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胡遂雁

关键词:骨盆骨折,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对策,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1例骨盆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痊愈出院,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评估病情,畅通气道吸氧,及时纠正休克,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练,是使病人早日康复的护理关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归纳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对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49例患者实施血栓抽吸、替罗非班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常规动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IMI(心肌梗死溶栓)Ⅱ级、Ⅲ级的血流改善率分别为38.77%、55.10%;LVEF(左室射血分数)为54 62±90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两者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患者,尤其能使急性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艾比不拉·麦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01月至2012年12月完成胸腰椎骨折手术151例患者麻醉处理的资料,以及手术麻醉时间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151例患者无1例术中死亡.手术时间120~380min,平均245min,麻醉时间150 ~ 390min,所有病人通气良好,术中BP、SPO2等无明显变化,无气管导管脱出,麻醉过程中无并发症.结论: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要注意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做好呼吸道及循环管理,可防止麻醉意外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黄富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妇产前焦虑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产妇产前焦虑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出现产前焦虑的产妇51例,采用问卷调查、SAS、SDS等评分标准了解患者焦虑程度,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对性的给予临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结果:产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无生育、是否出现剖宫产指征、是否存在并发症.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分析引起产妇产前焦虑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有利于母婴双方身心健康,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蒋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口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9例,女性46例;年龄56~90岁,平均72.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骨密度检查:T值-2.5~-4.8;通过VAS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估畸形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局部后凸Coo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析,手术后伤椎局部后凸Coo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疼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OVCF创伤小、风险小、疼痛缓解迅速,是一项安全、有效且并发症极低的手术.

    作者:赵学平;瞿晖;邹蕾;袁文强;刘鹏川;冯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弹性排班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

    探讨了弹性排班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正确并适度的弹性排班不仅,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更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廖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行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各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FBG、2hBG以及HbAlc的这标率(83.3%、80.0%、70 0%)和护理满意度[(903±1.4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机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卫生机构作为武警部队卫生工作的前沿哨所,起着重要的基本保障功能,但目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全面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本文从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保障、医疗保障制度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夏芹;谢长俊;刘华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用电热湿化器的性能与维护管理及应用

    对医用电热湿化嚣的性能与维护管理,探讨电热湿化器性能与维护管理,提出电热湿化器的使用与发展前景.

    作者:李佳群;韦汉鹏;范喻明;林育斌;郑增华;曹礼松;洪宋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肠灌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经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灌洗是临床常用的清洁肠道或肠道给药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IBS)等肠道疾病及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亦可用于肠梗阻的术前准备或非手术治疗,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1].我科自2008年1月起行结肠灌洗40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变腰椎结核一例报告

    1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3岁,因“反复腰腿疼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0d”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性质为间断性钝痛,咳嗽、打喷嚏时可加重,于站立、行走后加重明显,卧床休息可稍缓解,疼痛与天气变化无明显关系,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建议患者先行保守治疗,患者遂就诊于当地私人中医门诊,给予“小针刀+按摩”保守治疗,治疗后患者感效果欠佳,此后患者腰腿疼痛反复发作,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呈持续性钝痛,腰部活动不能.详问病史:患者近期乏力,纳差,盗汗,午后低热,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作者:陆琳松;王浩;孙治国;徐阔;袁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伴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住院高尿酸血症伴高血脂患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自2012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高尿酸者100例分两组做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36-68岁,并以尿酸、血脂正常的人群100例为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32-65岁.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中的TG(甘油三脂)、TC(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的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并且是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曹学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刍议医院药学中的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本文探讨了医院药学八个方面中的合理用药,包括药物评价、药物利用研究、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药学服务、循征医学、药事管理中的合理用药,并展望了合理用药的发展趋势.

