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粘膜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的激活

王群英;陈村龙;王继德;马强;赖卓胜;张亚历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因子, NF-κB,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并检测其肠粘膜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和NF-κB的激活.方法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口饲法制备小鼠UC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UC小鼠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测定;应用免疫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急性期和慢性期UC小鼠肠粘膜细胞NF-κB的激活.结果模型组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9),NF-κB的核内结合活性也显著增强。结论UC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致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升高,可以加剧炎症,致上皮细胞凋亡.该过程可能受NF-κB激活的调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预防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目的评价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霉酚酸酯(MMF)和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方法13与11例白血病患者分别接受URD-HSCT和相关供体(RD)-HSCT.移植预处理方案:19例应用全身放疗+环磷酰胺方案、5例应用改良BuCY(羟基脲、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无关移植病人供体与受体之间HLA-A、B、DR基因位点完全相合11例,1个基因位点不合2例.所有相关移植病人供体与受体之间血清学位点均为全相合;预防GVHD方案:所有病人均接受CsA+MTX方案,行URD-HSCT病人在CsA+MTX方案基础上加用MMF和ATG.结果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中预处理相关毒性(RRT)发生率和程度在无关与相关移植中二者无差异(P>0.05);急性GVHD(aGVHD)在无关与相关移植病人分别为46.2%和55.6%,在可统计的慢性GVHD(cGVHD)病人中,无关移植是4/7例,相关移植6/9例;无关与相关移植病人中分别有1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1年估计无病生存率在无关与相关移植分别为87.5%和90.9%;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抗原阳性率在无关与相关移植无差异(P>0.05).结论CsA+MTX+MMF+ATG四联方案预防URD-HSCT中GVHD能降低aGVHD的发生及其程度,不增加移植后相关死亡率和CMV感染率.

    作者:刘启发;孙竞;张钰;徐丹;刘晓力;徐兵;孟凡义;周淑芸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原位杂交检测尸检组织中SARS-CoV RNA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道、皮肤、脑、肝、肾、血管、四肢横纹肌组织、骨髓、心脏、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组织的SARS-CoV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尸检组织多部位(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肺内单核/巨噬细胞、脾脏和淋巴结的单核/巨噬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食道鳞状上皮、胃肠道上皮细胞及胃粘膜壁细胞、皮肤汗腺细胞、大脑神经元细胞、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SARS-CoVRNA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SARS-CoV在机体的分布情况与冠状病毒受体CD13分布相似;皮肤汗腺、消化道上皮及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对确定SARS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庆玲;丁彦青;候金林;贺莉;黄仲曦;王慧君;蔡俊杰;张进华;张文丽;耿舰;李欣;康伟;杨磊;申洪;李祖国;韩惠霞;陆药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应用PCR快速制备细小病毒B19诊断芯片探针

    目的制备细小病毒诊断芯片探针.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0针对细小病毒B19基因保守区域设计PCR引物,将PCR产物克隆pMD-18 T载体.结果序列分析显示,PCR产物均为细小病毒B19特异保守基因.结论利用PCR扩增产物制备诊断芯片探针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梁;马文丽;王洪敏;马晓冬;孙朝晖;郑文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急性溶血及急性肝衰竭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因乏力、纳差、尿黄2周于2003年6月18日入本院.入院前1周患呼吸道感染,其一姐10岁时死于肝豆状核变性.

    作者:徐成润;杨铮;饶日春;郑瑞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pcDNA3.1+-HIF-1α载体的构建和初步表达鉴定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F-1α的cDNA,克隆入T载体,测序证实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重组子.将构建好的pcDNA3.1+-HIF-1α用脂质体法转入HEK293细胞,RT-PCR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扩增出HIF-1α cDNA全长,测序结果与Genbank记载完全一致,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株HEK293/PcDNA3.1+-HIF-1α.结论成功克隆和构建带人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并证明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作者:傅锐斌;吴平生;戴铁英;赖文岩;邱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唯支持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我科于2002年12月收治1例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发现射精困难3个月后于2002年12月6日入住本科,患者自述2002年9月第一次性交时持续勃起约3 min后自感力量不足,继而不能射精,以后多次性交无射精,且述平常常于每日早晨约6时左右能自行勃起,但无射精,余无其它不适.

