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妇康复期优质护理服务分析

陈娟;陈海燕;林雪英

关键词:康复期, 优质护理, 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2年6月432名产妇采取针对新生儿及产妇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发放调查表。结果:患者及家属要求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需求大于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的需求。结论: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是所有产妇及家属的薄弱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耐心指导,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结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5例分析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主要节育措施,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绝育效果确切,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1]。然而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常引起多种并发症,结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就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血肿等,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给育龄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现将我站35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程杰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在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22%;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治疗的疗效,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提升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武夷山市2013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巩固武夷山市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继续了解和掌握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对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和尿碘与盐碘测定。结果:甲状腺肿大率为3.04%;尿碘中位数为419.7ug/L,尿碘>100ug/L占99.52%;盐碘中位数为27.68mg/kg,盐碘合格率为95.23%。结论:武夷山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效果明显,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成果。食盐加碘为主的干预措施是改善居民碘营养行之有效的途径,必须年年坚持,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隆华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配合中药治疗阑尾炎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了对120例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术后配合中药辨证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120和对照组85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阑尾炎患者中109例I期愈合拆线,11例出现切口感染皮下脂肪液化均经换药Ⅱ期愈合,其中有3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观察组手术治愈率为100%。两组病人在术后住院时间、切1:2感染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阑尾炎术后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永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头部软组织伤”于2014年2月5日急诊入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65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皮疹。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醒脑静注射液(厂家:大理药业,规格:5ml,批号:1312022)20ml静脉滴注,40min后患者诉胸闷不适,立即停止输液,半卧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5min后患者症状好转。

    作者:张雨洁;孔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脾囊肿开窗引流术一例

    患者女性,29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1年余”于2013年03月11日入院,体检时脾占位约0.7cm,现复查上腹部CT长至5.8cm。既往无外伤史、传染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部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上腹部B超:脾见类圆形无回声区,约5.4×5.5cm(图1)。上腹部CT平扫:脾体积稍增大,可见直径5.8cm类圆形密度减低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值16Hu,考虑脾囊肿(图2)。

    作者:刘克勤;徐媛;齐维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方法,对照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有效率达9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确,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南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强化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探究强化手术室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现状,并对其具体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比较χ2=9.9428(P=0.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能有效保证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的环境,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作者:刘希华;陈胜范;梁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同时,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1)。而其围手术期护理也不同于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顺利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9年至2013年共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阳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总结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口腔修复科的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方法: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口腔修复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分析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制定有效的规范化操作与解决方案。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操作,以及与病患良好的沟通,医患双方均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口腔修复科护士规范化的操作及良好交流的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刘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荆防汤”治疗过敏性皮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研究荆防汤用于治疗过敏女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过敏性皮炎患者48例并随即分为A、B两组。A组24例患者服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B组24例患者使用荆防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患者使用荆防汤其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优于使用常规药物组79.2%(P<0.05)。实验室指标显示A组患者使用荆防汤治疗其实验室检查指标显著优于使用常规药物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荆防汤对过敏性皮炎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各类不适症状且服药后不良反应少,疾病治疗效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原则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至2014年完成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9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3例,腹腔内出血1例,胆漏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膈肌损伤1例,皮下气肿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佳选择,但仍存在并发症,规范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基础,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作者:赵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目的:针对应用Trima采集血小板的佳护理措施及体会展开讨论,以确保献血者安全和血小板质量,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保证临床需要,使我市机采血小板100%来自无偿献血者。方法:根据应用Trima采集血小板的特点,提出对献血者在献血全过程中适时实施整体化护理的措施。结果:无偿献血者对捐献血小板的过程满意,成为固定的、志愿的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结论:做好应用Trima采集血小板献血者的全程护理,可大大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血小板质量和献血者健康,从而促进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和壮大。

    作者:金晓晖;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燥不安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作者:徐亚利;邢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中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地奈德吸入组(观察组)35例;静脉皮质激素组(对照组)35例。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声嘶、犬吠样咳嗽可迅速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基础上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是快速缓解急性喉炎患儿喉梗阻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并可避免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气管切开的机率。

    作者:陈艳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电图改变与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在入院5d内行脑电图检测,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CSF)检查、头颅MRI扫描,观察其异常变化及相关性。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入院5 d内脑电图异常率达84.6%,EEG异常与意识状态之间有较好的平行关系,与腰穿压力增高及脑脊液异常无显著相关性,与头颅MRI扫描从不同角度反映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状态,二者有相互补充的作用。结论:EEG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平;余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体检中心全程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全程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13年的1128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接受健康体检的过程中通过口头宣教、张贴健康知识宣传海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讲座、发放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等方式,对体检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体检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同时健康教育的结果。结果:通过全程健康教育可知,体检者对体检的目的更为明确,对日常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认识到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等。结论:健康体检中心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即提升了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程度、了解有关疾病的预防、清楚认识到了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提高了人们的保健意识,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大军事活动饮食卫生保障的做法和体会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我部大型军事活动逐年增加,其特点是演习规模大、时间长;参会人员多、层次高;进驻地方宾馆,点多、面广。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应用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综合保障措施,多次圆满地完成了重大活动的食品卫生保障任务。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和志强;刘桂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胃轻瘫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轻瘫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初步探讨T2DM胃轻瘫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其中98例胃轻瘫(DGP)患者,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9±6岁,胃轻瘫病程3~12个月。89例为2型糖尿病不伴有胃轻瘫患者,男性54例,女性35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7±3岁,所有病例采用“14C呼气试验常规HP检测”,观察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或不伴有胃轻瘫,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率(77.6%)高于对照组(46.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胃轻瘫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高于无胃轻瘫者。

    作者:张学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儿30天体检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生后30天婴儿的体格检查,了解新生儿生后30天的体格发育情况,为科学制定儿童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生后30天体检的545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和体格健康状况检查。结果:本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81.1%,混合喂养率为14.3%,人工喂养率为4.6%。与出生时相比,体重、身长增加值男婴平均为1.38±0.54kg和6.64±1.18cm,女婴平均为1.45±0.62kg和6.15±±1.34cm。其中发现疾病湿疹68例、黄疸22例、小儿消化不良6例、脐疝3例、血管瘤3例。结论:注重30天婴儿的体检,提高儿童保健水平。

    作者:郭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