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萍;张滨岳;侯显曾
在图像分割算法中,将图像灰度分为多少类是首先需要决定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分割的终结果.因此,必须合理地估计图像分类数,它在理论分析和应用上都是很重要的一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场的图像分类数的自适应估计准则.当该准则达到小时对应的类数就是图像正确分割所要求的分类数.准则中各参数由期望大法和大伪似然法来估计.试验表明,本文的算法能通过自适应的调整参数而正确地找到图像的分类数,并且在此分类数下能自动得到图像的大后验分割.
作者:颜刚;陈武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填充良性骨肿瘤切除后形成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以探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机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应用异体骨治疗135例良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后骨缺损病例.结果在随诊的104例患者中,除1例因感染手术失败,7例肿瘤复发外,其余96例骨肿瘤患者的骨缺损均得到良好治愈,平均愈合时间9.7个月.未发现由于植入异体骨而引起传染病发生.结论同其他骨缺损填充方法和自体髂骨相比,此种方法可操作性强,安全性较高.在骨愈合率,骨愈合时间以及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上同自体骨植骨手术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冀;王志强;张育敏;宋会平;原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致死浓度氧(95%)与新生鼠肺发育及损伤的关系,建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物模型.方法将3dSD新生鼠随机分为高氧(95%)和空气氧组,并和成年鼠对照,观察记录体质量、身长;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结果(1)高氧新生鼠和成年鼠死亡率分别为12.5%、35.2%,与正常空气氧组比较,新生鼠体质量(18.02±0.68vs13.24±0.59)和身长(8.83±0.25vs6.76±0.51)增长明显减少(P<0.05).(2)高氧新生鼠RAC值为9.50±1.05,较正常同日龄新生鼠(13.00±1.79)明显减少(P<0.05),高氧成年鼠RAC值(12.67±2.25)比高氧新生鼠为高(P<0.05),跟正常空气组新生鼠差异不明显(P>0.05).(3)10d新生鼠肺结构已接近成年鼠肺,高氧组新生大鼠可见肺泡壁较薄、结构简单化、数目明显减少,肺泡大小不均,有些肺泡融合、体积增加,部分间隔细胞增多,小血管扩张、充血;成年鼠高氧组肺间质水肿、肺间隔增厚、肺泡腔缩小,肺间隔伊红显色强度增强,肺泡腔内出现红细胞、巨噬细胞及脱落的肺上皮细胞.结论新生大鼠暴露于92%~95%氧7d可致生长障碍和肺泡化阻滞,出现类似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组织形态特征.
作者:朱翠平;杜江;李秋平;封志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我站流动献血车上采集的血液污染情况及其来源,并探讨去除初采集的少量血液对预防血液细菌污染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具有小型转移袋的血袋采集血液,以小型转移袋中的初血液为研究样本,用Bacter/Alert3D进行细菌培养检测,ATBExpress及其配套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总共培养样本932份.培养阳性的样本相对应的所有血液成分立即找出并进行培养鉴定.对采血环境、采血员和献血者的菌检样本用普通平皿培养并鉴定.结果932份全血样本中,有2份(119号和454号)培养结果为阳性,菌种鉴定分别为头葡萄球菌和G+杆菌,污染率为0.2%.两个阳性样本相对应的血液成分培养显示全无细菌生长.通过对空气、采血员手指和献血者进针区的检查,119号样本污染来源很可能是献血者的皮肤正常菌群;454号样本污染来源还不能确定.结论本组全血细菌污染率处于国外类似报道结果的低限值,并且通过去除初采集的平均12.9ml血液,防止了细菌污染其他血液成分.这一措施在预防全血细菌污染方面能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余晋林;卢瑾;罗海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2例存在残余分流,另外6例术后死于低心排或心律失常.结论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等多因素影响预后.
作者:黄劲松;吴若彬;郑少忆;郭惠明;谢斌;黄克力;麦明杰;张镜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鼠喉移植改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近交系F344大白鼠80只,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Strome喉移植模型,实验组保留咽升动脉,供体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分别与受体大鼠颈总动脉和颈前静脉行端端吻合,比较2组术后动静脉通畅率及移植喉存活率.结果对照组的动、静脉通畅率和移植喉存活率分别为30%、15%、30%,实验组为75%、65%、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的大鼠喉移植模型提高了受体鼠和移植喉的存活率,能更好地进行喉移植抗免疫排斥研究.
