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听神经瘤术后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曾丹;陆丹华

关键词:听神经瘤, 气管切开,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后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2例听神经瘤气管切开患者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治愈12例,其中发生肺部感染2例.结论:听神经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通过对不同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配合治疗,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内科病房98例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彻到整个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应用于小儿内科病房,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拟止痛汤治疗急性痛风1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痛汤对急性痛风的疗效,分析其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993-2002年收治的急性痛风患者24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自拟止痛汤治疗组)148例和对照组(常规秋水仙碱治疗组)96例,治疗一疗程后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结论:自拟止痛汤治疗急性痛风针对性强,能有效缓解痛风的急性发作,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且效果优于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纪云;姜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在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止血器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68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选择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加压止血器压迫止血出现的局部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穿刺部位渗血、出血7例,穿刺局部血肿4例,前臂血肿1例,手部循环障碍3例,穿刺口疼痛5例,手部挠神经感觉异常3例.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的患者,针对相应并发症,应加强目的性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得到相应的处理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桡动脉压迫器能安全止血且不影响患者活动,恰当的护理措施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疏导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分析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据此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护理.结果:恰当的心理疏导及护理,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结论:做好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护理,必须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级2个涉外护理大专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考核成绩和CCTS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引入到护理礼仪的教学中,不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护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马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已婚育龄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妇女承担着抚养老人、培育后代、照顾家庭等重任,为了保证她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做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和需求,进一步探讨门头沟区妇女常见病患病率、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妇女保健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本地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及生存质量,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我们对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门头沟区内普查已婚育龄妇女26577人次,我们对2008 年10月~2011年10月机关企事业单位26577例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妇科病普查,现将普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门头沟区已婚育龄妇女,.1 2方法.1.2.2按统一制定的《北京市妇女检查记录卡片》对我区2008~2011年26577例妇女按照普查项目填写,程序性进行宫颈刮片、妇科双合诊(必要时行三合诊)检查、盆腔B型超声检查、乳腺检查.普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学分析,对门头沟区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掌握本地区妇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探讨今后妇女疾病的防治重点,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1]结果:各种妇女病都集中于育龄期,乳腺增生、宫颈糜烂、子宫肌瘤、阴道炎四种疾病是我区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结论: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对妇女保健工作起科学指导作用,保健知识的宣传对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极为重要,应重视妇女保健工作的发展.

    作者:赵娟;赵芳;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也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获得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1 老年病人心理特点的临床分型1.1 孤独型.孤独型是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等.

    作者:万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56CT冠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分析

    目的:通过高端螺旋CT冠脉造影(MSCTCA)左心功能成像,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定量分析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特点,并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以及正常人30例,以上均行MSCTCA以及2D-TTE检查,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左心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LVEF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减低,病变中重度狭窄组较正常人群组以及病变轻度狭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VEDV以及LVESV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病变中重度狭窄组与正常人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之间左心功能测量指标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多排螺旋CT与2D-TTE检查指标LVEF、LVEDV、LVESV以及LVSV中等相关.结论:冠心病左心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以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多排螺旋CT冠脉造影与2D-TTE相关性良好;多排螺旋CT冠脉造影在左心功能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彩洁;鲍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作为目前新的他汀类药物,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与同类药物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降低胆固醇、载脂蛋白B,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肾功能.并具有肝选择性更好,消除半衰期长等特点.瑞舒伐他汀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可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现就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藏医蒸浴法的护理

    探讨藏医蒸浴法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通过术前诊察、术中用药及术后的护理,提高藏医蒸浴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成花;夏吾吉;曾太乙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析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尿石症患者80例,均予以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干预性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严重疼痛、并发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应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迅速康复,术后并发症少,可靠安全,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静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导管消融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RF)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疗效.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及术后心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以及患者因心衰的住院次数.方法:将确诊为HCM合并阵发性AF并因心衰住院的患者,据行RF治疗及未行RF治疗,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以及因心衰住院次数.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射血分数做术前自身对照;术后因心袁住院次数做组间对照.结果:手术前后心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没有变化,而因心衰住院治疗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术后1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没有变化,因心衰而住院治疗的次数明显减少,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有效

    作者:张大鹏;王祖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骨折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可缓解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0例孕妇血常规检查异常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孕妇在妊娠期间血常规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以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种不良影响,切实预防妊娠期的缺铁性贫血,减少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四项指标(WBC、RBC、HGB、PL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期孕妇的血常规除了血小板以外,其它3项都出现了降低现象,并且伴随着妊娠孕周的增加,WBC、RBC、HGB、3项增高或降低的比率增加,程度增大.结论: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应当进行定期血常规检查,并注重饮食和铁剂补充.

    作者:徐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硒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硒对葡萄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方法:64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强化糖尿病饮食管理和口服硒酵母片(含硒150ug/d);对照组:只进行糖尿病饮食管理;每两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PBG),治疗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64例IGT患者观察时间2个月,治疗组的FPG、PB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有下降,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硒对IGT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有一定疗效作用.

    作者:陈红;龚茜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体会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法,剖宫产术中若发生低血压,不仅会给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及母婴生命安全.静脉输液是硬膜外阻滞剖宫术中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有效措施.而合理的补液既可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又可保证母婴安全.我院实行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手术的21例产妇,通过观察笔者认为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简称林格氏液)在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是有效的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液体之一.

    作者:胡正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组织学习、细化服务流程、加强护患沟通等方法加强护理服务工作,采用患者满意度指标以及产科质量比较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产科质量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和产科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衍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创伤性脑梗死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寻找疾病的诊断方法,分析创伤性脑梗死治疗和预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脑梗死患者共52例,回顾性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2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中,在治疗后7个月回访,其中COS评分良好20例,占总人数的38.46%;轻度损伤18例,占总人数的34.62%;中度损伤6例,占总人数的11.54%;重度5例,占总人数的9.62%;植物生存3例,占总人数的5.77%;死亡1例,死亡率1.92%.结论:创伤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复杂,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特征,很难进行准确的诊断,患者预后质量低,值得临床高度重视和关注.

    作者:高树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的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现状与应对措施的相关性.方法:对手术室各种压力源总结归纳分类,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减压对策,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结论:通过减压措施的制度,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应对技巧,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增加了工作效率.

    作者:巴合提古丽;米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 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观察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术后有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尿潴留2例、压疮1例、腹胀2例,并发症发生率8.33%.住院时间在13~27d,平均(15.8±2.1)d,出院后随访6个月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60例患者中,能独立行走52例(86.67%),能扶拐行走8例(13.33%).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规范、系统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行为功能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刘静;王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