    作者:谢纹;沈洁;王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司坦唑醇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对糖皮质激素(GC)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影响.方法28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26±12)g,随机等分为基础对照(A)组、年龄对照(B)组、激素模型(C)组和司坦唑醇预防(D)组.C组和D组大鼠均喂醋酸泼尼松4.5 mg/kg@b.w.,每周2次,D组同时每天饲喂司坦唑醇0.5 mg/kg@b.w..3月后,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扫描仪对各组的离体双侧股骨和第5腰椎进行骨密度测定,然后用SWD-10型材料试验机行股骨干的扭转、三点弯曲和腰椎的压缩试验.结果与B组比较,C组股骨、腰椎总骨密度减少了14.64%(P<0.01);右、左股骨远段和腰椎的骨密度分别减少了21.42%(P<0.01)、19.62%(P<0.05)和23.48%(P<0.01);与C组比较,D组的BMD均稍有增加.与B组比较,C组股骨三点弯曲的载荷减少了17.1%(P<0.05),其余的力学参数都有减少的趋势;与C组比较,司坦唑醇预防组股骨扭转角度增加了72.5%(P<0.05),其余的力学参数也都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长期使用GC,会使大鼠股骨、腰椎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司坦唑醇则能防止GC所致骨量丢失,还能增加其力学性能.

    作者:廖进民;吴铁;李青南;胡彬;黄连芳;李忠华;王原林;钟世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及MIF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78例不同程度心衰患者及85例正常人血浆MIF浓度.结果重度心衰时MIF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的幅度在不同病因心衰存在差异,冠心病心衰时MIF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结论MIF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推测MIF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冠心病心衰的发病机制中MIF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媛;余细勇;林秋雄;杨敏;单志新;郑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红藻氨酸致痫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变化

    目的研究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变化情况.方法立体定向大鼠侧脑室内注射KA引起大鼠癫痫发作,用抗即早反应基因Fos蛋白和抗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痫性发作后在各时间点反应性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海马各区的分布情况.结果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内Fos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癫痫发作30min后GFAP开始增多,1 h达高峰;1 h后Fos阳性产物开始增多,2 h达高峰.结论海马内反应性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作后增加,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及其调节.

    作者:刘智良;徐如祥;杨志军;戴宜武;罗成义;杜谋选;姜晓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金钱鱼凋亡相关基因SaAR对NIH-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金钱鱼凋亡相关基因SaR(Scatophagus argus apoptosis related gene)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应用脂质体将不同浓度的pcDNA3-SaAR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细胞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SaAR基因可显著诱导NIH-3T3细胞凋亡,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5aAR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凋亡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作者:欧阳平;陈慧萍;赖文岩;杨文利;徐安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颅内室管膜瘤13例MRI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结果脑室系统室管膜瘤10例,其中四脑室室管膜瘤3例、侧脑室室管膜瘤7例,其M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质强化.脑实质室管膜瘤3例,幕上2例、幕下1例,肿瘤实质MRI T1WI信号稍低于脑实质,T2WI似灰质信号或稍高于灰质信号,肿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轻到中度强化.结论MRI表现有助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邱士军;张雪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同种带瓣外管道Rastelli术式矫治Taussig-Bing畸形4例报告

    Taussig-Bing 畸形为右室双出口(DORV)的一种少风类型,其主要特点为DORV合并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方,肺动脉瓣同二尖瓣间由圆锥间隔分隔而缺乏纤维联系.

