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

余晶

关键词: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研究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如何更加科学、高效以及安全的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和细菌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就成了广大临床医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特点进行探讨,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收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两周后HSS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运用温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 HSS 的评分状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药子致肝功能异常1例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黄药子引起肝损伤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因乏力、纳差3周,伴皮肤黄染2周,于2014年3月3日入院。入院前因甲状腺结节而自行煎服民间验方黄药子30g ,每日1剂,煎服,连服3周后出现上述症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入院时辅助检查:ALT 1042 U/L,AST 1006 U/L,GGT 165 U/L、TBiL 281.1umol/L、DBiL218.0 umol/L,ALB 40.7g/L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肝脏 CT示:脂肪肝,胆囊壁略增厚,胆囊窝积液。平素无烟酒嗜好,否认有肝病史。入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遂停中药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250m l每天1次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20mg,加5%葡萄糖250m l每天1次静滴以减轻药物性反应和免疫变态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及肝内胆汁淤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g加入5%葡萄糖250m l静滴,每天1次,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每天3次口服以消退黄疸。治疗一周症状明显好转,复查ALT 182 U/L,AST 121 U/L,GGT 110U/L、TBiL 143.8umol/L、DBiL97.7umol/L,ALB 40g/L,病毒性肝炎标志物仍阴性;继续治疗一周ALT 77 U/L,AST 52 U/L,GGT 77U/L、TBiL 94umol/L、DBiL58umol/L,因肝酶基本正常,复方甘草酸苷减量静滴一周后停用,余治疗不变,继续治疗3周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姜爱华;杨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诊疗原则及注意问题。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产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分娩方式、肌瘤直径、肌瘤分类进行分组,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周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上数据资料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诊疗原则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100例患者中,剖宫产术前确诊67例,诊断率为67%;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周期上与单纯的剖宫产手术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P<0.05);合并子宫肌瘤大于8 c m组与≤2 c m肌瘤组、2~5 c m肌瘤组和5~8 c 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周期均显著长于浆膜下肌瘤组患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尽可能的早诊断,并根据妊娠、肌瘤情况做评估以确定分娩方式及术中处理方式,对于合并>8cm、粘膜下肌瘤患者需特殊对待,以求将各类损害降到低。

    作者:郭巧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肠安丸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只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另100例作为治疗组在应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予口服胃肠安丸,以1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严重程度及胃肠安丸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22例发生腹泻(腹泻率为22%),其中轻型腹泻20例(占20%),重型腹泻2例(占2%);对照组患儿中44例发生腹泻(腹泻率为44%),其中轻型腹泻24例(占24%),重型腹泻20例(占20%)。治疗组腹泻持续时间为2.8±1.4天,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为4.3±1.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对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磊;张慧玉;田玲;梁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目的:针对不同护士不同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采取相对的纠正对策,评价相关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所有护士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所发生的护患纠纷事件的多少与2011年4月-2012年4月一年间所发生的护患纠纷事件多少作对比。结果: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呼唤纠纷的应急能力后,观察组护患纠纷的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护士综合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呼唤纠纷的应急能力,能够明显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胡霞;王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快速过敏试验皮试仪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快速皮试仪做青霉素类、头孢类制剂皮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传统皮内注射试验法与快速皮试仪试验作对照并观察记录。结果: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快速皮试仪安全可靠,准确性强,灵敏度高、省时,患儿无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凤梅;刘继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士针刺伤影响因素及干预

    作者:黄俊音;莫湘琼;麦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宫外孕是指非宫腔内正常妊娠,由于各种原因受精卵不能到达并正常着床于子宫内膜所致。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136例,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0例。

    作者:陆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教学前后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提问方法。结果: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认知程度在教学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教学后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较教育前明显提高。结论:社区护理教学能提高高护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

    作者:周理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调查与护理

    目的: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情绪障碍原因,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采取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探讨情绪障碍原因。结果共57例抑郁患者,29例未抑郁患者;抑郁人数与非抑郁人数的性格内向、经济、透析时间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等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情绪障碍主要受到性格、经济、透析时间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因素影响,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提升患者心理调节能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付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几年来我们通过对(UAP)患者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进行胆道造影的临床方法和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1例和乙组20例进行同样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对甲组患者术中进行胆道造影,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术中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乙组,中转开腹率低于乙组,手术治愈率高于乙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进行胆道造影,异常情况发生较少,中转开腹率较低,治愈率及治疗满意度较高,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爱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肠梗阻的术后观察护理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一般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需要进一步行手术治疗。但患肠梗阻的患者多见于老年人,而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老化,加上多合并内科疾病,其应激能力、器官修复能力、自身免疫力明显下降,而手术创伤大,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差,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成功率有可能下降,熟练的掌握病人的心里生理状况,与精心的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蒋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医院不同患者术后康复工作的综合论述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医院从单纯医疗型向预防医疗、康复综合服务型转变。目前不少医院为适应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均成立了康复科,一般在理疗科、中医科的基础上建立的。本文就此类康复科开展康复工作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

    作者:付从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经外周留置针输液至静脉炎22例护理及预防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经留置针输液至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我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发生的22例静脉炎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22例静脉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全部痊愈。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魏洪娟;郑净洁;周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的防范

    临床上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就诊病人,一般见于老年人,但近几年有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疾病对病人家庭及社会危害很大,临床上死亡率很高,但研究分析一下常见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如果对这些因素加以防范,可以遏制无痛性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对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燕;王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从急性白血病人患者的生活、饮食、心理、化疗、输血、发热、出血、感染等方面探讨护理方法。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指导之后,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对疾病的应对能力。结论:适宜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亚波;秦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改革分析

    在新形势下,我国卫生部出台了《医院会计制度》以及《医院财务制度》,该两项制度重点突出了成本管理,有效控制了财务风险,规范了核算程序,同时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以及《医院财务制度》改革以及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作者:陈学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病证结合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易误诊误治,应采用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CVA注意首先辨虚实,其次分发作期及缓解期。

    作者:莘蒙蒙;冯全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与辨识

    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体质[1]。

    作者:左春红;周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