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蕊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目前,妇产科学教学面临诸多问题.由于医疗行业风险的提高,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导致实践教学中患者不愿配合,影响了该门学科教学效果,另外,临床教学资源欠缺,医学生自学能力及沟通能力差,都可以影响妇产科学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将课堂作业引入妇产科学教学中,可有效的弥补上述不足,加深学生对该学科内容的吸收与深化,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教学效果,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必要途径.本文从课堂作业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的必要性及如何设计课堂作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作者:孙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内科学,因其涵盖内容多,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记忆困难,学习难度大,畏难情绪突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指导有效学习,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易懂、易学、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目标追求.笔者现将自己的学习思考梳理呈现,和同道们共同探讨其有效性.
作者:王枚;曹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康复治疗97例髋部骨折病人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经骨科手术治疗后康复,恢复良好,未发生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
作者:阿孜古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Ⅱ型齿状突骨折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非融合固定治疗,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2006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18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17~78岁,平均42岁.全麻插管下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行植骨融合;术后随访1、2、3月复查X片,术后第6个月后每隔3月复查一次CT,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则安排行手术取出内固定器,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旋左右转约30°~45°,平均约42°.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旋转功能约恢复至50°~70°,平均约65°;随访6~8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旋转约80°~90°,平均约85°.结论: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非融合固定、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作者:陈宇;汪凡栋;张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诊断恶性血液病的重要依据.许多特异性染色体畸变和特定的恶性血液病亚型相联系,因而成为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的重要指标;诊断时的染色体核型对恶性血液病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染色体畸变可作为监测白血病缓解、复发及突变的重要参考指标,也为分子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比如t(9;22)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杂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很不好,应尽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作者:李新伟;张群芝;周伟;郭嘉林;张玲;罗海澜;陆琼;温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机体内脏功能失衡,是由心理和生理等多重因素所致的精力透支,自我污染和自我消耗等一系列违反人体科学规律的不良生活方式等,所致的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低下,活力下降,气血不足,免疫力下降,适应性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一种多环节的生物现象,此生理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七根营养汤是指:牛蒡、山药、茨菇、胡萝卜、红薯、南瓜、芋头等七种食物所熬制成的营养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七根营养汤进行饮食调理,根据其药物功效和营养价值等作用,全面对失衡的机体内脏进行调理及营养补充,使其生理和代谢功能获得提高,免疫力提高,适应性增强,达到脏腑功能阴阳协调、平衡,终恢复健康.现将七根营养汤各食物的药物功效和营养价值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阮慧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方法:运用小针刀对12例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争6~16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一次性治愈例,占91.7%.好转1例,占8 3%,经再次松解后治愈.结论: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特点是:不需全麻、安全、创伤小、疗效好,门诊即可治疗,术后恢复快,且不易复发,花费较少.
作者:罗吉祥;王远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留置针堵管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将我科73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根据年龄和药液性质分为3组,有专人负责观察和填写调查表.结果:20-40岁堵管发生率0.06%,40-60岁堵管发生率0.04%,60-86岁堵管发生率0 08%;刺激组堵管发生率25.92%非刺激组堵管发生率12.60%.结论:严格控制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注意药物配伍要求,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作者:李兴;王晓兰;王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31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后路或前后路同时内固定手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主要从患者入院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入手,预防和减少脊髓的进一步损伤,避免颈椎骨折急诊术后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术前剧烈呛咳后,骨折脱位造成脊髓切割伤,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疗效满意.结论: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冯桂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负载均衡技术在保障HIS系统安全的应用价值,研发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对HIS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与传统模式比较,探究其防护机制和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于传统防护模式,使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护HIS系统安全,解除单一服务限制,可以多台机器同时运行,并可自动排除故障.结论:医院HIS系统安全对医院各项工作运行至关重要,应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保障这一点,能够使得网络顺畅,自动排爱出故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潘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CA125、CA153、CA199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卵巢癌早期(Ⅰ和Ⅱ期)的患者6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CA125、CA153、CA199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CEA水平,同时设健康对照组70例.比较分析CA125、CA153、CA199及CE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不同病理类型各指标的差异.结果: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7.56%)高于单个指标检测.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2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CA125对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黏液性腺癌的检出率,CA199对黏液性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CA153、CEA在两者中的检出率差别不大.结论:CA125、CA199是卵巢癌早期较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但对卵巢癌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早期卵巢癌,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其检出率.
作者:曾赛田;郭亮;刘世凯;高洁凡;张亮;高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护理责任的重要部分,随着各种医疗法规的健全,对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及其职责的约束更加严格,护士对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的警惕,神经外科由于患者疾病特点,在住院期间存在些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护士应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本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赵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随机收治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药师进行不合理干预用药的相关资料96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药学干预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给予临床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能有效缓解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比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象.结论:给予临床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能有效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张中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工半骨盆置换治疗Ⅱ型骨盆肿瘤患者的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人工半骨盆置换治疗的Ⅱ型骨盆肿瘤患者40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结果:40例患者术后都顺利出院,未出现切口感染和假体排异等并发症.术后随访两年,均存活,并未出现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情况.结论:对Ⅱ型骨盆肿瘤患者行人工半骨盆置换术后,给予其全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其出现各种并发症,帮助患者康复,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辉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以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7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良性因素引起的阴道出血占61.6%,恶性肿瘤占21.0%,恶性肿瘤主要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非器质性疾病占17.4%.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阻止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余金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危重症婴幼儿延伸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6月共760例患儿在出院后三周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前1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同时认真填写随访登记本,于患者出院后3天内开始第1次电话随访,其后每周1次,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均及时总结反馈.结果:出院患儿3次随访资料分析总结:①赞同随访者693例,占随访患者的91.1%;②出院3周内按时复诊707例,占随访患者的93 0%;③能及时得到伤口护理指导者453例,得到合理饮食指导者381例.④625例对随访质量满意,占82.2%;⑤对自身疾病了解552例,占随访患者的72.6%.结论:在开展电话随访后患者满意率及就医依从率均明显提高,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下降从而节约医疗卫生保健费用,同时为医院以及科室争取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葆荣;宋庆欣;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例新生儿,半年后随访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作者:刘朝桂;李金凤;贾存丽;王萍萍;刘丽华;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干预组50名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行为、服药等方面的社区干预;对照组50例高血压患者只是常规处理,不做特殊社区干预.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依从行为,主动治疗情况及血压得到控制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在坚持规律服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检查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也存在差异显著(P<0 05).结论: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效控制高血压1,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艳萍;熊咏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甘油在医学方面常用于制取各种制剂、溶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二甘油和乙二醇均为低毒物质,禁止用于化妆品,药品,食品,避免与皮肤长期接触,故甘油的杂质检查主要针对二甘油和乙二醇限度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采用GC法测定甘油的杂质检查.笔者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发现,按标准检测,各个待测定峰均未检出,故笔者对方法加以适当改进(以下简称方法Ⅱ),结果色谱峰均正常出现,且系统适应性均符合要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琰;郑州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穿刺针性抢救输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抢救输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穿刺总例次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可显著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急诊护理效率可获得质的飞跃,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青;郁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