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

刘朝桂;李金凤;贾存丽;王萍萍;刘丽华;张艳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阻断,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例新生儿,半年后随访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16例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分析

    目的:对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该类型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感染性疾病,92.6%,是主要病因;非传染性疾病16例,7.4%.经治疗后存活70例,32.1%,29例进行内、外科治疗,41例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明显改善.136例死亡,36例患有其他疾病.结论:律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准确而迅速的诊疗此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敬文;徐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比较专为骨质疏松设计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ion,PFNA)与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09年10月开始采用PFNA治疗3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同期我科采用不同内固定系统(动力髋DHS、股骨近端镇定钉板、股骨近端钉PFN)治疗的相同疾病患者相比,分别从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4.07%.无感染、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周围股骨干骨折等严重并发症;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优于其他内固定组.结论: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初期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运用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运用超声诊断的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对比胆囊内结石的数量与大小,并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与四周声像.结果:36例胆囊结石中,大部分为多发结石30例,占83.33%;单发结石仅6例,占16.67%.其中,有21例属于多发小结石,直径不超过0.6cm,占70% (21/30).结论:对于多发性且直径小的胆囊结石患者来说,出现急性胰腺炎的几率明显上升.利用超声诊断胆源性胰腺炎有不少优点,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之一.同时,为选择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作者:赵树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护士处理HIS医院信息系统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系统),在我们医院使用了2年多,在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2年中,虽然医护人员操作基本正规化,但护士在查对医嘱中仍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查找原因,采取对策,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程文燕;李铁花;周芳菱;李丽红;唐晴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眼科常见护理差错原因及防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差错时有发生,不仅造成病人的身心痛苦,而且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如何避免和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是我们临床护理人员应予高度重视的问题.现讨论如下:1 常见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1.1 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常见的是临床护士在用药期间,未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而造成差错的发生.如在为病人发口服药时,未核查病人的腕带与床头卡、服药卡是否相符,只叫床号,不叫姓名,就把药发给了病人,结果造成病人吃错药的现象,这种现象较为常见;也有个别护士在为病人输液时,既不喊床号,亦不叫姓名,凭着自己的感觉就给病人输液,造成相邻病床之间交叉输错液体现象;还有在为病人点眼药水时,不仔细核查左右眼,导致点错眼的现象.这些差错的发生都是由于护士在进行治疗中违背了操作规程,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所造成的.

    作者:李全妹;邵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期应用替吉奥对转氨酶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长期应用替吉奥对转氨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救治的胃癌患者7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经一天的奥沙利铂静脉滴注治疗后,予以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静脉滴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转氨酶变化.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转氨酶变化情况,治疗前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其血清转氨酶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吉奥对于肿瘤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长期应用将会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应在临床中谨慎使用.

    作者:吕文辉;沈继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对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58例均采用干扰素治疗并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情况的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交谈法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对丙肝合并糖尿病知识的认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医疗事业的进步,医疗水平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康复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我国新生儿的存活率也在逐渐提高,这和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科技进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生儿的存活是保证后续健康生长的基础,而新生儿的窒息是影响我国新生儿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新生窒息的研究成为了我们的讨论重点.

    作者:徐绍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

    在我们日常手术工作中,全身麻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全身麻醉时,由于受到麻醉药物影响、手术直接创伤、神经反射亢进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性等,均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充分了解全身麻醉常见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减轻全麻手术病人的伤害,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钱淑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目的:对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式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危重患者中抽取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每组15例.乙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相应护理,在护理满意度上,甲组为93.3%(14/15),乙组为60%(9/15),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甲组为6.67%(1/15),乙组为26.7%(4/1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危重患者来说,给予适当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使其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重型肝炎治疗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率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有多种分型,不同的临床分型其病理学改变和超声图像均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将对各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及其对应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以确诊临床诊断.

    作者:雷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生化止血饮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负压吸宫组、单纯药物流产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得到的新鲜蜕膜组织后,通过免疫组化对各组蜕膜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面积.结果:生化止血饮组能显著降低PR的阳性表达,与单纯药流组、负压吸宫组及益母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生化止血饮组的细胞凋亡面积显著增加,与单纯药流纽和单纯药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止血饮能增加蜕膜细胞凋亡面积,促进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

    作者:郝松莉;马红丽;于燕;王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另一组对照组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中,4、5、6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和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两者疗效相似,临床中可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辛东;王吉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医常用治疗心衰四类药物研究

    在心力衰竭病人治疗过程中,其使用药物的效果对其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就临床上西医常用治疗心衰的四类药物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赵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老年人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因此给我的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存在很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简要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蔡耿;宋强;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信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信息化在医院的快速发展,使医学信息人员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虽然这类人员学历层次和信息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但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医学信息人员中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大力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各项活动,推动医学信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忻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5例经超声检查并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165例患者中颈动脉毛糙、内—中膜增厚150例(90.9%),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13例(68 4%),其中65例(39.3%)为硬斑,48例(29.0%)为软斑.结论:高频起声检查应用于颈动脉检测简便、无创,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旱预防和旱治疗提供更客观的临床依据.

    作者:王静;吴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以腹痛为主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疼痛部位不一,以脐周,右下腹部多见,疼痛性质不定,可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一般无压痛与反跳痛,是小儿急腹症之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已经成为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周依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荞麦黄酮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荞麦为双子叶蓼科荞麦属植物,其种子的营养成分为粮食之.荞麦用于治病始于唐朝,不仅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民间也广为流传.我们根据史书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使用方法进行临床实验,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为了提高疗效和科学用药,根据《中药大词典》中荞麦有效成分的记载,采取水提法、水醇法、醇提法等方法进行提取[1].使用不同的提取液分别临床试用,与史书记载的使用荞麦粉、熟莽麦粉比较,临床效果有一定提高.在提取液试用的基础上,又对提取液进行提纯精制,得黄褐色粉末,经检测为荞麦黄酮,使用提取的荞麦黄酮,为临床治疗打开了方便之门.根据我们几年来临床试用的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王亚华;陈宇;张雷;史慧;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