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对一带教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潘桂梅

关键词:临床实习, 教育, 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提高护理临床实习带教质量.方法:加强带教老师培训、选拔.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完成对护生的实习带教.结果:提高了护生对待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也使护理临床实习带教更加规范,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临床带教的成效与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我院门诊中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防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差错主要包括处方初审差错、调剂差错、复核发药差错.结论:加强中药处方调剂管理有利于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依丛性,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覃媛;姜珂;邱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一点心得

    心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护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并形成专业态度.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期.实习阶段是护生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后的关口,对其今后的工作态度、作风、素质等影响极大.针对护生特点制定以基础护理为基础的详细计划并认真实施.

    作者:翁迪华;邵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足跟采血法在产科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迅猛发晨,能通过血液检查对新生儿的所患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缺陷性痰病进行广泛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儿因重要脏嚣不可逆性的损害所致的死亡或生长及智力发育的障碍,以提高人口素质.新生儿两病筛查主要查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而此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采血工作.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3年驻马店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发现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众饮食安全.方法:利用我们2013年驻马店市各类餐饮服务单位的抽样检测数据,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抽检样品528份,合格513份,合格事为97.16%.不合格产品主要有食用油、豆腐等;不合格原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砷超标为主.结论:建议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卫生监管,有针对性进行样品监测.

    作者:张大厚;杜新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护理

    目的:了解我院母乳喂养的状况,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我院200名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并对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率与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家庭收入有关,年龄越大母乳喂养率越高,文化程度越低母乳喂养率越高,家庭收入越高,母乳喂养率越低,自然分娩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产妇.自觉乳汁不足是导致非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结论:多种因素影响母乳喂养率,因此,要加强产妇在院期间的初的护理,宣传及指导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蒋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

    针对社会老龄化及老年痴呆发病率增加的趋势,综合包括生理、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护理现在,反映当前的护理现状.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目的:总结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期间预防65例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的牢固固定,做好气道护理,合理约束,加强心理护理及必要的镇静能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1.05%;且研究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94%,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霞;王东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见习护士法律意识的教育

    1见习护士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1.1学习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现代医学模式赋予护理以新的内涵,护理服务也由单纯对“生物”的人进行护理,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的人提供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同时,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基础上的,医疗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职业性行为,医疗工作面对的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整体的人.如今医疗发展还处于经验科学阶段,有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不能说已经解决了.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麻疹疫情与防控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麻疹疫情流行病特征,寻找导致麻疹发生的原因,探讨消除麻疹的对策.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麻疹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共报告麻疹12例,报告发病率为0.2/10万.5-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共10例;<8岁病例占病例总教83%;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6%和25%;48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100%.样本采集率91%,麻疹IgM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90%.结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麻疹疫情以暴发为主,以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为主要原因.加强麻疹接种,预防和控制暴发是减少麻疹发病的主要策略.

    作者:陈光明;林兰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侧前方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患者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14~62岁,平均31 6岁.胸椎结核(T5~T10)19例,胸腰段结核(T11-L1)15例.腰椎结核(L2~L5)18例,术前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40例,胸背部疼痛32例,腰骶部疼痛15例.血沉46~130mm/h,平均68.5 mm/h,合并椎旁脓肿38例,术前胸腰椎后凸Cobb角30°~ 60°,平均43 5°,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49例,Frankel分级A级0例,B级2例,C级9例,D级15例,E级23例,均采用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腰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 4±0.9h,平均出血1850±150ml.2例发生胸膜撕破,3例发生腹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2周后症状消失.术中无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32例胸背部疼痛及15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随访18 ~ 30个月,平均19.6个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15°~ 24°,平均21 2°,末次随访时为18°~28°,平均23 3°,所有病例1~3个月后血沉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术后6月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侧前方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彻底减压、纠正畸形、稳定脊柱、骨性融合、早期下地等问题.

    作者:王玉泉;鄢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变腰椎结核一例报告

    1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3岁,因“反复腰腿疼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0d”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性质为间断性钝痛,咳嗽、打喷嚏时可加重,于站立、行走后加重明显,卧床休息可稍缓解,疼痛与天气变化无明显关系,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建议患者先行保守治疗,患者遂就诊于当地私人中医门诊,给予“小针刀+按摩”保守治疗,治疗后患者感效果欠佳,此后患者腰腿疼痛反复发作,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呈持续性钝痛,腰部活动不能.详问病史:患者近期乏力,纳差,盗汗,午后低热,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作者:陆琳松;王浩;孙治国;徐阔;袁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29例

    目的:探讨以伤指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29例手指末节外伤软组织缺损,应用沿手指近、中节背侧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行走方向,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切取皮瓣时蒂部带一矩形皮瓣,以减轻转位后皮瓣蒂部的张力.皮瓣顺行转移时不需缝合神经,逆行转移时与受区神经缝合.皮瓣切取范围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切取面在腱周浅层皮瓣转移轴线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结果:本组29例手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采用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超;马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疝气手术60例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小儿疝气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技术难点研究,为以后的手术做出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以本院的60例小儿疝气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比较腹横纹小切口在手术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60例患者都成功的完成了手术,并且在术后的回复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伤口在经过数天后愈合完全.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手术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本院自2008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8例,其中并发肺炎3例,急性左心衰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脑水肿2例,癫痫样抽搐1例.经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密切观察、综合全面的临床护理是治愈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保证.

    作者:余永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热肺结核病人15例临床分析

    发热是肺结核病的本身症状,肺结核病引起的发热的体温和热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主要与肺结恢病的病情和病理形态、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关.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一般可只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8.5℃主要在午后、傍晚或劳累后出现.病情重的患者特别是疾病进展期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中、高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上有时可40℃以上.但高热表现病人并不多见,我所在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有高热表现的结核病人1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荣天畅;历素萍;于广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网织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在ITP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多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的一类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患者的临床出血表现与患者网织血小板(R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具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网织血小板计数(R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作者:柏岭;韩翔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拟腺样体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自拟腺样体方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腺样体中药方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128例患儿进行为期1个月的自身对照疗效观察.结果:128例患儿中,显效86例,有效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自拟腺样体方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腺样体肥大安全无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深入推广与研究.

    作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改良式母乳喂养姿势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措施.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指征放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乳喂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达65%.特别是产后24-48小时内由于伤口的疼痛、子宫收缩疼、输液管及导尿管的插入、体位受限,常使得一些剖宫产妈妈很快就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丧失或放弃了母乳喂养信心[1].

    作者:邓菊芳;余娟;汪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过敏性鼻炎概述

    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对过敏性鼻炎进行概述,提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杨建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