗技术操作,必须有严格的技术准入制度、完善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及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一旦发生术前准备失误、医疗文书缺项等将造成延误患者救治及医疗隐患的发生。为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我科从2012年9月设计和执行了“经支气管镜气道内介入(高频电刀及APC术、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冷冻治疗、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型术)术前评估表,经临床应用于130例患者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太蓉;李一诗;丁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回顾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标准的统一。我国卫生部于2011年7月1日发布了 GDM 诊断行业标准(WS331-2011),妊娠早期空腹血糖≥7.0 mmol/L 应诊断为妊娠前糖尿病,妊娠24~28周行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服糖后1 h 和2 h 血糖界值分别为5.1 mmol/L、10.0 mmol/L 和8.5 mmol/L,任何一项血糖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GDM 。新的诊断标准使GDM 的检出率明显增加,需临床干预的患者明显增多,进行有效的分层管理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王群英;史晓燕;佛新艳;孙养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自非典疫情爆发后,国家加大了对于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荣誉的背后也隐藏着问题和不足,在基层公共卫生事业中主要存在资金发展缺陷、专业人才缺乏、综合素质不足以及流动性较大等突出问题,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制定规章制度、完善人员组合、明确工作职责等多方面进行完善解决,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化管理网络。为今后基层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作者:马义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