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管理

邵馨

关键词:手术患者, 低体温, 围手术期护理, 有效预防, 术前禁食, 输血输液, 腹腔灌洗, 肠道准备, 麻醉药, 并发症, 体腔, 临床, 静脉, 灌肠, 膀胱
摘要: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一般将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由于术前禁食、灌肠等肠道准备,术中麻醉药的作用,再加上体腔暴露、静脉快速输血输液、膀胱和腹腔灌洗等原因,约5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肌腱离断伤早期处理(附十二例报告)

    肌、跟腱离断伤在四肢外伤中较为多见,在基层由于受一定条件限制,不能较正规系统的治疗,致使部分肌、跟腱离断伤愈合后,也影响指、趾或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严重者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笔者曾处理过数例肌、跟腱离断伤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供基层同道共探讨.

    作者:吴新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患者病例,对其进行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办法.结果:本组5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3例患者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应该及时,早期做到基本生命支持,彻底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研究主要针对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住院AMI患者,临床研究中分别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研究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后对照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对照组为81.82%(27/33例),研究组96.97%(32/33).研究组血管复通(72.73%)、心血管事件(6.06%)及L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39.39%,24.24%).两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采取联合用药治疗AMI,能够显著提升了患者心血管的再通率,降低了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细胞免疫力低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前言:“提高中国儿童的细胞免疫力已经刻不容缓!”,中国优生协会的一项新调查研究发现,年轻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细胞免疫力的重视普遍不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细胞免疫力低下对于儿童成长影响的重要性.儿童由于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患上流感、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腹泻等疾病.而如果反复使用药物和抗生素,又会使肠胃道有益菌群遭到破坏,进一步影响儿童免疫力形成,造成恶性循环,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专家呼吁,年轻父母应该对细胞免疫力低下对儿童的影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作者:胡惠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的:通过对2009-2011年本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的分析,探讨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方法:对2009-2011年本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简单分析,结合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实际以及工作体会,提出相关的建议.结果:目前基层的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偏低,职业健康检查不规范,质量控制工作未落实到位.结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机构要充分认识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职业健康检查的顺利开展.

    作者:杨玲;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脊髓损伤(SCI)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防SCI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佳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SCI患者总结护理问题,查找循证支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实验组只有15例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SCI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

    作者:刘鸿雁;孙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的问题与探讨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手术室管理规范》的颁布,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保养、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我院新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改变了原来的手术室和供应室各自为政的模式,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体化运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的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梁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方法及疗效.方法:14例(20髋)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平均随访6年,所有病人术前术后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行临床效果评定,优12髋,良1髋,中1髋,优良率94.1%.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假体无脱位、松动;髋关节屈曲畸形矫正,20个髋关节总活动度(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6个方向活动总和)由术前平均11°增加为术后平均145°;后髋痛消失,膝痛、腰骶痛明显改善,步态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Ha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3 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8 1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可明显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强;李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社区儿童保健的服务质量,促进健康保健指导的交流模式形成.本文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现状和工作进行探讨,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热肺结核病人15例临床分析

    发热是肺结核病的本身症状,肺结核病引起的发热的体温和热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主要与肺结恢病的病情和病理形态、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关.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一般可只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8.5℃主要在午后、傍晚或劳累后出现.病情重的患者特别是疾病进展期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中、高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上有时可40℃以上.但高热表现病人并不多见,我所在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有高热表现的结核病人1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荣天畅;历素萍;于广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实习护士发生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减少实习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带教策略.方法:将20批(每批5名,共100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实验组采用加强带教法,均在实习的第4周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习护士发生缺陷的种类和发生缺陷的原因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对2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实组组通过加强带教,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 05).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带教,可以减少实习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缺陷的发生.

    作者:刘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足0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一波长(890nm)近红外线光能照射治疗糖尿病足0级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足红外线光能照射,疗程15天,判定疗效.结论: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足0级疗效显著.

    作者:郇冰冰;王莎莎;蔡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LC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0例疗效分析

    讨论:LC术式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度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就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治疗的病例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半年.结果: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1例末后胆漏,2例胆囊窝积液,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天.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症,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应做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护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各地采供血机构创新招募策略,转变献血模式,以方便为主旨的采血车等流动采血点越来越受市民的欢迎,由此导致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机率随之增大,为确保外采人员的职业安全,加强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大限度降低职业风险因素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防护对策.

    作者:吴建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脉造影结果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

    目的:分析微量尿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连续179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配比值(UACR)分为微量尿蛋白30-300ug/mg,n=43)和对照组(UACR.<30ug/mg,n=136).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差异,同时分析微量尿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量蛋自尿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见,且其造影阳性率(46.51%比30.15%,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病率(30.23%比8.82%,P<0.01)显著增高.结论:微量蛋白尿患者易发生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赵洪涛;李颖;李雅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妇产前焦虑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产妇产前焦虑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出现产前焦虑的产妇51例,采用问卷调查、SAS、SDS等评分标准了解患者焦虑程度,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对性的给予临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结果:产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无生育、是否出现剖宫产指征、是否存在并发症.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分析引起产妇产前焦虑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有利于母婴双方身心健康,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蒋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方面,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前,两组的评分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以后,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对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护理的质量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凌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探讨

    目的:针对临床脊髓型颈椎病的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之间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35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都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为1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基本生活能够自理.按照JOA评定标准对神经功能改善进行评定,21例患者为优,10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为可,1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88.6%,椎间植骨全部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安全,效果稳定,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雷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癌痛示范病房的规范化疼痛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癌痛示范病房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未实施癌痛示范病房时收治的中晚期癌症46例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实施癌痛示范病房后收治的中晚期癌症患者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疼痛护理.经过2周的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结果.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NRS评分结果为(1.71±0.81)分,对照组的NRS评分结果为(3.63±0.82)分,观察组干预后的NRS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癌痛示范病房的规范化疼痛护理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目的:对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院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2%,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对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