    作者:钱震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我校新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胃的:通过对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大一新生体质的监测,了解他们的营养状况以及在营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保障大学生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并为其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标准的“北京华夏汇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健康体质测试专用仪器,对我校新生身高体重进行测试,并按照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Broca的改良式,评价学生现实营养状况;结果:营养良好的占总人数的51.9%,营养不良占总人数的40.0%,营养过剩的占总人数的8.1%;结论: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是大学生健康的保证,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芦翠红;王世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目的:探究背俞穴透刺夹脊穴对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140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80例),分别使用中药腰痛宁胶囊和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明显的临床疗效(P<0 05).结论:把背俞穴透刺夹脊应用于对腰椎骨质增生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鲜佩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观察区域麻醉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本院1002例实行区域麻醉病例,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蛄果:在1002例观察者中,有40例发生了不同症状的并发症,区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3.99%.结论:本次调查采用了较为科学严密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设计,其结果较能反映我国临床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现况.但是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特别是后果严重、致死致残的神经并发症发生更为少见,因此需要大量的病例基数才能够更科学的反应临床现状.

    作者:徐韩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1眼科护理特点1.1眼科患者特点眼科患者多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视力障碍或者视力低下者,用眼卫生导致感染或并发症者,部分老年人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并因此而导致生活自理困难和精神负担.重病患者由于失去视力,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帮助.这就要求眼科医护人员本着“三心”原则,对待病人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引导护生多看、多问、多想;同时由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因此特别要注意做好风险评估,防止病房内黑暗、潮湿导致病人跌倒、碰伤、坠床等意外的发生.

    作者:巢文萍;邵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中国药典》2010版中甘油(供注射用)杂质检查方法的商榷

    甘油在医学方面常用于制取各种制剂、溶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二甘油和乙二醇均为低毒物质,禁止用于化妆品,药品,食品,避免与皮肤长期接触,故甘油的杂质检查主要针对二甘油和乙二醇限度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采用GC法测定甘油的杂质检查.笔者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发现,按标准检测,各个待测定峰均未检出,故笔者对方法加以适当改进(以下简称方法Ⅱ),结果色谱峰均正常出现,且系统适应性均符合要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琰;郑州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实施优质外科护理的危机管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优质外科护理服务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外科护理模式,加强临床外科护理工作,提高外科护理的总体质量,保障医疗卫生安全.人们的个人权益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的提高,这直接促使我国医疗体系之中的医患关系紧张,时常有安全事件发生,特别是在外科护理中出现安全事件的频率更高.针对我院外科护理危机管理的措施以及各方面重要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为我国外科护理危机解决措施提出个人的体会.

    作者:朱爱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近视散瞳验光的对比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青少年学业负担的加重,青少年近视的发病年龄逐渐减小,而青少年的调节力很强,在自然状态下,调节常常使检查结果的近视度数偏高,为了检查出真实的屈光不正,应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的影响(1).以往多主张用阿托品散瞳验光以明确诊断(2).但由于阿托品散瞳作用维持时间长,且副作用较多,致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不易接受,复方托吡卡胺是一种短效睫状肌麻痹药物,为探讨其对青少年近视散瞳验光作用,笔者于2013年起对青少年近视用美多丽与阿托品散瞳验光60例(120眼)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李庆卫;袁静;吴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物理疗法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识别及其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轻症,30例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重症患儿组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对比两亚组在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儿入院前发热天数、总发热天数明显增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沉明显增快,IgM和IgE水平明显增高,而IgG和IgA水平无明显差异.3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急性期有25例表现肺实变,3例表现肺实变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2例表现肺部病变进展迅速.重症患儿治疗除常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外,治疗组加用糖皮质激素和适当的物理疗法,如微波热疗和机械排痰,疗效显著.结论:对于病情重、进展快、肺实变、中-大量胸腔积液、炎性指标明显升高、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支原体肺炎应尽早考虑到重症支原体肺炎.一旦确诊,除抗生素外,应积极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适当的物理疗法.

    作者:马晓媚;张立明;范军丽;门光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