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兴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无痛、并发症少的灌肠法。方法:将50例需灌肠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结果:改良灌肠法在灌肠液外溢、灌肠后不适感等方面发生率低,病人耐受性好。结论:改良灌肠法在各方面优于传统灌肠法。
作者:阙利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204只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不同眼内填充物、行或不行巩膜环扎、有或无晶状体、有或无眼外伤对术后高眼压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6例(36只眼)第1天发生高眼压,发生率为17.6%。21只眼术后1周内高眼压,发生率为10.3%。术后2~4周9只眼高眼压,发生率为4.4%。其中联合巩膜环扎组和未行巩膜环扎组、无晶状体眼和有晶状体眼、外伤组和非外伤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3F8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高眼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高眼压受多因素作用所致,无晶状体眼、巩膜环扎、眼外伤等为其高危因素。术前、术中对一些可控因素进行有效预防、术后监测眼压可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药物、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压。
作者:刘万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妊娠晚期以及产褥期的情况进行观察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进行护理的方法。结果:痊愈患者有30例(57.69%),显效患者有17例(32.69%),有效患者有5例(9.62%),具有100%的有效率。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科学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庞陆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月接收的102例高龄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51例,观察组患者施行传统的保守疗法,实验组施行PKP(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经过院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评分、VAS评分均下降明显,且实验组患者的两项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伤椎后缘、伤椎中线、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后凸角等影像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相较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以上几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PKP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恢复其受损椎体形态,不断提高患者的后续生活质量。
作者:杨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康复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于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所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消化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法。在完成护理之后,对于两组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统计。结果:经过统计与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的众多指标都较对照组更佳,并且(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法可以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并且更好的对于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
作者:杨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社区内100个婴儿家庭,分为两组,每组50个婴儿家庭,一组为观察组,进行专题讲座、知识普及、电话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的新型健康教育方式,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健康教育。半年后,记录分析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家长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定期带婴儿进行疫苗注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新型的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家长对婴儿保健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作者:牛彦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护患关系的紧张性日益显露出来并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建立和谐、向上、互动的护患关系已成为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影响护患关系和谐性的常见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者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孙艳丽;张淑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对肝脏枯否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作用调控肝脏枯否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对SD大鼠支撑胰腺炎模型后,不同的处理手段,采点处死后,对肝脏枯否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评分、肝脏枯否细胞凋亡指数、淀粉酶和一氧化氮关系的比较。结果:一氧化氮可以通过早期启动肝脏枯否细胞的凋亡基因的激活,抑制抑凋亡基因的表达,促使枯否细胞的凋亡。结论:NO通过调节BaX、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调控肝脏枯否细胞的凋亡。
作者:王延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1例Wiskot-Aldrich 综合征实例结合文献阐明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用PCR方法测定WAS蛋白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患者具有典型的WAS表型,存在WASP基因外显子核苷酸突变。结论:儿童Wiskott-Aldrich 综合征非常罕见,根据临床特征和基因测定可以确定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惟一根治性办法。
作者:高海丽;赵丽颖;刘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为实施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420例行营养状况调查,对比相关指标。结果:BMI指标评定营养风险率、发生率分别为36.67%、8.81%与ALB评定35.35%、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3分BMI<18.5、<23.9、<27.9、≥28.0构成比分别为31.90%、29.29%、6.19%,NRS≥3分构成比分别为15.48%、5.71%、2.62%,NRS<3分男、女构成比分别为33.33%、34.05%,NRS≥3分男、女构成比分别为12.86%、19.76,NRS<3分城市、农村构成比分别为50.00%、17.38%,NRS≥3分城市、农村构成比分别为10.00%、2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ALB均可作为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评定指标,女性、农村户籍患者、BMI<23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积极的营养支持措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石大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采取站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接收的献血人员100名,对所有献血者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另选取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血站未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时接收的献血人员100名(对照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98.0%VS80.0%),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可更好的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曹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咖啡酸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6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2例,治疗组给予咖啡酸片口服0.3g/次,3次/天,疗程2周,对照组口服利血生片20mg/次,3次/天,疗程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上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升白细胞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升白细胞有效率为34.4%,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咖啡酸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较少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向启均;曾祥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全面细致的观察病人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发生差错事故,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如何科学地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探讨运用行为科学的观点,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发生,是护理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作者:毛桂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不同护士不同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采取相对的纠正对策,评价相关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所有护士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所发生的护患纠纷事件的多少与2011年4月-2012年4月一年间所发生的护患纠纷事件多少作对比。结果: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呼唤纠纷的应急能力后,观察组护患纠纷的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护士综合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呼唤纠纷的应急能力,能够明显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胡霞;王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86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全面护理及健康教育,临床治疗中有效7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7%。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对症治疗及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身体的康复。
作者:窦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养生,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康体检也受到大家的认可。一般情况下,健康体检都是由单位组织去的,因此体检的项目也有所不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样化的影像学技术被应用到体检项目中。本文通过阐述几种健康体检中放射影像学检查方式。
作者:张书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腰麻(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硬膜外麻醉(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接收的90例70岁以上的高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三组,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三组患者依次采用腰麻(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硬膜外麻醉(EA)。观察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用药剂量、麻醉效果以及运动神经情况。结果:治疗A组与治疗B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用药剂量、麻醉效果以及运动神经(Bromage评分)都优于治疗C组患者。结论:腰麻(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操作、失败率等都优于硬膜外麻醉(EA)效果。
作者:王民;赵秀英;查振启;耿垚;范伟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头孢丙烯顺式(Z)异构体和头孢丙烯反式(E)异构体的高效液相测定法,并评价两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单剂口服头孢丙烯片0.5g后,血样经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头孢丙烯顺式(Z)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1000~16.0000μg?mL-1,提取回收率为94.9%~96.0%;头孢丙烯反式(E)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0200~1.6000μg?mL-1,提取回收率为92.7%~94.1%。人体中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头孢丙烯顺式(Z)异构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为(7.93±1.87)和(7.82±1.76)μg?mL-1,Tmax为(1.75±0.67)和(1.81±0.61)h,t1/2为(1.35±0.15)和(1.32±0.16)h ,AUC0-t为(24.56±3.44)和(24.71±3.85)μg?h?mL-1,;头孢丙烯反式(E)异构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为(0.70±0.15)和(0.68±0.16)μg?mL-1,Tmax为(1.72±0.52)和(1.77±0.62)h,t1/2为(1.20±0.28)和(1.24±0.21)h ,AUC0-t为(2.02±0.33)和(2.00±0.44)μg?h?mL-1。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两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王咏梅;佟杰;曾永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损伤性肘部疾患。主要表现为患者肘关节后外侧痛,有时放散到前臂,局部有压痛,抗阻伸腕时引起疼痛。常见于需反复用力活动腕部的职业或喜欢打网球等业余运动的人员。由于患者局部疼痛和握力下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活动。临床上常常用局部封闭、理疗等缓解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理疗的基础上应用抗阻训练加强伸腕肌力对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金美兰;李红梅;李浩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宫内节育环在B超监测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检查宫内节育环的妇女780例,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A220型凸阵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取仰卧位,膀胱充盈适度,在下腹部做纵、横、斜切面进行检查,仔细观察子宫与节育器的有关情况,进行测量和图片记录,并打印。结果:780例妇女,其中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737例,占到94.49%,异常43例,占到5.51%。结论:B超检查宫内节育环简便快捷,损害小且准确度较高。对放置节育器的妇女来说,进行定期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罗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