作者:李浩;彭汉伟;曾宗渊;郭朱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与骨骼肌细胞凋亡时序性关系,探讨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速度跑台训练,以力竭运动训练建立骨骼肌运动损伤动物模型,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结果正常运动量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第1、3、7、14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等运动量组和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第1、3、7、14天之间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安静组与正常运动量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正常运动量组骨骼肌细胞凋亡率变化不明显;中等运动量组、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在运动训练前3d迅速升高,随后相对稳定;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高.结论运动可引起细胞凋亡和加速机体对凋亡细胞清除两种结果,这两种结果之间调控失衡,可能是造成骨骼肌运动损伤原因之一,说明运动具有双向性.
作者:蔡保塔;余斌;赵江萍;张幸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当前儿童进行肾脏穿刺检查的比例逐渐增高,我们从儿童肾穿刺检查时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相应对策,通过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指导和宣教,减少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负担,寻求与患儿更好配合,使肾穿刺检查顺利完成.
作者:任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及优化检测移植后患者外周血TREC拷贝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的方法及实验影响条件,为临床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免疫功能重建机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在ABI7000PCR仪上实时扩增检测构建的TREC质粒标准品,摸索佳扩增条件及建立标准曲线,然后用优化的FQ-PCR方法检测临床样本.结果T3、T4引物和R3、R4引物的扩增效率分别优于T1、T2引物和R1、R2引物.TaqMan-MGB探针比普通的TaqMan探针扩增效率高.金牌热启动Taq酶,比较普通Taq酶而言,提高了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FQ-PCR的反应条件设定:95℃10min后95℃5s,53℃30s,40循环结束.结论通过摸索与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C的方法.
作者:阴继霞;武大林;许文娟;孙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3年1月起我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1].在此期间我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现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来我地区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人2791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阿力古丽;热沙来提;彭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3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病例的临床资料,晶体囊外摘除+一体式人工晶体植入术8眼,联合取出硅油3眼;单纯晶体囊外摘除术+硅油取出3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18眼,联合取出硅油1眼;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4眼,比较两种方法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囊外摘除术¨眼中,8眼视力有提高,占72.73%;超声乳化术22眼中,16眼视力提高,占72.73%.囊外摘除术6眼硅油溢出,高达45.55%,超声乳化术仅2眼后囊破口.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术后的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晶体超声乳化具有更安全、稳定的优点,是目前首选的手术方式;熟练、轻巧的手术操作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斌兵;臧晶;张少冲;林文雄;韩钟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用多种技术方法研究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CBV)与习惯性流产的病毒病因.方法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对86例习惯性流产和40例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CBV-IgM抗体、病毒RNA和病毒粒子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习惯性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组妇女柯萨奇B组病毒IgM阳性率分别为87.2%和35.0%,血淋巴细胞CBVRNA阳性率则为53.5%和17.5%;而胎盘组织中病毒RNA阳性率各为59.3%和17.5%,胎盘组织中病毒分离阳性率在两组妇女各为41.9%和6.9%.其各项指标经x2检验,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柯萨奇B组病毒可能是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因素之一.
作者:蒋文玲;刘钊;杨占秋;徐顺先;罗宪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对培养的人癌细胞株(系)中pot1(protectiom of telomeres1)基因exon12进行突变筛选.方法从27株培养的人癌细胞株(系)提取染色体组DNA,用PCR方法扩增hpot1基因exon12,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和NCBI数据库中pot1基因的数据比较,对培养的人癌细胞株(系)中hpot1基因exon12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和人卵巢癌细胞株(高转移)HO8910-PM等5个来源于女性生殖系统癌细胞株中的4个,在hpot1基因exon12区有相同的置换突变(G17722→C),为错义突变,对应于cDNA的G1385→C,多肽链的Leu454→Phe;而其余23个不同来源的癌细胞株(系)均无突变.结论提示hpot1基因exon12(17722碱基)是突变热点区,并且这种突度可能具有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特异性.