    作者:张振;王武军;王振康;邹小明;蔡开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SARS尸检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脾、淋巴结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食道粘膜鳞状上皮、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及胃壁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等细胞质内SARS-CoVN蛋白单克隆抗体均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SARS-CoV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及汗腺细胞内的阳性表达,对研究SARS-CoV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莉;丁彦青;车小燕;张庆玲;黄仲曦;王慧君;申洪;李祖国;蔡俊杰;张进华;耿舰;李欣;张文丽;韩慧霞;康伟;杨磊;陆药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18F-脱氧葡萄糖结合PET-CT显像诊断肝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结合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肝恶性肿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8例)进行术前18F-FDGPET-CT显像.分析原发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其标准摄取值;观察转移病灶18F-FDG的异常代谢情况,然后通过CT图像进行准确定位.结果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6例患者PET-CT阳性(占37.5%).8例肝转移癌患者PET均示阳性.16例原发性肝癌中5例发现转移,找到转移结节14个.其中,肺部转移2例、腹腔转移3例.结论18F-FDG结合PET-CT显像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仅为37.5%,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使用中应当慎重,而对肝转移癌则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原发性肝癌的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姚树展;张成琪;陈静;刘庆伟;李庆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致敏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目的研究致敏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97例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肾移植受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型进行测定,并探讨细胞因子基因型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97例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内共有23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其中TNF-α和IL-10高产量基因型组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高达51.9%和55.5%,显著高于相应的低产量基因型受者的12.9%和13.3%(P<0.01).联合TNF-α和IL-10发现,高TNF-α产量基因型和高、中IL-10基因型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2.5%,显著高于两者均为低产量基因型者的8.5%(P<0.01).未发现TGF-β1、IL-6、IFN-γ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论TNF-α和IL-10基因多态性对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影响,测定TNF-α和IL-10基因型有利于制订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

    作者:顾新伟;赵明;李留洋;李民;钱俊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蜕皮甾酮对亚砷酸钠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昆虫变态激素蜕皮甾酮(EDS)是否能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方法采用亚砷酸钠(Ars)致培养内皮细胞凋亡的模型,流式细胞术测定内皮细胞的凋亡细胞数、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氧化状态,观察EDS对内皮凋亡的影响.结果40、80、160 mmol/L剂量的Ars均可引起培养内皮细胞凋亡数目增加,以160 mmo1/L剂量的Ars的作用强.EDS可影响Ars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50、200 mg/L EDS减少Ars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而800 mg/L EDS却增加内皮细胞凋亡.EDS(50、200 mg/L)还可减少Ars所致的细胞间粘附分子增加,但不能显著升高Ars所致的内皮细胞氧化状态降低(P>0.05).结论Ars可剂量依赖地诱导内皮细胞凋亡;EDS能剂量依赖地影响Ars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EDS(50、200mg/L)能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细胞数和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量,从而表现出对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旭;王武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医学论文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抗HLA-A*0201重链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目的制备高效价特异性鸡卵黄免疫球蛋白(Yolk immunoglobulin,IgY)抗体.方法用纯化HLA-A*0201重链抗原加完全福氏佐剂免疫岭南黄鸡,经水稀释法初步纯化浓缩后,用ELISA鉴定其免疫学活性,测定纯化后蛋白含量,并用SDS-PAGE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获得ELISA效价为1×106的抗重链IgY抗体,蛋白含量为9.77 mg/ml.经SDS-PAGE分析,出现2条蛋白带,纯度达90%以上.结论用重链抗原加福氏佐剂免疫种鸡制备的IgY抗体产量多、效价高,为结合HLA-A*0201复合体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化奠定了基础.

    作者:孟晓静;孟民杰;林来兴妹;周明乾;王小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用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筛选与p38相结合的蛋白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与重要信号分子p38 MAPK结合的蛋白.方法以p38 MAPK为靶蛋白,分别用不同的介质(ELISA平板和Ni-NTA亲和树脂)筛选T7人肝和人肺cDNA文库.结果选择86个第4轮筛选后的洗脱噬菌体单个噬斑克隆,经EDTA处理后利用特异性PCR引物扩增插入片断,回收PCR产物并进行测序,将所得到的序列用BLAST软件搜索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得到了46个编码蛋白的序列.结论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筛选新的结合蛋白简单、快速、有效.

    作者:李志杰;刘靖华;龚小卫;秦清和;黄浩;邓鹏;王静珍;孙学刚;赵善超;刘亚伟;赵克森;姜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胆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胆管癌的疗效.方法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治疗胆管癌21例,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肿瘤局部控制率为52.38%(11/21).1、2、3年生存率分别是42.85%(9/21)、28.57%(6/21)、14.29%(3/21).中位生存期16.5个月(2~38个月).放疗后晚期,8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溃疡,4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胆管癌可以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控制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吴德华;陈龙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