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不拉·麦麦提
本篇主要介绍甲状腺术中的运用、方法和体会
作者:邓明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边远山区围产营养管理应用对妊娠结局影响效果,方法:对医院产科门诊早孕建册520例孕妇实施营养管理,通过预约孕妇学校进行孕期群体营养宣教,营养门诊对不同孕期孕妇个体化营养评估,膳食营养指导,制定营养处方,随访妊娠结局,同期选择相同例数为对照组,结果:孕期营养管理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发生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也明显减少.孕期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孕妇血液中微量元素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剖宫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孕妇围产期营养管理,能极大改变妊娠结局,有效提高产科质量,母婴安全指数增高.
作者:于映杰;梁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治疗前庭大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几年来门诊就诊的前庭大腺炎患者40例,采用中药坐浴及抗菌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40例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疗效较好.
作者:程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使被服务者体会到人性的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调试,为其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为了母婴健康,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不断有新生物拓展.
作者:陈丽;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总结1例手助腹腔镜肝脾联合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得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切口、引流管护理,对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及预防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结论.
作者:夏文慧;吴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方法:把我院1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护理干预,一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期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疼痛主要集中在1-2级疼痛,而一般护理组主要集中在3-4级,两组疼痛比较显示1级、2级疼痛的比例护理干预组高于一般护理组,3级、4级疼痛比较:一般护理组高于护理干预组,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了患者由于心理紧张等原因所引起的疼痛不适感觉,从而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使手术的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作者:叶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二维彩超难以定性的69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对69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对肝实质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终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为65例,肝血管瘤2例,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而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原发性肝癌49例,肝血管瘤,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为明确诊断;超声造影检测出原发性肝癌63例,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节增生均明确诊断,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未明确诊断但诊断偏向良性病变.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相符合例数为49例,准确率49/69(71.01%),超声造影与病理相符合的例数为63例,准确率为63/69 (91.30%),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 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故可作为鉴别诊断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九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化疗的全过程,可以减轻化疗反应的症状,降低患者不适程度.本文罗列我科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荣;程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工作倦怠也称职业倦怠或工作疲溃,是个体的心理体验,是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倾向,成就感低下综合征.工作倦怠会导致护士发生各种身心疾病,护士应对多种应急源,职业的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性,使其在工作中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有研究表明: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不仅是一种职业性的危险,而且对患者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应给于高度重视.[1]
作者:梁锦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对葡萄籽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通过选取合适的提取试剂、提取试剂浓度、提取时间作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50℃,浸为提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籽多酚的提取量可达2.003mg/ml.
作者:王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确定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研究的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超过10天的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可能的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对筛查的阳性结果采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042例,其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182(8.9%)例.研究确定了3个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免疫抑制剂(相对危险度3.26; 95%置信区间,2.98-3.60; p<0.01)、联合应用抗生素超过14天(相对危险度2.63; 95%置信区间,2.11-3.05; p<0.01)和恶性肿瘤(相对危险度1.98; 95%置信区间,1.62-2.43; 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是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抗生素超过14天、恶性肿瘤,对于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更积极的实施抗生素抢先治疗.
作者:李福涛;王助衡;李玉伟;王瑾;张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某患儿,男,6个月,因腹胀5月余就诊.该患儿出生时胎便正常排出,就诊前5个月出现腹胀,呃逆,偶伴有腹泻.无呕吐.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并住院给予灌肠等对症治疗.经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详细诊治,遂于上级医院就医.于门诊行腹部B超检查示:降结肠远段狭窄,其近端结肠扩张,并伴有双肾多发结石.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收入院治疗.
作者: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眼睛是人体全身唯一外露的器官,季节天气的变化,外部环境的改变可影响眼的生理功能,导致患某些眼病.因此,了解不同季节变化对眼睛的危害,做好防治和护理,对保护视觉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对常见季节性眼疾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春季常见眼疾与护理春季角结膜炎,又称春季卡它性结膜炎.通常见于春季春暖花开时节,患者对花粉过敏出现眼部奇痒、红肿、异物感等.
作者:王霄珏;邵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2009-2011年本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的分析,探讨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方法:对2009-2011年本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简单分析,结合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实际以及工作体会,提出相关的建议.结果:目前基层的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偏低,职业健康检查不规范,质量控制工作未落实到位.结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机构要充分认识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职业健康检查的顺利开展.
作者:杨玲;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例新生儿,半年后随访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作者:刘朝桂;李金凤;贾存丽;王萍萍;刘丽华;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宣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中26例(实验组)采取档案管理+集中宣教+电话/上门随访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体质量及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科学地开展社区宣教有利于患者体质量与血糖的有效控制.
作者:白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另一组对照组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中,4、5、6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和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两者疗效相似,临床中可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辛东;王吉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肠套叠为儿科常见病,以呕吐、腹痛、便血、腹部包块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因认识不是而延误诊治,危及小儿生命.现将我院三年来收治的21例肠套叠患儿作回归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21例患儿男11例,女10例,年龄<1岁16例,>1岁5例.小5个月,大6岁.
作者:黄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如让患者多饮水、通风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比如给患者进行合理给氧和雾化吸入等.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胸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和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职业病对于健康危害已经逐渐被人们熟知,因此控制各种职业病的发生,保护人类健康非常关键.职业病通常是指自身职业存在危害因素引起的各种特定的疾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有毒物质、粉尘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有职业病的患者,通常会存在多种心理障碍,从而对治疗与康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针对性的做好职业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关键.本文主要从职业病患者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职业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此帮助患者建立起利于康复与质量的佳心理状态.
作者:杨桂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