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戴谦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病例600例,其中2009年280例为对照组,2010年32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巩凌燕;潘金栋;刘旭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膝关节肿痛患者112例,分为两组,每组56例,将单一的针灸治疗予以对照组,而研究组在予以关节腔的注射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较单一针灸治疗具有更佳的效果,可提高治疗总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泮少颖;陆海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集防、治、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医的全科医学、治未病、对慢性病的独特临床疗效、康复卫生服务防治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冬病夏治”之特色、创新的经营理念等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显示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值得深入整理、挖掘.
作者:曹向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1年12月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2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8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老年人,为老年人行输液护理干预,并分析其主要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在穿刺之前,需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穿刺血管进行正确选择,将疼痛感降至低,护理人员需准备好物品,明确输液步骤,患者在输液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对输液反应进行处理,拔针后,需暂时按压,本组研究的68例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均顺利完成输液.结论:对老年输液患者进行适度护理,确保成功穿刺,患者也能够顺利完成输液.
作者:秦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日常护理和多种教育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教育.结果:对58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及自觉性,从而很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使患者真正受益.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舒适护理方法,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7%,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4.7%,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远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康复时间较短,大约是2~3个月,而对照组的康复时间较长,大约是8~9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满意度,并缩短康复时间.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护理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将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了,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推广使用舒适护理方法.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效果与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情况及睡眠时间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极佳.
作者:代秋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在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阴道B超对8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148个月经周期卵泡监测.结果:148个月经周期中,有优势卵泡并排卵的48例96个周期,占64.9%;无排卵的38例52个周期,占35.1%.结论:阴道B超在监测排卵指导同房中的重要性.
作者:何玮;黄丽萨;李俊林;郑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在接种流程环节中找到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实施.结论:加强预防接种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操作规程,才能保证预防接种安全,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
作者:赵东丽;赵夏钗;吴月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成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干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四肢手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之后,在半年至18个月进行定期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切口都愈合良好,而且没有出现病变复发现象,经过x线检查,没有一个患者无骨不连接,显效率高达86.67%.结论: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宇;毛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35例并发糖尿病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2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发心肌缺血1例,并发低血糖昏迷1例,并发症发生率9.7%,无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结论:糖尿病患者行普外科手术风险性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前后宜积极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作者:周国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RF)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疗效.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及术后心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以及患者因心衰的住院次数.方法:将确诊为HCM合并阵发性AF并因心衰住院的患者,据行RF治疗及未行RF治疗,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以及因心衰住院次数.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射血分数做术前自身对照;术后因心袁住院次数做组间对照.结果:手术前后心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没有变化,而因心衰住院治疗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术后1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没有变化,因心衰而住院治疗的次数明显减少,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有效
作者:张大鹏;王祖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和氟伐他汀钠,分别于治疗后7天、30天、90天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疗效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血脂检测.结果:治疗后7天、30天和9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后90天治疗组血脂低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邱红;谢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胆囊切除后不当的饮食造成二次伤害,本文从心理卫生、适当锻炼及健康饮食上提醒患者应当注意的事项.
作者:于振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ICU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与探讨.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诊治了32例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在32例ICU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因为送治的时间太晚了,在治疗的过程中死亡,其余的30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部分患者情况良好,已经出院.结论:在护理ICU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过程中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使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顺畅程度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取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袁宏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产科分娩中应用优点.方法:选择2013年1-6月16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经产妇宫口开大4cm、初产妇宫口开全进入产房后给予留置静脉套管针输液(林格氏液),产前需要用催产素引产者用输液泵调节滴数.对照组在产妇进入产房后给予普通头皮针输液(林格氏液),比较两组产妇医嘱下达后能够在2分钟内用药的例数;反复穿刺例数(2次或2次以上);产程中出现液体外渗、针头脱出、针头堵塞等例数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留置针在分娩中能够在2分钟内用药,从而保证了药物的及时应用,减少了反复穿刺.结论:产妇进入产房后常规给予留置静脉套管针输液可以保证短时间内遵医嘱用药,有利于紧急抢救;减少了反复穿刺,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莹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其所致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为常见.化疗致白细胞减少易引发感染,导致化疗疗程的推迟与剂量的减小[1],这不仅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2],还威胁着患者生存周期与预后[3].因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也就成为临床的常见问题.现代医学对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主要以刺激骨髓造血为主,临床使用的药物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主.近年来,中药对于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疗效也逐渐被患者接受,而关于其机制的研究亦逐渐深入.本文就其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谢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腘窝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经穿刺或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腘窝囊肿破裂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腘窝囊肿破裂的正确率为100%.腘窝囊肿破裂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小腿软组织间隙内无包膜的不均质回声包块,上端通过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的囊性区域与膝关节腔相通,能够与其他腘窝或小腿软组织包块相鉴别.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诊断腘窝囊肿破裂,可作为首选检查丰段.
作者:席占国;沈素红;乔亚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