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医常用治疗心衰四类药物研究

赵明

关键词:心力衰竭, 西医, 利尿剂, 地高辛, β受体阻滞剂
摘要:在心力衰竭病人治疗过程中,其使用药物的效果对其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就临床上西医常用治疗心衰的四类药物进行简单的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辽宁地区40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近两年来辽宁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构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共403例.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2.39:1.中年组(541%)多,其次为老年组(35 73%)、青年组(1017%),中老年组明显多于青年组.老年组(13.89%)消化道肿瘤比率明显高于青年组(0%)和中年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53 66%)消化性溃疡比率明显高于中年组(33 02%)和老年组(2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老年组死亡率高(4.17%),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率高(5%).结论:辽宁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例增加且为凶险,对于原因不明或内科治疗无效的上消化道出血,及时的急诊内镜检查尤为重要.

    作者:关琳;苗鹏;孙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观察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对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120例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的分成A、B、C三组,分别为复方缬沙坦胶囊组、复方缬沙坦片剂组和缬沙坦胶囊组,每组的患者都为40例.在治疗期间,需要让患者按照规定每天服药一次,每隔两个星期,医生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一次,如果在一个月之后患者达到了标准的规定,则需要按照以前的剂量继续治疗一个月,若没有达到标准,那则需要对患者加倍治疗一个月.结果:在对患者治疗两个月之后,发现C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幅度明显要比A、B两组的要小(P<0.05);其次,在对患者治疗一个月之后,发现C组患者因为舒张压达到90mmHg而需加量的人数明显大于A、B两组(P<0.05).在治疗两个月之后,A、B两组的显效率又比C组的要大.结论: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方面非常安全有效,并且和同类的药物相比,取得的成效更大[1].

    作者:王献峰;孙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氧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机制的探讨

    目的:了解高氧对SiH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SiHa细胞在高氧和常氧条件下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bialdehyde,MDA)含量.结果:(1)MTT法检测SiHa细胞在高氧状态4h后,生长呈明显的抑制趋势.(2)高氧环境下,2h测定的SOD 187.373士2.104 u/ml高于0h(P<0.05).2h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内SOD明显下降,在4h时,SOD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 05).(3)高氧环境下,2h测定SiHa细胞的MDA6.190士0.712nmol/ml,含量明显低于0h(P<0.05).4h时MDA值7.143士0.614nmol/ml与2h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持续高氧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

    作者:朱绍密;黄璐;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5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面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15例基本治愈,5例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11例基本治愈,6例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75.86%,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明显,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全面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秦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1日起在本院儿科治疗的14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微生态制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d 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喜炎平5mg/(kd 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退热、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40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86%,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巨大儿2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分娩的216例巨大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16例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孕期增重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双顶径、孕期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膳食及运动,防止巨大儿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伟;淮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血站质量体系管理工作

    目的:增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保障献血者及用血者安全.方法:以“一个办法,两个规定”做为规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将质量体系培训作为前提,以规范性检测、检验、监督、检查为手段,不断提高和改进血站质量体系规范化建设.结果:工作更加规范合理,大大提高了血液安全及质量.结论:通过增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及规范,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的安全及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膜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在治临床效果.方法:在腹腔镜下采用腹膜后间隙小切口建立手术空间和通道的方法,行肾脏切除术、肾固定术、肾上腺疾病、肾孟切开取石术及办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无输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辅以配合护理,2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作者:张红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相关护理问题与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相关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提高检查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1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找出相关护理问题,采取积极处理措施.结果:患者能很好地接受并配合结肠镜检查,检查成功率高.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心里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祥爽;张泽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ethotrexate treatment in Ectopic pregnancy

    作者:Dinda Fath Faathiren;Zhang Hong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颈细胞学诊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与分析TBS-2001系统内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LSIL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LSIL-H)的病理学结果,对LSIL-H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采用盲法对没有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HSIL、ASC-H以及LSIL做回顾性的诊断.对病理学的诊断结果进行追踪,并且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阳性概率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在患高度病变概率方面,LSIL-H明显要比LSIL高,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活检以后,在阴性结果概率方面,LSIL-H明显比LSIL低,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LSIL-H采取病理学检查以后发现,与ASC-H高度病变关系相似,可以根据ASC-H的具体方法管理这类患者.

