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丽
重症胰腺炎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临床中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不一.本文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患者的资料,通过对其发病原因和治疗过程的分析研究.认为,临床中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抑郁症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观察组予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奥氮平2.5~5 mg/d,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和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显效率为79.3%、对照组显效率为67 9%,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可以耐受,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单纯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徐涛;荀福广;张卫东;宋奕;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蒙药六味安消散对缩短腹部手术后恢复肠蠕动的作用.方法:采用配对设计,随机分组,共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术后12h冲服蒙药六味安消散3克,2次/d.第二组为空白组,即持续禁食水.观察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第一组患者术后静脉营养时间缩短;且早期胃肠营养后患者免疫功能较第二组免疫功能恢复早(P<0 05).结论:冲服蒙药六味安消散后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提前,能够缩短腹部手术后静脉营养时间.
作者:白广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有机磷农药经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侵入人体均可引起中毒,而重度中毒常常导致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这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现就我科所救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的典型病例分析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周兰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龙城区手足口病患病资料进行分析,对典型病例现场采集便标本,查找病源体.结果:龙城区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全部病例共5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 10万,农村高于城市,病例以1-4岁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的82.3%,病例集中在4-7月份,占报告病例的86.5%,男女发病之比为1.3:1,男性高于女性,便标本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以4周岁以下儿童为主,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应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加强疫情预警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典型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作者:修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2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之后,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占住院人数的33.6%.其中男女比例为3∶2,患者患病高峰期为22-39岁.在患病原因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占首位,占58.18%.受伤的类型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等.结论:男性青壮年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其中交通事故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作者:任涛涛;周淑君;李爱群;王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不稳定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T方面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邱云龙;邢学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对全身血管和靶器官造成持续而严重的损害,肾功能受损是其中之一.肾脏指标不仅可用来评估高血压的进程,还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致病因子,抑或仅仅是一种潜在病理过程的标记物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高血压肾脏损害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作者:邢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全面整体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再发率为2.5%,对照组为10.0%,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整体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压抑的症状,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保存现状.方法:选取门诊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150例,应用自行设计胰岛素认知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胰岛素保存知识较缺乏、保存行为不理想.结论:应当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保存知识的健康宣教,以规范其胰岛素保存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讨论了中药复方计量分析的三个要素,即1)复方中各单味中药的剂量、2)复方中各单味中药剂量所占比例、3)复方中所含单味中药个数.对于任何中药复方这三个因素不可缺少,中药复方的功效随着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作者: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患者采用饮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语言功能、肢体等康复期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本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其中37例患者得到良好恢复,概率为74%,8例患者中度残疾,概率为16%,4例重度残疾,概率为8%,1例死亡,概率为2%,本组患者获得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
作者:赵遇辉;孙志璞;许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CA125、CA153、CA199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卵巢癌早期(Ⅰ和Ⅱ期)的患者6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CA125、CA153、CA199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CEA水平,同时设健康对照组70例.比较分析CA125、CA153、CA199及CE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不同病理类型各指标的差异.结果: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7.56%)高于单个指标检测.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2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CA125对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黏液性腺癌的检出率,CA199对黏液性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CA153、CEA在两者中的检出率差别不大.结论:CA125、CA199是卵巢癌早期较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但对卵巢癌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早期卵巢癌,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其检出率.
作者:曾赛田;郭亮;刘世凯;高洁凡;张亮;高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危机的情况,心肺复苏也是临床上困难的问题之一,其效果直接决定着病人的生死存亡.现对心跳骤停32例进行分析,以找出复苏成败的原因,提示相应的抢救护理对策,提高复苏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一般情况:32例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小6岁,大79岁;16岁以下4例,16~60岁20例,60岁以上8例.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双正压通气在改善老年重症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随机选取2008 ~ 2010年我科使用无创双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病人,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节NCPAP压力,实施相应的护理,观察病人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使用双正压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双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病人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吴晓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近年来国产期保健的开展.发生临床胎位性难产的概率越来越低.但头位性难产比例却日渐增多,这对母婴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为了确保分娩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析头位难产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现代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加强诊断技能成为了当代医生的主要问题.肺结核的治疗有100余年的历史,在结核病多发的年代我们更要做好结核病的内科治疗工作.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14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全部选择椎管内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3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腰麻血压下降大于30%者9例,腰硬联合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2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8例.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皮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4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8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6例患者中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有73例、50%~80%有10例、再出血有5例.术后死亡9例(10 5%),存活的77例在6个月后按照GOS评分评定:Ⅱ级(植物生存)3例(3.5%),Ⅲ级(重残)6例(6 9%),Ⅳ级(中残)54例(62.8%),V级(良好)14例(16 3%).结论: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直视下止血、清除血肿彻底、迅速降低颅内压等优点,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德忠;邓元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西妥昔单抗与奥沙利铂/5-FU/FA化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西妥昔单抗连续6周用药,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7例,进展(PD)9例,疾病控制率达到5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为3到4度的痤疮样皮疹、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虚弱,2到3度白细胞下降,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可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切耐受性较好,毒性反应少.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