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0例临床探讨

姚巨刚

关键词:腹股沟顿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2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后跟踪和随访,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嵌顿物为大网膜,9例为小肠,1例为结肠。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1例患者由于手术剥离的创面较大,手术完成后出现了阴囊血肿,经局部理疗后痊愈。手术时间短为60min,长为12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6-7天。经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对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88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开腹子宫切除手术(TAH)、LAVH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和TAH相比,LAVH在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价值,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佟宝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及高科技的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各种手术也普遍开展。携带各种传染病或病毒的病人(如艾滋病等)也在不断增多,这无形中使手术室医护人员成了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由此可见,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沈维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究肝性脑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解决策略。方法:从我院在2011年6月-2011年12月半年内共收治的4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抽取208例,对患者不安全因素及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分析结果及防范措施在科内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结果:208例肝性脑病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无一例发生意外损伤。结论:护理人员应依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病情、诊断、病史、跌倒史等情况,及时准确的评估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安静安全的治疗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及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理念。以切实可行的安全作业保障肝性脑病患者的安全。

    作者:高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88例

    目的:探讨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方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8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并对其进行抗感染、止血、祛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灌洗术并局部给丁胺卡那0.4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显效有25例,有效的有18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0例,有效的有14例,无效10例;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行性大。

    作者:金兰花;鲁建瑞;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9.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提高骨密度,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李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肿瘤病房中优质护理应用价值

    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加强优化护理服务的方法,为肿瘤病房中的病患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而使病患的满意度得到提升,以便改善肿瘤病患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病患126例,回顾分析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分配情况。通过优化排班模式、转变服务理念、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服务流程、建立舒适医疗环境、宣传教育知识等措施,让病患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结果: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能提高病患的综合素质与责任心,扩展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还能促进护士与病患之间的关系,为病患建造安静、整洁、舒适的医疗环境。开展优质护理后的基础护理的评分质量高于开展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患的满意度高于开展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肿瘤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提高病患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惠丽;曹玉晶;李延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地西泮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地西泮对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受术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无手术禁忌证正常早孕妇女60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丙泊酚联合地西泮10㎎静脉注射,丙泊酚用量根据体重2㎎/㎏,对照组仅用地西泮,观察两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宫颈扩张度、人工流产综合症及术中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自然扩张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组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可靠,对受术者无不良影响,是安全可靠方便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作者:张淑霞;王玉珍;李桂云;苏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重度营养不良合并Ⅳ期压疮难愈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1例重度营养不良合并Ⅳ期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湿性愈合护理方法,配合基础护理、加强营养等综合措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结果:处理前和处理后伤口未见好转。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发现该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低体重指数、体位不当、缺氧状态、护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压疮难愈。

    作者:丁立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36例新生儿,患儿均需实施静脉留置针,根据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参考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1%,参考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3.5%;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反复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作为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主要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久性的情绪低落,思维运转缓慢,意志力减退,常伴有焦虑、轻重不一的睡眠毫无原因的出新障碍、躯体性不适及强烈的自杀倾向,更甚者出现自杀行为。病人住院期间,接触为亲密的莫过于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抑郁症患者,而由护理人员展开的心理护理在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战胜疾病,重拾信心、重塑自我,预防疾病复发,及减少心理和社会功能残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丽娟;魏霏霏;周智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

    目的:讨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与皮下瘀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直接按压法(实验组)和交换按压法(对照组)进行比较,拔针按压5min后观察局部皮下瘀血情况。结果:实验组99.5%(378/380)无皮下出血或瘀血,显著高于对照组96.3%(366/380),p<0.01(x2=9.194)。结论:采用直接按压法明显降低皮下瘀血发生率。

    作者:尹姗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痔疮手术护理的体会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痔疮患者预后和术后并发症的具体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痔疮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患者在术后进行优质合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on,简称 F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液、组织及细胞表面的高分子量糖蛋白,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重要的调理素,在网状内皮一机体防御系统中有重要作用,对纤维结合蛋白在液体中的浓度测定,对临床上某些疾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现将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尕桑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王维昌先生从天癸观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证经验

    卵巢早衰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疑难病,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多样及西医缺乏明确有效的恢复卵巢自然功能的治疗措施而成为目前妇科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故黑龙江省名中医王维昌老先生用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颇为擅长,笔者随其临床,受益匪浅,现将王老从天癸观点治疗卵巢早衰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班艳红;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2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专业的早期神经康复训练指导。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32±4.68)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7.64±2.69)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Barthel 指数评分为治疗组为(76.38±11.65)分,对照组为(60.35±8.67)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康复训练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指导临床对高血压肾病的治疗。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治疗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时间为12周,治疗后观察患者肾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丁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山区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长阳县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当地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县5所乡镇中小学校1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24h回顾法,并结合个体询问法,记录下学生连续1周的饮食情况。结果:中小学生的主食是谷物类食物,但对肉、蛋、奶的摄入量远远不足。结论:针对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使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吕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术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表现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0例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960例患者28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3.4%,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系统掌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能有效的控制冠状动脉介入术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及不良后果。

    作者:唐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调查分析

    为了解婴幼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其对孩子口腔保健行为干预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婴幼儿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工作,我院于2013年9至10月对770名0.6-3岁的婴幼儿家长进行了“婴幼儿口腔保健状况”的调查,现将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抽取67例,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37例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治疗,乙组30例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3年的生存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疾病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唐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