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芳
近年来国内应用枸杞子治疗紫瘫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多类肾小球肾炎取得一定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研究.应用枸杞子治疗小儿肾炎和肾病与成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本文对单用枸杞子治疗小儿肾炎及肾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分析,并探讨了用药的适应症及方法.
作者:穆永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患者采用奥札格雷钠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8例老年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治疗;试验组:采用奥札格雷钠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79.5%(31/39)(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患者采用奥札格雷钠治疗,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曼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笔者以所在旗县卫生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为依据,探讨室内质量控制与室外质量控制方法、内容与目的.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伤指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29例手指末节外伤软组织缺损,应用沿手指近、中节背侧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行走方向,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切取皮瓣时蒂部带一矩形皮瓣,以减轻转位后皮瓣蒂部的张力.皮瓣顺行转移时不需缝合神经,逆行转移时与受区神经缝合.皮瓣切取范围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切取面在腱周浅层皮瓣转移轴线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结果:本组29例手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采用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超;马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进行对照研究,为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提供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对20例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其中10例采用月骨摘除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为Ⅰ组,10例采用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为Ⅱ组,比较手术操作难度,术后临床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结论:肌腱团填塞术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后对腕部功能、临床症状改善均有一定效果,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手术简单易于操作,术后患腕症状与功能改善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法仍需多方面研究证实其是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勇;梁炳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 AST)对诊治的作用.方法:分肝硬化、急性肝炎、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4组,各选取120例,测定AST和m-AST值与正常组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各观察组的AST和m-AST的测定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有助于对肝细胞和心肌细胞破坏的评估,又可作为肝脏、心脏等器官疾病预后计价的重要指标.
作者: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助产士门诊主要由资深助产士为准爸爸准妈妈们“一对一”进行个性化辅导,缓解孕产妇因害怕疼痛产生的恐慌情绪,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进而降低剖宫产率.我院自一年前开展助产士门诊以来,向孕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增强了孕产妇的保健知识,增进医患关系,降低了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芸;王菊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促进合理应用.方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麻醉药品的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品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其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DDDs居首位,而磷酸可待因片呈下降趋势.结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已成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的主要品种,麻醉药品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姜珂;林芳;覃媛;邱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确诊脑血管的病人40例.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10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燕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早期体温正常或稍高,炎症加重可出现口渴、出汗、脉搏加快、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急性阑尾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阑尾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司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因素,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医院护理纠纷等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实施应对措施,加强针对性重点监控,预防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有效的医院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医院护理纠纷显著减少,提高护理的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也逐渐增加.结论:采取有安全效的护理安全措施可以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讨论了中药复方计量分析的三个要素,即1)复方中各单味中药的剂量、2)复方中各单味中药剂量所占比例、3)复方中所含单味中药个数.对于任何中药复方这三个因素不可缺少,中药复方的功效随着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作者: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职业都容易产生职业病,特别是一部分职业(如护士、医生、保安、列车员等)由于常年上夜班,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抵抗力的低下,同样易患各种疾病.作为一名护士,我对此深有感触,为了保证医护人夜间护理工作的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夜班护士的健康水平,我对我们心内科夜班护士的健康问题提出一些预防对策.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2年9月某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共500例,其中发生颅内感染75例,收集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年龄、开放性伤口、术前GCS指数、手术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多次手术、其中脑脊液漏、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众多,与患者伤情直接相关,伤口开放者并发几率相对较高,而脑脊液漏、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起到减少暴露操作、降低手术时间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现状,提高职业防护水平.方法:2009年对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87人,参考WHO提供的调查表设计的问卷和访谈形3%行了调查结果:医生、护士、技工等医务人员在常规操作中戴手套、口罩、帽子、穿防护衣、戴防护镜的人数普遍偏低,达到Ⅰ级防护的医务人员34人,占总数的39%:Ⅱ级防护的医务人员21人,占总数的24%;Ⅲ级肪护的医务人员32人占总数的36.8%;结论:我市口腔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淡薄,需进一步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严红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病因错综复杂,迁延难愈.我论治眩晕,主张先分清内外病因,如外感六淫侵袭,侵犯头窍,致使头脑失其清灵,其势较急,并兼有怕风、恶寒、恶心流涕等表征.内伤眩晕皆由于湿化痰浊,肝郁火盛,扰动肝风,或是阴虚阳亢,水不涵木,阳虚气弱,水饮内聚所致辞虚风内起,上扰清空,头窍失灵而发病.眩晕一症,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患者头昏眼花,甚则天旋地转,如坐船车,都显示一个“风动”故有“无风不作眩”之说.我治眩晕,立方用药,力求精专、全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用药经验,创造了治疗眩晕的一系列方剂,临床应用自如,得心应手,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影响进行观察.方法:选择作者所在社区的48例耱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性.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有44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好转,得到有有效的控制,且用药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运动锻炼等方面都更加的健康、科学.另4例患者的血糖情况控制并非十分良好,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护理干预的配合程度不够所造成的.结论:对社区耱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他们的病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对于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金群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全面认识早期新生儿危重呼吸病早期新生儿危重呼吸病是新生儿医学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早期新生儿抢救存活,降低病死率、伤残率的关键.对早期新生儿危重呼吸病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的认识.也还包括对其种类、发病概率与分娩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作者:王晓高;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影响动静脉内瘘功能的相关因素,为延长内瘘寿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情况.结果: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发生率为30.95%,女性、高龄、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发生高于其他组别,而头静脉直径大于2.5mm、桡动脉直径大于2mm、规律的锻炼、绳梯穿刺法、内瘘使用寿命短、较低的血红蛋白组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发生率低(p<0.05).功能不良发生于透析期间非手术再速率高于透析间期.结论:女性、高龄、糖尿病是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高危因素,而术前充分评估血管条件、恰当的功能锻炼、正确的穿刺和压迫方式、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大可能避免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发生,及时的处理能减少内瘘功能不良的再手术.
作者:邓剑波;沈莉;史菀萍;吴桂明;张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静脉输注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总结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措施,探讨CIK治疗护理中注意事项.方法:抽取34例患者采静脉血后分离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CIK细胞,培养成功后回输给患者.实施治疗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回输时、回输后炎性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有效措施.结果:34例肿瘤患者接受CIK细胞治疗后,其免疫功能明显增强,食欲、睡眠、疲乏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仅1例患者输注完后出现了发热反应,经相应处理后病情得到好转,数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经有效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顾虑已好转出院)结论: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采集的是患者自己身上的免疫细胞,不仅无明显毒副作用,还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实施方便、是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