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在下肢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李月梅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
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下肢血管性疾病患者CT血管成像资料的综合分析,完成关于患者下肢血管图像的整合.结果:全部病例的下肢动脉在身体的分布、走行、位置及病变形态能够在CT三维重建图像上充分显示,并且能够明确诊断出下肢动脉性的疾病、下肢血管的病变和畸形;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下肢静脉血管,病变和血栓部分图像更为直观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直观地显示出下肢血管的立体图像,因此成为检查下肢血管是否病变的理想方法,从而为治疗和诊断下肢血管性疾病提供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老年腹胀9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老年腹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腹胀患者92例临床资料,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粒,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腹胀症状积分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明显改善患者腹胀症状,治疗后2周症状积分(3.3±1.2)、4用症状积分(2.1±1.1)明显低于治疗前(6.5±0.8)(P均<0.01).其对老年患者腹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90.2%..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占6.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是减轻老年患者腹胀症状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杨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冰土豆泥外敷治疗骨科病人输液后静脉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冰土豆泥外敷治疗骨科患者输液后静脉炎疗效.方法:将骨科80例静脉输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按静脉炎发生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穿刺点经压迫止血处理后,观察组用冰土豆泥外敷2天后,再用未冷藏的土豆泥外敷1天.对照组用土豆切片外敷3天,将两组的治愈率,疼痛减轻率、硬结减轻率、静脉弹性恢复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冰土豆泥外敷治疗骨科病人输液后静脉炎,疗效确切.

    作者:臧雪英;路跃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外科icu实习护士教学的体会

    心外科icu实习护士须针对icu的特殊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的教学,使护生逐步掌握基础护理操作与专科护理,以及监护要点和各种仪器与管道的护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月;朱学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2例葡萄膜炎误诊分析

    目的: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误诊的葡萄膜炎32例,总结误诊的原因;方法:对32例误诊的葡萄膜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误诊为白内障的占25%,误诊为结膜炎的占12.5%,误诊为青光眼的占12.5%,误诊为玻璃体混浊的占21.8%.结论:葡萄膜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强普及葡萄膜炎的诊疗知识.

    作者:冀鹏飞;陈鹏;赵晓金;谢可;肖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总结与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30例感染控制,加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充分药物止血的方法.结果:30病人住院时间是15~28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7天,治愈率100%.结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商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50例,采用HP配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蛄论:HP治疗量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

    作者:崔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检验领域能力验证计划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医学领域较典型的能力验证组织者提供的评价参数,为临床实验室更好地分析和使用室间质量评价的报告,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提供帮助.方法: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对PT提供者的要求,分析PT提供机构在进行评价活动过程中应重视的环节和要素,通过比较医学领域较典型的4个PT提供者(即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包括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汇总报告,对指定值、分组原则、评价标准、能力统计量进行比较,并选择2012年4个评价机构室间质评汇总表中的10个项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个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提供的室间质量评价汇总报告中的评价标准基本相同,均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规为基准,但4个机构对指定值、分组原则、能力统计量的确定各不相同,10个选择的分析项目的评价结果也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法律框架和质量管理体系下以及评价实验室数量不同的情况下的差异.结论:PT组织者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数,能为临床实验室评定自身检测能力,持续改进质量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作者:关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手术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以探索其影响.方法:针对我院98例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随机抽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护理干预组在情绪焦虑、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上均比常规护理较低.结论: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给予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近视散瞳验光的对比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青少年学业负担的加重,青少年近视的发病年龄逐渐减小,而青少年的调节力很强,在自然状态下,调节常常使检查结果的近视度数偏高,为了检查出真实的屈光不正,应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的影响(1).以往多主张用阿托品散瞳验光以明确诊断(2).但由于阿托品散瞳作用维持时间长,且副作用较多,致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不易接受,复方托吡卡胺是一种短效睫状肌麻痹药物,为探讨其对青少年近视散瞳验光作用,笔者于2013年起对青少年近视用美多丽与阿托品散瞳验光60例(120眼)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李庆卫;袁静;吴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介绍了在新形势下医院成本核算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本核算方面的具体策略,为提升医院的经营与管理提升理论方面的参考.

    作者:李花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自主、开放课堂教学理念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开放课堂教学理念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手段的开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解答学习问题,学习策略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对自主、开放课堂教学理念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

    作者:赖建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充填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适应症的86例患者共10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根管预备时分别用超声波冲洗和注射器冲洗,观察1周内术后反应.结果:超声试验组术后反应发生率为28%,其中轻度反应14%,中度反应4%,无重度反应4%;对照组术后反应发生率为52%,轻度反应占36%,中度反应12%,重度反应4%.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促使病人增进和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的相关健康知识.方法:对1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效果.结果:病人对健康知识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自我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确实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化护士的整体形象.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吊牌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为了方便检查或抢救病人即维持多个静脉通道,尤其在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身上使用更为频繁.然而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需要转科、转院或出院,以往单纯用静脉留置针登记本来提醒护士及时拔除留置针,但由于没有醒目的床头标志,偶有遗漏拔除静脉针的情况,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鉴于此点,我科自2013年6月分以来在患者床头挂一醒目的静脉留置针吊牌警示标识,针对患者日常的静脉留置针维护、转科、转院、出院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得到无缝隙落实.介绍如下:

    作者:陈以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病人安全与护理措施

    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护理责任的重要部分,随着各种医疗法规的健全,对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及其职责的约束更加严格,护士对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的警惕,神经外科由于患者疾病特点,在住院期间存在些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护士应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本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赵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联合使用加巴喷丁与阿米替林的研究探讨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于中毒、缺血、外伤或机体代谢异常等因素导致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主要包括自发性疼痛、疼痛易感、痛敏和疼痛累积等,通常呈慢性,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这类疼痛对阿片类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反应较差.加巴喷丁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其结构类似于神经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200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通过使其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用药,2006年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提出药物治疗神经痛指南再次确定加巴喷丁作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药物.目前加巴喷丁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头痛综合征等.

    作者:刘青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血宁胶囊和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与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80例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分为两组,药物流产后,观察组采用宫血宁胶囊预防出血,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出血.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具有消炎、止血作用,从而可以控制和缓减药物流产术后出血,同时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结核诊断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初治患者给予2RHZE/HER抗痨治疗,对复治患者给予3DLVE/6DLE抗痨治疗.结果:治疗后,70例呼吸功能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空洞缩小4例,闭合5例,无变化2例;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19例,无变化7例;痰涂片转阴2个月17例,3个月8例.结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时,在抗炎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时,要针对性的给予抗痨治疗.在给药中,要先积极抗感染、平喘、解痉、恢复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功能后,再适当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

    作者:郝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硝酸甘油应用效果欠佳的25例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左西孟旦负荷量12ug/kg,10min注射完毕,然后以0.1 ug/kg-1 min-1静脉滴注,1h后增加到0.2ug/kg-1.min-1,持续23h.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B型脑钠肽(BNP)、LVEF,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前后呼吸困难评分(P<0.05)、BNP(P<0.05)、LVEF(P<0.01)等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宋付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64例乙肝后肝硬化伴发热原因研究

    目的:研究164例乙肝后肝硬化伴发热原因.方法:对16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血常规检测、X线和B超检查、白细胞计数检查等方法分析患者发热的原因.结果:本组164例患者共出现感染131例(79 9%),有84例是细菌感染(64.1%),有47例是病毒感染(35.9%);33例患者是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20.1%),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发热有15例(45.5%),肿瘤热6例(18.2%),药物热7例(21.2%),不明原因发热5例(151%).结论:乙肝后肝硬化伴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感染因素,在临床中准确分析发热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作者: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