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晖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到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保健的60例儿童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给予综合保健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护理后的效果,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健护理后发育情况较对照组要好,并且观察组儿童出现营养性疾病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儿童例数,观察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明显,更加有效促进儿童的发育并且安全性更高,家长对其满意度也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产儿,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照组的患儿则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防治.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发病率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作用比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强,但是两种药物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杨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对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肛裂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肛裂侧切术辅助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组患者实施肛裂局部病灶切除术辅助局部肛窭切开术,对比患者术后指标.结果:在本次治疗的过程两组患者均一次治愈,没有出现明显肛门狭窄或失禁状况,对照组出现肛门坠胀不适且潮湿瘙痒38例,治疗组仅为2例.结论:肛裂局部病灶切除术辅助局部肛窭切开术治疗肛裂效果较为显著,并发症较少,对肛裂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40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适量运动的指导、血糖及其他各项指标的监测的指导及合理的药物选择5方面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并提高糖尿病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雷晓霞;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儿6岁女童,主因双侧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入院.患儿家属诉病史可靠,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完善术前检查后给予入院后第二天行全麻插管下双侧扁桃体摘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吸除术,术中出血约50ml,术中见鼻咽部有活动性出血,给予带气囊导尿管后鼻孔栓塞止血,左侧前鼻孔固定导尿管,血止,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物对症治疗.
作者:甄志贤;张国锋;贾子欣;王丽芳;孙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产妇在第二产程中,不同分娩体位对产妇分娩分娩效果几舒适度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阴道头位分娩,孕期无合并症,孕周在37-42周,分娩非侧切的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取自由体位适时结合膀胱截石位护理.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取仰卧膀胱截石位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缩短(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产后下肢疼痛、麻木不适减轻,舒适度增加.结论:在第二产程中,帮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适时结合膀胱截石位优于仰卧膀胱结石位.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行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充气压力泵治疗,观察疗效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DVT 1例(发生率0.67%),对照组发生DVT 3例(发生率2 00%).结论:在常规预防DVT的基础上采取间歇泵气压治疗,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
作者:彭伟;杨志强;周永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围绝经期(更年期)是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渡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度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围绝经期(更年期)的早变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然后才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退化.此时期卵巢渐趋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而促性腺激素增多,FSH/LH仍小于1.绝经后,卵巢几乎已不能分泌雌激素,但仍分泌雄激素;促性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由于FSH升高较LH显著,故FSH/LH>1.至老年期,雌激素稳定于低水平,促性腺激素也略下降.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方面,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前,两组的评分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以后,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对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护理的质量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凌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机体内脏功能失衡,是由心理和生理等多重因素所致的精力透支,自我污染和自我消耗等一系列违反人体科学规律的不良生活方式等,所致的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低下,活力下降,气血不足,免疫力下降,适应性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一种多环节的生物现象,此生理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七根营养汤是指:牛蒡、山药、茨菇、胡萝卜、红薯、南瓜、芋头等七种食物所熬制成的营养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七根营养汤进行饮食调理,根据其药物功效和营养价值等作用,全面对失衡的机体内脏进行调理及营养补充,使其生理和代谢功能获得提高,免疫力提高,适应性增强,达到脏腑功能阴阳协调、平衡,终恢复健康.现将七根营养汤各食物的药物功效和营养价值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阮慧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对治疗组组患者进行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8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欣;郑爽;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对此次所收治的72例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PSQI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时间等进行调查并与干预前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时间等与干预前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内科住院时间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PSQI评分,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友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女,38岁.体重52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入院.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脐周疼痛,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不伴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及呕吐,无腹胀腹泻,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疼痛持续加重,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门诊查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分类升高,收入住院.大小便正常,曾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T36℃,P 78次/min,R 20次/min,BP118/80mmHg,体形适中,腹稍显丰满,脐部、右上腹见陈旧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疤痕,全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作者:胡小东;刘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病专科护士对老年压疮患者进行会诊,并分析指导工作队院内专科护士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的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把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1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压疮干性换药方法;同时,把2012年9月-2013年8月的10名患者选为观察组,实施老年专科护士会诊,并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指导护士正确的进行换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成功治愈的患者的治疗时间是(18.22±5.19)d,换药次数为(6.19±2.52)次,对照组患者治愈的时间是(24.14±7.11)d,换药的次数是(25.46±7.50)次.结论:通过老年专科护士对老年压疮患者进行会诊,推广个体化的压疮评估和湿性换药的综合治疗方式,大大缩减了压疮治愈的周期,同时,也使换药的次数减少.
作者:旦珍;李佳利;罗蕾;翁西桌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由于其自身特点,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出现误诊,对于急性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病人的预后生活质量都带来相当不良的后果.本文对自2010-5月-2013-5月年在本院托老、养老和住院的AMI病人60例,其中28例被误诊其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阿依夏木·牙森;阿斯亚木·阿布拉;穆合塔尔·麦麦提热伊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在对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作干预,10个月后统一进行检查.检测研究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门诊对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护理操作技术包括针法、灸法、推拿、按摩、拔罐法、刮痧法、熏洗法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老年性疾病、慢性病、预防及康复保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巨大.这些技术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袁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数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2.8%,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的常见病原菌,在我国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之首,国际上分类主要包括五类,即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和粘附性肠埃希氏菌(EAEC),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这五种病原菌对预防和控制由其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宏;王艳;王永革;李玉;王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护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并形成专业态度.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期.实习阶段是护生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后的关口,对其今后的工作态度、作风、素质等影响极大.针对护生特点制定以基础护理为基础的详细计划并认真实施.
作者:翁迪华;邵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都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术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80%,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7.5%,观察组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实行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中推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作者:郑云翔;王美新;陈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