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报告

刘金燕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护理, 干预措施, 效果观察
摘要: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农村初中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目的:分析某初中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探索流感疫情的防控措施,以便更好地及时处理同类疫情.方法: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措施.结果:经调查,认定该起疫情为普通流感在学校内的爆发流行,通过实施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疫情大爆发的关键,流感的早隔离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施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取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症状、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控制方法、高血脂饮食要求、高血压饮食要求预防知识知晓率(90.00%、91.00%、88.00%、89.00%、90.00%)明显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92%)显著高于对照组(x2=9.536,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 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x2=4.274,P<0.05)结论: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效果.

    作者:胡兴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老年阑尾炎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16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治疗,16例患者中,15例治愈,1例好转,无死亡病例.治愈率为93.75%.结论:老年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症状体征不典型,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是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姜玉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左心衰竭应用硝普钠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左心衰竭应用硝普钠的护理体会.方法:重度左心衰竭50例应用硝普钠泵入,根据血压调整剂量.结果:50例患者抢救成功49例,死亡1例.结论:硝普钠治疗量度左心衰竭效果确切,护理配合非常重要.

    作者:于瑞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目的:观察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某院收治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8例,前者给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后者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评价疗效,统计持续疗程、24个月患者结局.结果:联合组接受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0.18±2.18)次、(89.52±84.15) 109/L低于对照组(15.30±4.19)次、(165.10±102.16) 109/L,一次治疗CR率61.11%、24月不良结局率27.78%优于对照组22.22%、83.33%,差异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任文平;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托吡酯与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效果比较

    目的:对托吡酯以及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00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实验组主要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关系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和碳酸锂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的治疗上,临床疗效相似,而托吡酯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

    作者:付裕;陈家起;张勇;范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7~74岁,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口服,每天3次,连续4周.结果: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总有效率9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0%,治疗后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降血压,改善冠脉循环,改善心功能效果显著,未引起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苾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冻疮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冻疮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8年11月~2013年03月收治的138例冻疮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引起冻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患者的年龄、自身免疫状况、环境寒冷程度等.冻疮治疗方法要依据年龄、冻伤部位、冻伤的程度和综合分析患者的免疫能力选用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法.结论:冻疮的治疗要依据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治疗效果好.易发冻疮患者及易发部位要有合理的预防措施.

    作者:余弟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焦虑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到门诊部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焦虑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焦虑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7d后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治疗的第28d,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没有明显区别(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老年焦虑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艾司西酞普兰获得较快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安全性、较少不良反应等特征,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蒙晓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桐君街道社区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效的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云;盛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后康复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后恢复拇指功能理想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超短波、压力治疗等方法对拇指再造病人实施康复治疗,之后对再造拇指的关节活动度,两指捏力,两点辨别觉等进行评估,并与未进行康复治疗的拇指再造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拇指活动度为健侧78+8%,两指捏力为健侧79+10%.实验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压力治疗等康复治疗对拇指再造后拇指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董巧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阴道分娩仅2例,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剖宫产10例,剖宫产率83.3%,1例术后并发DIC、多器官衰竭(MOST)死亡,余9例均存活,未发现明显后遗症;其中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死亡1例.早产儿8例均在新生儿科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作者:薛清杰;南燕;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千金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感染的临床观察

    女性生殖器是有细菌的脏器.手术时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既往均预防给抗生素,近年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控制耐药.本文总结给妇科千金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感染的效果,并对给予妇科千金片的途径、剂量、给药时间加以叙述.妇科千金片用于预防人工流产手术后感染与应用抗生素奥硝唑分散片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服药到口流程管理在儿科病房初探

    口服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1].口服给药也是儿消化科主要的治疗方法.患儿在住院期间,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加之所服药物种类繁多,次数频繁,在用药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因未做到服药到口这样就导致了口服用药很难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流程管理是针对护理工作中的每一时间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班次,把每一项护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2],落实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科自2013年01月始利用流程管理,坚持为患儿服药到口,将给药过程中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从根本上扎实优质护理.现将做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阑尾切口手术单层缝合的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缝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9例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采用腹膜外单层缝合(单层缝合A组=43例)或常规切口分层缝合(分层缝合B组=46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层缝合组在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低于分层缝合组(P<0.01);两组在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疝及腹腔脓肿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总住院费用稍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右下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马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网络沉溺问题的比较及应对策略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高度认同和广泛使用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在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部分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甚至沉溺、成瘾.体育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专业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恰当引导和正确的运动干预,为他们科学使用网络提供建议.

    作者:王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新的社会环境下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总结分析多年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制定应对措施.结果: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收费、服务态度、业务素质、社会环境、沟通障碍.结论:在新的形势下护患双方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至关重要.良好的护患交流,不仅有助于护士收集和评估患者的相关资料,还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

    作者:杨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ad术前访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iPad访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8例择期需全麻手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Pad,配合专业知识的讲说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语言交流和卡片进行访视宣教.两组患者访视后及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AI);访视后手术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评分;术后三天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访视后当日和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访视后除术前准备和体位摆放以外的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iPad术前访视能明显降低全麻手术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缓解患者次日进入手术室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

    作者:孙冬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会阴部烫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小儿会阴部烫伤的护理效果.方法:提供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减少疼痛,尽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创面早期愈合.结果:58名患儿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愈合时间浅二度为7-10天,深二度为14-20天,预期愈合率100%,浅Ⅱ度以下烧伤创面未出现感染及遗留疤痕.结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责任制护理服务,家属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加快创面愈合,减轻患儿痛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吴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降糖甲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降糖甲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降糖甲颗粒(治疗组)和缬沙坦(对照组)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和微量尿蛋白的变化指标.结果:降糖甲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总有效率91%.结论:中药降糖甲颗粒可减少尿蛋白,稳定血糖,糖尿病肾病症状调节效果好.

    作者:高文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