    作者:胡红英;姚宁;蒋小丽;邵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8例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的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68例作为参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参照组给予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管理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一般将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由于术前禁食、灌肠等肠道准备,术中麻醉药的作用,再加上体腔暴露、静脉快速输血输液、膀胱和腹腔灌洗等原因,约5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邵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颈部,医疗发展也得到极大突破,人均寿命提高,使得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局面.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疾病,因老年人群身体各项机能衰退,机体免疫能力、耐受性不断降低,导致应变能力差、骨质疏松、变脆,在摔例、车祸等情况时,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出现股骨颈骨折后,极易出现对生命构成威胁的并发症,造成行动障碍,是一种对老年患者构成严重创伤疾病,在对股骨颈骨折后的护理措施,对其预后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股骨颈骨折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王丽苇;韩姝;兰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在下肢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多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下肢血管性疾病患者CT血管成像资料的综合分析,完成关于患者下肢血管图像的整合.结果:全部病例的下肢动脉在身体的分布、走行、位置及病变形态能够在CT三维重建图像上充分显示,并且能够明确诊断出下肢动脉性的疾病、下肢血管的病变和畸形;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下肢静脉血管,病变和血栓部分图像更为直观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直观地显示出下肢血管的立体图像,因此成为检查下肢血管是否病变的理想方法,从而为治疗和诊断下肢血管性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李月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0例高龄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联合早期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护理部手术室2013年2月~ 2014年2月40例行经尿道电切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高龄膀胱癌患者的术前、术中护理方法.结果:40例经尿道电切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高龄膀胱癌患者均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无各种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随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结论:术中加强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龄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8例涏腺腺样囊性癌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2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占同期涎腺癌的20.7%,其中筛状型19例,管状型5例,实性型4例.肿瘤成分包括腺上皮、肌上皮、基底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腺上皮成分表达CK7、CK5/6、CD117,肌上皮成分表达P63、Calponin,基底样细胞表达CK5/6、P63、CD117.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具有组织形态学异质性的肿瘤,其腺上皮、肌上皮和基底样细胞成分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联合应用CK7、CK5/6、CD117、P63和Calponin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其局部侵袭性强,早期侵犯神经,复发率高,晚期易出现远处转移,治疗手术彻底切除加术后予以放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马德庆;曹慧;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节育术致子宫损伤20例临床分析

    为了提高节育手术的质量,保障手术者的安全,本文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8年来收治的20例节育术致子宫损伤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致子宫损伤手术构成比20例致子宫损伤节育手术种类为负压吸宫术11例(55%)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术6例(30%),取出IUD2例(10%)钳刮术1例(5%).1.2高危因素20例子宫损伤者存在高危因素10例(50%)其中哺乳期3例,绝经期1例,长期口服避孕药2例,极度后屈子宫2例,双角子宫1例,瘢痕子宫1例.

    作者:朱风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0例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了10例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方法:结合我院2013年5月~9月,我科收治直肠前凸患者10例,年龄36~68岁,经直肠镜和肛门指诊显示直肠前凸3~4厘米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饮食护理,观察切口情况及排便情况,本组患者术后2~4天可正常排便,住院时间7~10天.结论: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患者加强护理和对饮食上的加强和注意是非常重要的,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杜国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我院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及防范措施进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手术室护理出现问题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来源,抽取我院2014年1月~2月36例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A、B组.A组按照常规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手术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常见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着重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手术室护理结果中,A组出现常见护理安全问题4例,B组0例.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手术常见安全问题进行防范能够极大的减少手术护理安全问题,从而保证手术的质量和进度.

    作者:马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