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忠;邓元央
目的:了解和评价奎屯地区现阶段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调查奎屯地区11个农牧团场0-2岁婴幼儿、8~10岁学龄儿童及18-40岁育龄妇女的盐碘、尿碘和甲状腺肿大率.结果:盐碘中位数为30.14mg/kg,碘盐覆盖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99%.人群尿碘中位数为259.44ug/L.婴幼儿、学生、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2.29ug/L,277.54ug/L和227.33 ug/L.不同人群间尿碘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x2=16.91,p<0.05),适龄儿童的尿碘>耍幼儿>育龄妇女.8~10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为2.1%.结论:奎屯地区三种重点人群尿碘频数呈现高值偏移现象,建议下调加碘浓度.
作者:鲁玲;刘荣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VCT来询者心理状况,并初步探讨对“艾滋病恐惧症”[1]人群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07年01~12月来闵行区CDC“爱心小屋”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来询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调查347位来询者F2强迫观念和行为(27.4%)、F4抑郁(27.7%)以及F5焦虑(30.3%)三个因子的阳性比例较高.将本次来询者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除了F3人际关系敏感、F6敌对以及F8偏执观点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总分、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焦虑自评表(SAS)标准分评定焦虑等级,347位来询者中,有轻度~量度焦虑的来询者接近40%.结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来询者确实存在高于普通人群的强迫、焦虑等异常情绪表现.
作者:王君燕;杨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手术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以探索其影响.方法:针对我院98例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随机抽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护理干预组在情绪焦虑、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上均比常规护理较低.结论: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给予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重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年龄多在5岁以下,EV71阳性者285例.结论:重型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治疗主要为抗病毒和对症治疗.
作者:朱永杰;陈晓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程度,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80.0%,干预组有效53例,总有效率为96.4%,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干预后,对照组总满意程度为78.2%,干预组总满意程度为98.2%,干预组的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且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爱红;刘艳芳;李晓丹;周玉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将我所收治的63例儿童眼外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致盲多是穿孔伤,钝挫伤次之.致伤物主要是玩具枪、烟花鞭炮等.治疗前盲目者31眼占46.97%,治疗后盲目者10眼占15.15%,视力恢复0.7以上7眼占10.61%.眼球穿孔伤38眼,视力恢复≥0.3有13眼占34,1%.结论:儿童眼外伤严重危害视功能及时正确处理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崔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临床症状的影响,帮助更年期妇女度过更年期这个“不平凡”的时期.方法:设立专科门诊及加大更年期知识的宣传及护理干预.结果:50例更年经期妇女接受护理干预后都能正视更年期的反应,根据不同症状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持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付礼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及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所有病例均在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135例,确诊率为91.2%,在所有病因中,消化性溃疡89例(65.9%),为常见;其次分别为急性胃粘膜病变20例(14.8%),食管、胃恶性肿瘤11例(8.1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7.4%),其他5例(3.7%),多数无明确诱因,有明确诱因的以NSAIDs药物常见.结论:急诊胃镜检查能够发现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是诊断该病好的方法,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常见诱因为NSAIDs药物.
作者:冯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高的传染病,且病程迁延不愈,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抗病毒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目前公认有效的抗HBV治疗药物是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药物.但抗病毒药物具有用药时间长、费用高等特点,干扰素疗程一般需9个月,拉米夫定疗程至少1年[1],因此做好首次抗病毒治疗患者心理护理,争取患者配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带容;谢江芸;黄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因为儿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年龄小的患儿不会表达,对治疗措施缺乏判断力,造成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均产生恐惧、反抗、不合作现象,所以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另一方面儿童是家庭的重心,关注的长辈较多,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必须还要和家属做好合作.儿科临床护士肩负着患儿的护理者、代言人、教育者的角色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学会用良好的心态去拥抱压力,在临床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勤交流、多沟通,尽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患儿的需求.儿科护士应通过自身的调节和努力,积极应对复杂而繁重的儿科护理工作,减少由于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患儿在医院内得到全身心的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曹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种融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并将整体医疗、护理进一步综合、深化的工作模式,也是目前医疗规范化管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1]临床路径在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后,规范了医疗过程,减少了医疗差异,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住院天数,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病人看病贵的问题.我院普外科自2011年1月以来对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姚伟云;余育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方法:运用小针刀对12例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争6~16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一次性治愈例,占91.7%.好转1例,占8 3%,经再次松解后治愈.结论: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特点是:不需全麻、安全、创伤小、疗效好,门诊即可治疗,术后恢复快,且不易复发,花费较少.
作者:罗吉祥;王远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我院一卡通系统平台的建设情况,项目内容是包含了停车场、门禁、考勤、消费、电梯、巡更、通道管理的智能一卡通管理控制.这个系统涉及到职工生活工作的多个方面,良好的使用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技术,一卡通技术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沈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产后出血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产后出血方法处理,观察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有效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靳粉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院自2008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8例,其中并发肺炎3例,急性左心衰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脑水肿2例,癫痫样抽搐1例.经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密切观察、综合全面的临床护理是治愈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保证.
作者:余永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院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2%,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对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PAR)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给予200例PAR患者每日口服西替利嗪10mg,连续4周,禁用其他抗过敏药或滴鼻剂.结果:随访1年,显效109例(54.5%),有效59例((29 5%),无效32例(16.0%),总有效率840%;治疗后半年复发者48例(28.6%),1年复发者65例(38.7%),但所有复发病例中症状均较治疗前轻,仍属显效或有效,再次用药1-2周即可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西替利嗪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建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铅是重金属元素,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应用广泛,目前,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已被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同[1].儿童是铅中毒的易感人群,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尤其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的智力及行为等方面可造成长期甚至是终生的不可逆性损害.因此,监测儿童的血铅水平,对于预防儿童铅中毒和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齐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在急诊内科患者的抢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216例急诊内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临床上,对急诊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人性化护理,则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使得治疗顺利进行,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刘立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工作,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两规一标”,建筑布局合理,工作流程科学,岗位职责健全,操作规范.结果:保证无菌物品的优质供应,防止了因灭菌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化,确保了无菌物品的终末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凌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