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肠生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王国江;周江敏;魏亚丽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整肠生, 黛力新
摘要:目的:观察整肠生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整肠生+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整肠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肠生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66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重建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和恐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浆BNP及hs-CRP在评估COPD患者撤机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血浆B型尿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意义。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COPD需有创呼吸机治疗且上机时间不少于72小时的患者共79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模式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对患者相关指标与撤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撤机成功51例(64.6%),撤机失败28例(35.4%),血浆BNP、hs-CRP水平与撤机结果均有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血浆BNP、hs-CRP水平对预测COPD患者撤机结果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谭植华;冯恩民;吴振海;刘丽君;李颖;李维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确诊的87例胆囊内息肉样病变进行分析,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及病变性质。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准确地判断胆囊内息肉样病变,且对病变的良、恶性提供初步的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胆囊内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冉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病因,比较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配合临床心理疏导的临床反应。方法:将185例门诊病人分为A、B两组,A组进行药物治疗配合精神心理指导及生活指导(95例),B组单纯药物治疗(9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愈62例(65%),好转13例(14%),未愈18例(19%),总有效率79%。B组治愈4l例(45%),好转19例(2l%),未愈30例(33%),总有效率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黏膜炎性病变,它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患之一。在同等药物治疗的条件下,正确实施非药物性治疗,加强患者自身的保健意识,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及身体康复,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宋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3例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讨论骨折患者的系统康复的护理,使骨折患者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尽快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以及早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203例骨折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护理,提出及早进行有计划及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结果:203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后,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指导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而且要及早进行,这样能有效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程利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组(I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II组)。记录BP、HR、RR和SPO2值,术中连续观察BP、HR、RR、ECG和SPO2等生命体征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与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后SBP、DBP明显下降(P<0.01),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有11例(52.4%)要用镇痛药辅助,明显高于II组的1例(4.8%)(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阳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沟通对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几年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患者及家属心理,也严重干扰医疗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损害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声誉形象。如何寻求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这里我从分析医患现状和成因等方面浅谈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作者:崔贞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如何落实妇科基础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石,与患者的早日康复密切相关,妇科病房手术多,病情复杂,护理工作量大,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不高。分析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文燕;李丽红;林霞;陈艳芳;唐晴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及其心理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治疗。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疾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有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突发脑溢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溢血在中老年人的中是多发病,它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突发脑溢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所以研究人员进一步优化了突发性脑溢血患者的急救方案。

    作者:石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以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以外周静脉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利用肺动脉介入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牛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内安全护理措施初探

    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段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横向对比,纵向深入”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横向对比,纵向深入”教学法是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系在病理实验课中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在此总结了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思索与体会,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医学生观察切片的技能的提高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绍清;柏青杨;刘得水;刘婷;于秀文;孙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如何正确对待围绝经期综合征

    通过分析围绝经期概念,深刻了解并正确对待围绝经期女性的这一过渡生理阶段。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正确应用支气管哮喘药物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正确的认识治疗哮喘的药物,并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盐饮食对北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由于我国北方农村地区高盐饮食习惯普遍存在,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对高盐人群实施健康教育[1],科学地控制钠盐的摄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配合中药治疗阑尾炎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了对120例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术后配合中药辨证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120和对照组85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阑尾炎患者中109例I期愈合拆线,11例出现切口感染皮下脂肪液化均经换药Ⅱ期愈合,其中有3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观察组手术治愈率为100%。两组病人在术后住院时间、切1:2感染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阑尾炎术后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永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泌乳素瘤一例

    患者,女性,31岁,因“畏寒、纳差、乏力、颜面水肿1年余”于2013年6月4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畏寒、纳差、头晕、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伴颜面水肿,自觉全身皮肤肿胀、紧绷感,伴有全身皮肤干燥、少汗,但无明显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改变等,无黑矇、晕厥发作及心悸、气短,无腹胀、少尿、肉眼血尿及黑便等。自诉曾在广州某大医院多次就诊,疑有“肾炎”,但具体诊疗不详。2年多前妊娠时有轻度贫血史,在外院行剖腹产,产后大出血,需输血治疗但因当时血源匮乏仅予血浆代替。之后贫血好转不明显,去年年底曾在当地医院行骨髓涂片检查,考虑“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效果欠佳。自产后恢复月经来患者月经量较多,月经持续近半个月,半年前我院妇科就诊服药月经已恢复正常。入院查体:T36.8℃,R20次/分,P58次/分,BP106/58mmHg。慢性贫血面容,自动体位。意识清楚,精神尚可。颜面稍水肿,全身皮肤干燥、少光泽。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颈软,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58次/分,律齐,心音较低,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辅查:2013-06-05本院门诊查甲功5项:FT30.49pmol/L,FT40.67pmol/L,TSH>100.000 uIU/ml,TPOAb7.24IU/ml,TGAb69.1%;血常规:WBC2.54×109/L,RBC2.33×1012/L,HGB54g/L,MCH23.2pg。入院后彩超:双侧甲状腺稍大,回声不均,双侧甲状腺内异常回声,右附件区囊性肿块,双肾小结石,肝右叶胆管结石;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胸片(-);空腹血糖:3.75mmol/L;心肌酶:LDH520.00U/L;甲功5项:TSH>100.00uIU/ml,FT3<1.00pmol/L,FT4<1.60pmol/L,Anti-TG>4000IU/ml,Anti-TPO9.71IU/ml;凝血4项:APTT48.9s;性激素6项:垂体泌乳素1586uIU/ml,睾酮<0.087nmol/L,孕酮<0.030ng/ml,余无异常;贫血3项:铁蛋白<1.00ng/ml,维生素B12、叶酸无异常;乙肝标志物:HBsAb(+)、HBeAb(+)、HBcAb(+);血常规:WBC2.96×109/L,RBC2.78×1012/L,HGB62g/L;肝肾功能、电解质、D-二聚体、传染3项、地贫筛选、G6PD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有核红细胞计数、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及补铁、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渐改善,心率及血压趋于平稳,食欲好转,睡眠好转,大小便正常。患者甲减合并泌乳素明显升高,因本院无MRI,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行磁共振检查,之后追踪患者垂体磁共振示垂体瘤,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垂体泌乳素瘤,予加用溴隐亭口服治疗,经过4个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复查甲功正常。但未复查垂体 MRI,自行停药2月,之后出现泌乳,患者再次就诊,复查垂体MRI,仍提示垂体瘤,垂体泌乳素1345uIU/ml,甲功正常,治疗上继续加用溴隐亭口服,患者泌乳症状逐渐好转。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重度缺铁性贫血、垂体泌乳素瘤。

    作者:黄彩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80名中小学生的健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情况间的关系。结果:学生现实营养状况与常见疾病患病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此关系为:现时营养状况好的学生,其视力低下、肥胖及龋齿患病率明显低于现时营养状况差的学生,但营养过于充分,其常见疾病患病率也会有所升高。结论:学生常见疾病患病与学生营养状况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且不受性别的限制。合理膳食,适量补充营养,是预防学生常见疾病患病的重要对策。

    作者:季雪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脏骤停80例心肺复苏急救分析

    目的:回顾性观察与分析80例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及结果,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80例心脏骤停患者,对患者相关病历资料、治疗措施、其效果进行观察,然后分析结果。结果:80例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共成功31例,占38.75%。结论:患者年龄、病种以及实施心肺复苏术时间可影响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术是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抢救措施,规范及提高心肺复苏术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重要因素。

    作者:李宏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