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钱丽新

关键词: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常熟二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选取同期治疗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应用氨茶碱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生命质量(6分钟步行)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科50例行肝癌介入手术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按照我们制定的护理流程进行全面护理;对照组25例,按照以前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皮肤状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局部渗血和血肿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局部瘀斑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不适减少.结论:经过改进的护理方法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

    作者:赵柳;吴建中;刘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2012年3月至5月间收治的19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99例,观察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81%,观察组的满意度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护理的整体性质量,对患儿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心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将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应用于大面积创伤、开放性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骨髓炎等骨科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病例中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取代传统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及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引流效果改善明显,愈后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应用VSD能够明显改善引流效果,刺激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改善微循环.VSD在治疗局部伤口不愈合、浅表皮肤溃疡缺损、骨髓炎中可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能有效防控创面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较少局部水肿,有利于创面的修复,并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转变传统换药,引流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妙娟;石静;江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小儿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内科病房98例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彻到整个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应用于小儿内科病房,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净化医护人员抑郁心理分析及防治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医护人员抑郁心理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某省10家综合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60名,针对此60名调查对象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症状,对其抑郁心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医护人员抑郁症状率高于普通人群;医生抑郁症状率明显高于护士抑郁症状率;女性抑郁症状率明显高于男性抑郁症状率;医护人员中任务越繁重,工作年限越久,抑郁症状率越高.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容易产生抑郁心理,针对此现象,医院应该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完善防护设施,加强对医护人员抑郁心理的防治.

    作者:王文秋;马玉环;周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效果,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CC)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许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物吸入致肺部感染26例临床分析

    2005年至2011年,本院儿科及五官科共治疗异物吸入致肺部感染26例,其中误诊支气管哮喘6例,毛细支气管炎3例,支气管炎5例,肺脓肿1例,肺炎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6例,年龄5个月至10岁,其中3岁以下19例,男16例,女10例,农村患儿19例,城市患儿7例,于本院就诊前均与当地医院按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治疗3-5天不等,其中仅3例咳嗽喘息症状略缓解.入院后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后而确诊为异物吸入.1.2 临床表现:26例均有咳嗽、喘息,其中呛咳病史8例,发热18例,呼吸音减低20例,肺部哮鸣音6例.

    作者:鲁学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效果对比探析

    目的:具体对比采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效果分析情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为后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力的前提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我院2009年至2012年期间收治的8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效果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结肠癌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手术治疗,终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期病理资料无显著差异,但是治疗组患者的Ⅰ、Ⅱ、Ⅲ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TEM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直肠癌治疗方法,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远期疗效,而且能大限度地避免施行肠造口术.

    作者:罗顺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阑尾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不同类型阑尾炎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不同类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在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以及不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中,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在坏疽性和穿孔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和手术时间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以及不穿孔的化脓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而对于坏疽性和穿孔化脓性阑尾炎治疗,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选择上,医护人员则应该慎重.

    作者:朱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租赁器械集中化清洗包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骨科租赁器械的管理.方法:对清洗、包装把握细节质量,并对效果评价分析、对比.结果:有效进行质量控制,避免超大、超重器械包,保证了清洗、包装、灭菌的质量.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才能保证骨科器械清洗、包装、灭菌、监测的有效性,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邵亚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尿不尽等,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病原因与老年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1].如不及时适当处理,可能会引起前列腺窝血管大出血,危及生命.手术切除增生前列腺目前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加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选取我科对89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文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阿片类镇痛药致便秘的护理干预

    疼痛是癌症常见的症状,50%~80%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更高达60%~90%[1].阿片类止痛药治疗是缓解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主要手段.阿片类药物使胃肠蠕动缓慢,对电解质和水分的吸收增加,使粪便变干、变硬,导致便秘的发生[2].有报道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发生率为90%~100%[3].便秘存在于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的全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引发焦虑和紧张情绪,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或减轻便秘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吴春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78例护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与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与预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6.15%;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5.38%,两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讨论: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一定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预防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体会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法,剖宫产术中若发生低血压,不仅会给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及母婴生命安全.静脉输液是硬膜外阻滞剖宫术中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有效措施.而合理的补液既可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又可保证母婴安全.我院实行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手术的21例产妇,通过观察笔者认为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简称林格氏液)在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是有效的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液体之一.

    作者:胡正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4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止咳、化痰、吸氧、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并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7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27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在化疗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探讨

    目的:探讨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我科2012.5-2013.3收治的化疗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东、西两组,西组为实验组,东组为对照组.东组采用普通钢针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西组采用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均严格无菌操作.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4例,实验组发生静脉炎1例.结论:应用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进行外周静脉穿刺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易于接受.

    作者:李志英;刘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分析

    目的: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其中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重症者危及患儿生命故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按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议制定的急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1999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5年间在我院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46例患儿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凤娥;吕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临床分析

    目的: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方法:观察2011年11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98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等.结果:98例EV-71感染患儿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精神差、肌阵挛、嗜睡)者30例占30%,危重病例5例,占5%,死亡2例,占2%.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易合并脑炎,起病凶险,早期发现危重征象应及早予相应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武书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任护士长管理技能培养体会

    护士长是医疗机构中基层的管理者,虽然地位并不显赫,但她们直接面对患者,是护理质量的决定者,她们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患者的健康[1].自2008年以来,我院实行护士长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已有15名护理骨干走上了护士长岗位.许多年轻的护士走上了护士长的工作岗位,从以前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现在要管理好整个科室,她们会面临不少的困惑与忧虑,甚至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失去信心.如何引导新上任的护士长正确管理,尽快进入角色担当起科室护理管理的重任,为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的管理培训、指导已不容忽视.

    作者:姚正娟;王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荧光红-曙红Y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锌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能量转移荧光法测定头发中痕量锌.方法:在λex/λem=450nm/553nm,乳化剂OP存在下,荧光红(FR)-曙红Y(EY)能够发生有效能量转移,使EY荧光强度大大提高;而Zn2+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与FR-EY能量转移体系的发射光谱有效重叠,再次发生能量转移,使FR-EY体系荧光猝灭,从而建立痕量锌的测定新方法.结果:在实验适条件下,Zn2+浓度5.2~450ng/m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方法的检出限为2.01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85% ~ 1.72%(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0%~101.5%.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用于头发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贺元文;吕昌银;宋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