作者:侯敢;黄迪南;姜英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中国小型猪非转流条件下原位肝移植的手术特点,探索建立成熟、稳定的移植模型.方法通过18例次非转流条件下中国小型版纳猪原位肝脏移植术,结合手术特点进行技术改进,观察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及重要代谢指标的变化,观察手术技术改进及术后处理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无术中死亡,术后7d存活率88.9%.平均手术时间(179.6±14.3)min,平均无肝期(27.3±3.4)min.无肝期血液动力学及生化代谢波动明显.术后当天麻醉清醒,术后3~5h左右开始自行排出小便,术后第3天正常进食.结论无肝期手术时间的缩短及血液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是非转流条件下猪原位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明新;李爱辉;高毅;谢金敏;张翌;张新建;张鸿飞;郭跃虎;张会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分析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关节软骨中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Fas及iNos的表达分布特点,探讨两病发病机制的异同.方法收集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病的关节软骨各15例,并以15例正常人作对照.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碱性磷酸酶(B-SA)法染色,观察大骨节病、骨关节病和正常对照关节软骨的凋亡细胞和Bcl-2、Bax、Fas及iNos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分布特点.结果(1)大骨节病及骨关节病关节软骨凋亡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关节软骨增多(F=20.90~53.16,df=42,P<0.01),且关节软骨剥蚀区的凋亡阳性细胞数较未剥蚀关节软骨区增多(t=4.154~6.004,df=28,P<0.01),但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之间软骨细胞凋亡阳性数无显著性差异(t=1.329~1.362,df=28,P>0.05).(2)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关节软骨Bcl-2、Bax、Fas及iNos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关节软骨增多(F=25.46~215.31,df=42,P<0.01),且关节软骨剥蚀区Bcl-2、Bax、Fas及iNos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未剥蚀区增多(t=2.278~7.77,df=28,P<0.05),但大骨节病患者与骨关节病Bcl-2、Bax、Fas及iNos的表达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t=0.284~1.590,df=28,P>0.05).结论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均有相似的细胞凋亡,而且凋亡机制相同,即Bcl-2、Bax、Fas及iNos途径.
作者:王世捷;郭雄;陈静宏;任峰玲;国荣;刘进军;张增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孕产妇女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对50名一般育龄妇女人群,55名孕妇在产前、产后1周及42d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产前孕妇与一般育龄妇女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及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产后1周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与其产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第42天在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与其产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产前虽然在生理健康方面比一般育龄妇女人群差,但自测健康总体上两者并不存在差异.孕妇产后1周的自测健康比产前差,产后第42天的自测健康明显好于产前.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是用于评价孕产妇女健康状况的一个有效方法和工具.
作者:许军;郭榕;黄海燕;张庆;许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胸腔镜术在综合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和手术适应证.方法53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被单盲随机分为胸腔镜手术组(胸腔镜组)和闭式引流术组(引流组),两组均应用泰素联合伯尔定方案行全身化疗4个疗程观察,以胸腔积液疗效,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胸腔镜组胸液控制有效率为92.3%,完全缓解率为88.5%;引流组有效率为59.3%,完全缓解率为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的中位数在胸腔镜组为30分,均数为33.5±11.3,引流组中位数为20分,均数为24.07±1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到2005年8月,随访率100%,胸腔镜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年生存率65.4%,2年生存率38.5%,3年生存率22.4%;引流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生存率59.3%,2年生存率25.9%,3年生存率1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中,胸腔镜胸膜剥除术在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胸腔闭式引流术,但在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除Ⅳ级胸腔积液外,Ⅰ、Ⅱ、Ⅲ级均为手术适应证.
作者:谷力加;王武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外周支持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取犬一侧颈外静脉,对半剪成两段后分别吻合在双侧股动脉上,其中一侧静脉移植物外包裹自体心包(实验组),另一侧为单纯的静脉移植(对照组).术后2、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内膜面积,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静脉移植物平滑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静脉移植术后2、4周内膜厚度和内膜截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静脉移植物术后2、4周的PCNA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扫描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组静脉移植物内皮层破坏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自体心包外周支持能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生.
作者:杨红伟;吴若彬;郭惠明;郑少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在Friguent方法基础上建立更加稳定可靠的基于抗原/抗体竞争结合原理的单抗亲和力常数(Kd)检测方法.方法以抗体对抗原进行竞争结合,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在一定抗体浓度竞争下抗原的结合率计算Kd值.结果用改良方法在两次不同条件下检测抗IL-8单抗的Kd值分别为:2.61×10-12mol/L和2.39×10-12mol/L,而使用Friguent方法在两次不同条件检测抗IL-8单抗的Kd值分别为:5.57×10-10mol/L和1.41×10-10mol/L.结论相对于Friguent方法,本研究计算出的Kd值更能反映抗原/抗体结合的真实情况,而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检测结果重现性强.
作者:郭杰标;郭锐;刘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观察白藜芦醇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使用荧光探针5'-CFDA/AM标记细胞,采用荧光漂白后重恢复技术(FRAP)和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对HepG2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细胞不同时间后,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高达92.1%,各处理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18.532,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白藜芦醇能诱导HepG2细胞在S期停滞,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另外,白藜芦醇有恢复HepG2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功能,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使细胞停滞于S期,并能诱导细胞凋亡;白藜芦醇还有恢复HepG2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作用,提示此作用可能是白藜芦醇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晏芳;田雪梅;马晓冬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