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朱春艳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患者病例,对其进行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办法.结果:本组5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3例患者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应该及时,早期做到基本生命支持,彻底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病患者臧药行为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及时准确发现精神病患者臧药的原因,针对其原因进行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具体分析影响患者服药的不良心理,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细致而周密的护理干预,使精神病患者配合护士完成药物治疗.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精神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改掉减药、拒药行为,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使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汤晓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学课堂作业布置与指导探究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目前,妇产科学教学面临诸多问题.由于医疗行业风险的提高,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导致实践教学中患者不愿配合,影响了该门学科教学效果,另外,临床教学资源欠缺,医学生自学能力及沟通能力差,都可以影响妇产科学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将课堂作业引入妇产科学教学中,可有效的弥补上述不足,加深学生对该学科内容的吸收与深化,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教学效果,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必要途径.本文从课堂作业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的必要性及如何设计课堂作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作者:孙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婴儿特殊类型的肺部感染.2岁以下小儿易患此病,6个月内发者病情严重,常引起小气道阻塞,严重者可致心衰,呼衰等并发症.笔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并与用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彦萍;杜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疗复杂性肛瘘180例体会

    自200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收治复杂性肛瘘18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125例,女性55例,年龄16~68岁,其中以25~48岁多,占81.4%.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均按1975年全国肛肠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即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外口和管道在二个或二个以上,内口在肛窦部者为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二个以上管道或有支管管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为高位复杂性肛瘘.本组低位复杂性肛瘘108例,占60%,高位复杂性肛瘘69例,占38%,105例原有脓肿切排史,60例曾有瘘管手术史,病史长者为22年.

    作者:崔天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人工皮)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防止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探讨防治早产儿皮肤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需进行早产儿PICC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儿在PICC置管时使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覆盖于PICC圆盘下后用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患儿只用透明敷贴固定.结果:观察组31例患儿PICC置管拔除后无一例造成患儿局部皮肤损伤.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其中8例患儿圆盘下局部皮肤发红,2例局部轻度压疮.结论:应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覆盖PICC置管圆盘后进行PICC置管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局部皮肤损伤,为防止PICC置管的局部皮肤压疮开辟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时富枝;赵磊;卢瑞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时软化宫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时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阴道口放置米索前列醇.结果:治疗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的妊娠率为70.0%,对照组妊娠率为30.0%,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中的应用能有效软化宫颈,从而改善预后,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普外科中,腹部开放性外伤的治疗方法及其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确定性急症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中,53例成功治愈,1例患者因大严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治愈率88.3%.6例患者术后切口受到感染,2例患者术后腹腔受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3.2%.6例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的患者均良好治愈,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情况,切口感染治愈率为100%.结论:对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患者腹部脏器的损伤情况,对于患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腹腔镜在腹部开放性手术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佟强;张维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7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途径,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慢性之气管炎患者作为护理对象,视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有效护理途径,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72例患者中除了5例因体质弱需继续住院治疗之外,其余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及咳嗽等身体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从而证实护理对老年支气管炎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结论:根据老年支气管炎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途径能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病情复发,为患者及早康复出院提供保障.

    作者: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鼻炎200例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PAR)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给予200例PAR患者每日口服西替利嗪10mg,连续4周,禁用其他抗过敏药或滴鼻剂.结果:随访1年,显效109例(54.5%),有效59例((29 5%),无效32例(16.0%),总有效率840%;治疗后半年复发者48例(28.6%),1年复发者65例(38.7%),但所有复发病例中症状均较治疗前轻,仍属显效或有效,再次用药1-2周即可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西替利嗪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建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进行诊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术后满意度以及麻醉舒适度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同时能够有效的预防术中出现低体温现象.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舒适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预防低体温出现,进而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倪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2%(45/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36/4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从安全性来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而言有着显著的优势,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输液反应的预防

    在我国,静脉给药是临床普遍的治疗方法,也是抢救治疗病人中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而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它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不但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还给病人添加了经济负担.诱发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现就导致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做以下探讨.

    作者:罗淑英;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成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危机的情况,心肺复苏也是临床上困难的问题之一,其效果直接决定着病人的生死存亡.现对心跳骤停32例进行分析,以找出复苏成败的原因,提示相应的抢救护理对策,提高复苏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一般情况:32例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小6岁,大79岁;16岁以下4例,16~60岁20例,60岁以上8例.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对策

    随着微创医学的迅速发展,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己广泛应用,对于身处高新科技密集运用的导管室护士来说工作繁重、急诊患者多、节奏紧张、生活缺乏规律性,易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并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同时还要接触X射线、化学消毒剂、抗肿瘤药物、设备噪音等多种有害因子,导致介入导管室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作者:何水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探析

    目的:探究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待的225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术中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本次研究22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术中表现得安静无痛,其中手术时间为35~205分钟,平均为84 6±4 3分钟;术中所有患者皆给予咪唑安定镇静,其中71例配伍芬大尼0 05毫克,93例配伍芬太尼0.1毫克;所有患者的麻醉平面皆控制在T6以下,循环波动范围不大,经过处理后都可以控制在有效范围中,出现32例因辅助用药出现轻度的呼吸抑制,他们的血氧饱和度则降到85%以内,但经过了辅助给氧呼吸后,皆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结论: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时,若能合理控制好麻醉方式及效果,那么能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飞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2013年度19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9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1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81例(占42.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有171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多,有64例(占33.5%);其次是中药制剂,有56例(占29.3%).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有62例(占32.5%);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作者:杨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予以抗生素糊剂填充治疗,而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糊剂填充治疗.比较治疗后疗效差异,并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长期疾病转归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术后半年、术后1年成功率分别为98.3%、95.0%和93.37%,而对照组治疗后、术后半年、术后1年成功率分别96.7%%、85.0%和78.3%.两组患者间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抗生素糊剂填充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逐步下降,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切,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淑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疗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所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给予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为:治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治疗方法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RI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的评估

    目的:研究MRI对于新生儿患者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预后评估.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100例,对所有新生患儿进行MRI检查,检查过程中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对图像中的T1WI、DWI以及T2WI进行分析.结果:对所选取的患儿进行诊断之后,T1WI有20例,占据总数的20%,在T1WI上双侧苍白球信号对称性增高,其中23例出现脑实质出血,占据比例为23%,24例患儿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据比例为24%,另外有5例患儿存在缺氧性脑损伤.所有患儿的苍白球在DWI下来见异常,TSB在343umol/L~428.1umol/L正常例数为36例偏高例数为5例,428.1umol/L~513.2umol/L正常例数为28例偏高例数为8例,高于513.2umol/L有正常例数为16例偏高例数为7例.结论:对于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MRI检查,由于不能明确产生黄疸的原因,所以对T1WI高信号进行检查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评估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宋扬;王宏伟;蒋春丽;陶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血糖控制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住院并连续跟踪半年治疗的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控制正常组及控制不良组,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控制正常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控制不良组(P<0.01);控制正常组的肺结核预后率及结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正常并及时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的疗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及预后能起到关键的决定因素.

    作者:符立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