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ethotrexate treatment in Ectopic pregnancy

Dinda Fath Faathiren;Zhang Hong

关键词:ectopic pregnancy, methotrexate, B-hcg level
摘要: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本文以我院2008年至2010年两年时间内接诊的40例重症并发高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重症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病率、致死率、临床特征以及术后感染情况.通过研究指出,高钠血症是重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致死率极高.因此,有必要时重症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诊疗方法进行分析,应尽量避免高钠血症诱发因素的出现,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纠正、控制高钠血症.

    作者:孙双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

    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偏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青少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是严重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经济负担.本研究从中医内科的角度,结合偏头痛的治疗情况,对偏头痛的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为广大医疗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进而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偏头痛患者的病症.

    作者:杨漫球;孙桂明;迟晓玲;王维娜;周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三阴乳腺癌(TNBC)因浸润性较强是乳腺癌中预后不佳的一种亚型,英治疗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尚无明确的标准.术前新辅助化疗在三阴型乳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三阴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任洪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哨苯吡啶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对哨苯吡啶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将5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抗生素、扩张支气管、祛痰利尿及小剂量强心剂、吸氧等综合治疗,加服硝苯吡啶.对照组用综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硝苯吡啶口服对肺心病心衰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徐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与心理的关系

    围绝经期(更年期)是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渡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度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围绝经期(更年期)的早变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然后才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退化.此时期卵巢渐趋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而促性腺激素增多,FSH/LH仍小于1.绝经后,卵巢几乎已不能分泌雌激素,但仍分泌雄激素;促性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由于FSH升高较LH显著,故FSH/LH>1.至老年期,雌激素稳定于低水平,促性腺激素也略下降.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对9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时进行,内容包括文化程度、生育史、经济状况、术后疼痛、担心手术及麻醉意外、担心术后容易衰老、配偶支持、担心影响性生活、影响女性第二性征、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等方面.评估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和术后的心理问题.结果:病人对切除子宫认识上的偏差,60%的患者出现恐惧和紧张;90%的患者存在担忧,65%患者存在焦虑;75%患者认为子宫缺如会影响性生活,提前衰老.结论: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病人对切除子宫认识上的偏差,而且能够让子宫切除术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真正的人生观.

    作者:程新梅;程汝梅;杲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2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之后,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占住院人数的33.6%.其中男女比例为3∶2,患者患病高峰期为22-39岁.在患病原因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占首位,占58.18%.受伤的类型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等.结论:男性青壮年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其中交通事故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作者:任涛涛;周淑君;李爱群;王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14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全部选择椎管内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3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腰麻血压下降大于30%者9例,腰硬联合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2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8例.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皮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失血量比较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术中、术后失血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骨三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65例,选取EvansⅠ型、Ⅱ型、Ⅲ型、Ⅳ型骨折,分为2组,髓内固定组35例,采用PFN或PFNA固定,髓外固定组30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或DHS固定.分析两组固定方法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术中、术后失血量.结果:髓内固定方法:PFN和PFNA组总失血量为344~1225ml,平均总失血量为704.3ml,显性失血量为100~600ml,平均显性失血量为225.0ml,隐性失血量为230~1025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513.8ml.髓外固定方法: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DHS组总失血量为317~2962ml,平均总失血量为1232.4ml,显性失血量为200~1100ml,平均显性失血量为614.3ml,隐性失血量为160~1962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811.5ml.两组患者在国手术期总失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4,P=0.046,P<0.05);在隐性失血量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A05,P=0.175,P>0.05);在显性失血量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456,P=0.002,P<0.01).结论:髓内固定在术中失血量和总失血量方面比髓外固定明显减少,但在隐性失血方面无明显差别,为临床医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参考.

    作者:邬波;闫江涛;赵松海;张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810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对以色列飞顿公司SOPRANO冰点无痛脱毛机对60例脱毛患者的临床治疗,即选用波长810nm,能量密度7-10J/cm2,频率10Hz,平均功率100 W;HR传统脱毛模式:波长810nm,能量范围1~120J,一般选择为25 ~ 45J/cm2.临床观察:50例治愈,10例显效,无痛,安全,易接收.

    作者:任爱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护理思南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我单位施行腹腔镜绝育手术的2650例健康已婚育龄妇女作为对象,于术前心理,术中和术后进行积极的护理.结果:大多数对该手术的恐惧、担心等心理均有所改善,焦虑程度降低.术中顺利无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伤口愈合好无感染.术后随访中未发现肠粘连、盆腔粘连、输卵管妊娠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受术者对手术焦虑、恐惧等的不良情绪.术后积极护理对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余长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新护士整体化岗前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新护士整体化岗前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的.方法:将2010-2011年入院的新护士34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方法;将2012年入院的36名新护士设为观察者,采用整体化岗前培训方法,包括拓宽培训内容,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选拔科室总带教负总责,首轮科室延长岗前培训时间,双向带教等方法.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科室综合考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护士采用整体化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环境,增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快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促使病人增进和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的相关健康知识.方法:对1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效果.结果:病人对健康知识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自我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确实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化护士的整体形象.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会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社会工作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将其“六位一体”功能落到实处.然而现实中的推进遭遇到认知认同困境,缺少政府扶持和理论助推.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推动社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甄红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61例婴幼儿佝偻病防治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婴幼儿佝偻病的防治措施,有效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佝偻病调查.结果:661例婴幼儿中佝偻病患病人数230例,患病率为34.8%.结论:补充钙及维生素D是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主要方法,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痛的有效措施.

    作者:石克强;李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互动式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互动式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从2012级护理专业抽两个班共135名学生,其中一个班67人,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对照组),另一个班68人,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实验组),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将互动式教学运用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护理人才.

    作者:马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方法:把我院1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护理干预,一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期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疼痛主要集中在1-2级疼痛,而一般护理组主要集中在3-4级,两组疼痛比较显示1级、2级疼痛的比例护理干预组高于一般护理组,3级、4级疼痛比较:一般护理组高于护理干预组,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了患者由于心理紧张等原因所引起的疼痛不适感觉,从而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使手术的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作者:叶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培训模式在新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培训模式在新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度的72名新招聘护士给予实施传统培训方法,设为对照组;2012年度的67名新招聘护士给予实施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设为观察组.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新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新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新护士技术操作水平,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教学相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金英;陈毅文;许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Ⅱ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的初步探讨

    本文对我院2010~2013年住院的Ⅱ型糖尿病(NIDDM)首发高血压(HP)患者50 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24小时的血压变化及昼夜节律并探讨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NIDDM伴首发HP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4岁,平均58.7±8.1岁,糖尿病史2~10年,平均4.7±1.9年.1.2 诊断依据

    作者:苗磊;刘培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16例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分析

    目的:对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该类型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感染性疾病,92.6%,是主要病因;非传染性疾病16例,7.4%.经治疗后存活70例,32.1%,29例进行内、外科治疗,41例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明显改善.136例死亡,36例患有其他疾病.结论:律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准确而迅速的诊疗此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敬文;徐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