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高岩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口腔修复科的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方法: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口腔修复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分析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制定有效的规范化操作与解决方案。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操作,以及与病患良好的沟通,医患双方均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口腔修复科护士规范化的操作及良好交流的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刘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长,终导致呼吸致残,病死率高【1】。COPD往往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高碳酸血症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抑制,出现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昏睡、甚至昏迷等。病情易出现多变,波动,亦可反复交错出现,有昼轻夜重的特点【2】。因此护士应积极做好夜间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力争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作者:张清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宫内节育环在B超监测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检查宫内节育环的妇女780例,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A220型凸阵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取仰卧位,膀胱充盈适度,在下腹部做纵、横、斜切面进行检查,仔细观察子宫与节育器的有关情况,进行测量和图片记录,并打印。结果:780例妇女,其中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737例,占到94.49%,异常43例,占到5.51%。结论:B超检查宫内节育环简便快捷,损害小且准确度较高。对放置节育器的妇女来说,进行定期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罗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观察与分析80例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及结果,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80例心脏骤停患者,对患者相关病历资料、治疗措施、其效果进行观察,然后分析结果。结果:80例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共成功31例,占38.75%。结论:患者年龄、病种以及实施心肺复苏术时间可影响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术是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抢救措施,规范及提高心肺复苏术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重要因素。
作者:李宏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冠心病(CHD)是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治疗CHD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定我院患者55例,45例CHD患者中20例入院后应用丹参治疗,为丹参酮组;25例CHD患者入院后应用除丹参外常规治疗为常规治疗组。10例门诊非CHD患者作为对照组。丹参酮组用药10-14天后晨间再次抽取血脂分析、CRP 用于与用药前比较。数据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同组药物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各组间数据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a=0.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丹参酮组用药前后血脂及CRP进行比较,用药后的LDL-C、CRP 水平低于用药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的调脂、抗炎作用进一步得到证实。
作者:高金波;陈延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幼儿龋齿流行现状和龋患程度,为制定门头沟区儿童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门头沟区17所幼儿园3112名幼儿为调查对象,检查全口乳牙冠情况,分析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指标。结果:乳牙患龋率为58.84%,龋均为3.22,充填率为13.59%。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山区幼儿患龋率高于城镇地区,充填率低于城镇地区,是我区龋病预防工作的薄弱环节。结论:针对目前主要问题,应加强幼儿口腔保健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山区幼儿园重点监控,建立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保健医联合模式的口腔保健网。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治疗。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疾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有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探讨运用心理学知识,在临床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通过分析研究305例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发现普外科老年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可有效克服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紧张,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及家属都对疗效感到满意。
作者:王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血细胞检验也成为血常规检验,其是现代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加强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就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马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腹部外科大的手术,需要完成包括胰头、肝外胆管、胆囊、远端胃、十二指肠等多个器官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再加上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手术创伤大,难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在各个专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各国专科医生都在尝试将微创外科技术应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传统腹部外科中复杂的手术当中,以期能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痛苦。
作者:许勇(综述);刘荣(审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卫生监督稽查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其它工作它起步较晚,发展也不是特别迅速,本人多年从事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工作经验,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01月0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两年来在我院我科住院的2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日、住院次数、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年龄41~90岁,平均年龄67.5岁,60岁以上197例占80.08%。男189例,女67例,男女比2.82:1。年住院6次5例,年住院5次19例,年住院4次17例,年住院3次36例,年住院2次49例,年住院1次120例。并发气胸31例,并发慢性呼吸衰竭47例,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9例。死亡3例,死亡率1.22%。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大,反复住院,并发症多严重,死亡率高,治疗需要综合考虑。
作者:朱雪红;施亚斌;陈璇;宋绪梅;寇磊;何景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癫痫患者容易出现多种类型的精神问题,情感障碍、社会心理适应障碍、人格改变等。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各异,可大致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两种。发作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精神运动性发作、情绪变化等。非发作性精神障碍则表现为类精神病性障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或痴呆等。调查显示,约25%的癫痫患者有躁狂、抑郁、人格障碍、性欲低下等问题。癫痫发作控制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脑部慢性疾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科学的护理、合理的膳食,能有效延缓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发作,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作者:易宇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鼻窦炎患者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由于鼻窦炎而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的255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发生恶心、呕吐25例(9.8%),疼痛41例(16.8%),穿刺针眼出血25例(9.8%),晕厥23例(9.0%)。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前后进行心理干预,术后加强监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成功率。
作者:俞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饮水机中隔夜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以及其是否适合人们饮用。方法:选取10户家庭饮水机作为研究对象,对每家的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检测不同时间段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记录分析。结果:根据研究表明,不同组在不同的时间段饮用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有差异的;并且随着饮用水放置时间的延长,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呈上升趋势。结论:饮水机中的水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隔夜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仍在合理范围之内,适宜饮用。
作者:伍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日益下降、免疫功能低下,造成多种慢性疾病的缠身,感染的机会也增多,住院后心理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老年患者的各个方面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减轻痛苦,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邹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膳食纤维是指人体小肠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场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似物质的总称,包括多糖、单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的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膳食纤维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性成分,而非动物成分,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亲水胶体物质,如树胶,海藻多糖的组分;另外还包括植物细胞壁中所含有的木质素;不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物质,如抗性淀粉,抗性糊精,抗性低聚糖,改性纤维素,粘质,单糖以及少量相关成分,如蜡纸,角质,软木脂等。简单地说;所谓膳食纤维,指的就是来自植物性食物中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它们在人体消化道中不会被酶所分解。但肠道中的细菌可利用这些纤维素进行发酵,从而大大增加粪便的体积。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术、开颅术、两种手术方式配合来治疗脑出血疗效对比情况,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A组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B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C组采用穿刺引流术配合开颅手术来治疗,采用6个月后 ADL等级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C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由于A、B两组;结论:血肿穿刺引流术配合开颅手术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术式。
作者:陈琦;李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48例符合,4例误诊,误诊率为7.7%。其中14例峡部妊娠,28例于输卵管壶腹部,4例为间质部,2例为残角子宫妊娠,1例输卵管囊肿破裂,1例为黄体破裂。结论:室外孕声像图表现形式比较复杂,在临床上需与输卵管囊肿、黄体破裂及妇科炎症等相区别。
作者:封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每年发生多起针刺伤,门诊输液室因从事输液、注射等较多与锐器接触的工作,故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对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护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原因根据16例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了解针刺伤的情况,总结原因为岗前职业安全培训不足,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工作人员少;注意力不集中;违反操作原则;违反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等,并提出防范措施,加强岗前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方法;提高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等。结论输液室护士在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加强管理,重视自身的防护,可有效的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作者:吴铁骊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