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晖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实验组与应用宫缩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术后2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术后2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彦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期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分娩的要求日渐提高,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和提倡优生优育的政策,医院需要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母婴产时的情况.临产时会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缺氧引起的危急状态,主要症状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这是胎盘气体交换受到干扰造成的,临床常胎心监护用来监测和判断胎儿在宫内健康状况,它又称胎心无负荷试验,使用胎心监护能为临床应用做出准确率高的前瞻式诊断,指导待产孕妇的临产处理,降低临产婴儿的发病及死亡的概率.本文主要探讨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胎儿窘迫状况下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入住本院的且建立档案的待产孕妇120例.将这些孕妇都进行胎心监护.结果:120例中,出现胎心监护异常的为15例,发生概率为12.5%,其中胎监混合型6例,晚期减速4例,,胎心基线异常5例.胎心监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100%和90.9%.因此,结论:在待产孕妇的临床应用中,胎心监护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敏的监测.
作者:张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式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危重患者中抽取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每组15例.乙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相应护理,在护理满意度上,甲组为93.3%(14/15),乙组为60%(9/15),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甲组为6.67%(1/15),乙组为26.7%(4/1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危重患者来说,给予适当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使其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4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8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6例患者中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有73例、50%~80%有10例、再出血有5例.术后死亡9例(10 5%),存活的77例在6个月后按照GOS评分评定:Ⅱ级(植物生存)3例(3.5%),Ⅲ级(重残)6例(6 9%),Ⅳ级(中残)54例(62.8%),V级(良好)14例(16 3%).结论: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直视下止血、清除血肿彻底、迅速降低颅内压等优点,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德忠;邓元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明确“界面征”的来源、形成基础及其临床意义,给予“界面征”一个合理的定义.方法:对“界面征”文献资料及人体医学影像学基础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在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器官、结构与疾病的影像表现中,“界面征”具有统一的理性概念与含义.结论:“界面征”来源于超声学“界面”一词的延伸,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存在的自然属性,是各种影像学的形成基础,是人体各种组织与器官(结构、轮廓、密度与功能等)的固有表现及各种疾病的异常表现;对其进行拓展性研究,对人体组织器官正常与否、急慢性炎症、良恶性肿瘤的影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宝忱;曲桂芝;蒋晶;王艳丽;李祎;毕永民;屈国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精密度、强大分析功能的血液分析仪不断进人医学临床检验进行常规全血细胞计数,正在不断满足临床医学对临床检验提出的“准确、快速”的要求.在血细胞的临床诊断中需重视血涂片的检查,同时制定有效可行的应对方案,以避免及减少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出现,减少病患的就诊时间与费用支出,从而为病患的及时诊断与治疗争取佳时机.
作者:雷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早期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 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早期肛裂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硝酸甘油片碾碎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混合外敷治疗,研究组中药熏洗联合硝酸甘油片碾碎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混合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一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39例患者均有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33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肛裂的治疗,临床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硝酸甘油片碾碎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混合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手术室管理规范》的颁布,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保养、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我院新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改变了原来的手术室和供应室各自为政的模式,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体化运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的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梁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综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将2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内科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法所采用的内科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安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社区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方式有否改善.结果:优质护理组无论是血糖水平,还是控盐,运动时间,运动规律等方面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优质护理,不但改善了血糖水平,对其生活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卢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病案管理直接影响医院的管理质量,与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总结我国病案管理的现状,展望病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病案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丁玉梅;王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80例患者(男56例,女24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80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通过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化止血饮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负压吸宫组、单纯药物流产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得到的新鲜蜕膜组织后,通过免疫组化对各组蜕膜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面积.结果:生化止血饮组能显著降低PR的阳性表达,与单纯药流组、负压吸宫组及益母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生化止血饮组的细胞凋亡面积显著增加,与单纯药流纽和单纯药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止血饮能增加蜕膜细胞凋亡面积,促进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
作者:郝松莉;马红丽;于燕;王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组抽取我院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1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康推广使用.
作者:吴明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50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及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结果:对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从足背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时,在足踝上部加扎止血带,患肢用50%硫酸镁湿热敷,配合自制翘足板抬高患肢,并进行下肢空气波压的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有利于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身体健康地恢复.
作者:拜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应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变化.方法:通过对2013年2-7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抗生素的应用知识,干预前后选择12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抗生素应用的认知行为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应用抗生素的认知行为较健康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在患者应用抗生素时起到良好作用,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应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减少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成泛滥之势,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一
作者:蒋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原体肺炎儿童患者,随机分成阿奇霉素组36例和红霉素组42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抗肺炎支原体治疗.结果:阿奇霉素组在平均退热天数、咳嗽消失天数、胸片阴影完全吸收天数(平均治愈天数)均较红霉素组缩短,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红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红霉素,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讨.
作者:刘芳;王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对策,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1例骨盆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痊愈出院,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评估病情,畅通气道吸氧,及时纠正休克,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练,是使病人早日康复的护理关键.
作者:胡遂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医疗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深入,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而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医疗工作性质却知之甚少,对医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医疗风险缺少思想准备,这种情况下社会媒体对医疗行业的部分报道又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多种原因使得医患关系趋于紧张,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医闹现象增多,医患纠纷骤增,已成为困扰医疗单位和医生的突出问题.作为妇幼保健机构,临床主要科室均为医疗风险较高发科室.因此,妇幼保健机构如何防范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与纠纷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作者:郑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产妇产前焦虑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出现产前焦虑的产妇51例,采用问卷调查、SAS、SDS等评分标准了解患者焦虑程度,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对性的给予临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结果:产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无生育、是否出现剖宫产指征、是否存在并发症.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分析引起产妇产前焦虑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有利于母婴双方身心健康,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蒋瑾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