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检测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陈庞何;许锦荣;陈艳;马志远;李观同

关键词:标志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2评分, 脑梗死, 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临床(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检测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TIA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予ABCD2评分行脑梗死风险预测,使用试剂盒检测其血清溶血磷脂酸(LPA)、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3个月后,30例(33.3%)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以头颅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显示,ABCD2的AUC(authenticationcenter)面积为0.703,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0.0%;LPA的AUC面积为0.642,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61.7%;Lp-PLA2的AUC面积为0.549,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73.3%;hs-CRP的AUC面积为0.522,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8.3%.ABCD2联合LPA、Lp-PLA2及hs-CRP的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98.3%,预测准确性为95.6%,漏诊率为3.3%,误诊率为5.0%,效果优于单独联合LPA或同时联合LPA+Lp-PLA2.结论 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检测在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中具有良好的预警作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远端骨折经皮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复位技巧及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联合手法牵引、导针固定、钳夹等复位方法在胫骨远端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5年8月采用手法牵引、导针固定、钳夹等复位方法治疗并完整随访的22例胫骨远端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治疗的患者资料,统计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确定骨折复位和骨折愈合情况;随访患者直到骨折愈合,末次随访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部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问50~130 min,平均(80.45±25.35) m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12.50±11.31)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7.18±1.7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50±6.73)个月.所有患者获得良好复位,2例出现皮肤刺激并发症,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按照AOFAS的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功能得分为75~97分,平均为(82.40±7.33)分.结论 联合手法牵引、导针固定、钳夹等复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且术中能临时维持复位、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获得骨折愈合和良好的术后功能,在胫骨远端骨折微创治疗中的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吴浩俊;何艳霞;陈航;魏波;陈光华;郑越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病理诊断中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宫颈鳞癌30例、低级别CIN 100例、高级别CIN 50例中P16、Ki-67表达,分析其与CIN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P16、Ki-67阳性表达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宫颈鳞癌、高级别CIN、低级别C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16、Ki-67表达与CIN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明确CIN性质及宫颈癌早期筛查.

    作者:胡幸;符青云;何凯宁;周劲媛;陈文雅;周剑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成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心肌梗死辅助治疗措施逐渐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对在北美临床实验登记系统(clinicaltrials.gov)中注册的“成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旨在分析成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相应的转化医学提供依据.

    作者:王振良;廖晓敏;揭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TNF-α及FEVI%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8、TNF-α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的影响.方法 55例COPD患者随机采用常规治疗(28例)或加用辛伐他汀治疗(27例),检测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IL-8、TNF-α及FEV1%水平.结果 治疗前COPD患者的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FEW1%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以COPD急性发作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他汀组血清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FEV1%水平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COPD患者血清IL-8及TNF-α水平,改善肺功能.

    作者:甘兵;林绍怡;张洪浩;陈正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方法 收集73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析血肿扩大与非扩大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73例中血肿扩大12例(16.4%),3例治愈,7例好转,2例死亡;血肿非扩大61例(83.6%),28例治愈,33例好转.血肿扩大组入院时和治疗后血压均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0.01).CT显示血肿扩大组血肿密度不均匀,而非血肿扩大组血肿密度多数均匀.结论 首诊CT显示血肿密度不均匀,提示血肿扩大可能性较大.

    作者:张鹰;邱荣佳;罗淼熙;甘永庆;梁武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HA1蛋白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AHA1蛋白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转染真核表达载体过表达AHA1蛋白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印迹检测P21蛋白表达.结果 AHA1过表达抑制A375细胞增殖(P<0.01),增加G0/G1期细胞(P<0.05)和P21表达.结论 过表达AHA1通过上调P21表达、G1期阻滞,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

    作者:谢汶蓉;梁桂丽;石本艳;孙雪荣;刘新光;蒋智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icroRNAs调节卵巢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目前病死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而化疗是卵巢癌术后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治疗效果却受限于耐药性.肿瘤耐药的产生机制复杂多样,包括药物运输蛋白的异常、细胞凋亡敏感性下降、自噬作用加强、DNA修复能力加强、药物代谢和靶点改变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RNAs通过调控多种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在卵巢癌耐药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microRNAs影响卵巢癌化疗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君愉;吴维佳;徐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管办分离”新模式下新建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用血分析

    目的 分析“管办分离”新模式下新建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用血情况.方法 对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临床用血病例按月进行统计分析,并将门急诊人数、手术台数、出院人数纳入统计.结果 总用血量、悬浮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呈递增趋势,而血小板、冷沉淀、洗涤红细胞用量不规律.悬浮红细胞、血浆使用总体控制较好,但血浆仍存不合理使用现象.结论 该院临床用血不规律,需加强血液库存管理与输血管理.

    作者:黎绍昌;张强;周世乔;吴伟鑫;张云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抑制剖宫产孕妇全身麻醉插管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抑制剖宫产孕妇全身麻醉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73例全身麻醉的剖宫产孕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孕妇的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出胎前异丙酚用量、胎儿体质量、脐带血气分析、新生儿阿氏评分等指标.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孕妇在麻醉诱导后1~7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比对照组孕妇低(P<0.01或0.05),异丙酚用量较对照组少(P<0.01),但两组间胎儿体质量、脐带血气分析、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剖宫产孕妇全身麻醉的插管反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作者:石伟;黄伯万;罗耀文;蔡兴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肠腺瘤性息肉中p53、Ki-67、CD34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中p53、Ki-67和CD34表达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低危和24例高危性结肠腺瘤性息肉中p53、Ki-67和CD34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中p53、Ki-67、CD34表达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或0.05).p53、Ki-67、CD34表达与息肉大小、个数、不典型增生及病理分型有关(P<0.01或0.05).结论 p53、Ki-67、CD34检测有助于分析结肠腺瘤性息肉的病变程度.

    作者:江康伟;陈焕伟;杨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GSK3对人脑胶质瘤增殖的影响及基因表达谱富集分析

    目的 研究GSK3(glycogenkinase3)对胶质瘤分化增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基因表达相关通路富集分析.方法 利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AZD2858,通过抑制GSK3活性的方式激活β-catenin介导的转录.利用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对GSK3抑制前后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进行功能类别和通路分析.结果 抑制GSK3活性可以引起P53、Wnt等多条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并且通过正向调控细胞死亡相关功能基因Caspase 3、FAS、p21,负向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相关功能基因CyclinA、Cyclin B、VEGF、Survivin,终抑制人脑恶性胶质瘤U87的增殖.结论 利用小分子化合物AZD2858抑制GSK3活性可激活人脑恶性胶质瘤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

    作者:岑学程;高力扬;陈兵;杨帆;龙霄翱;顾雪锋;李锦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商品名凯纷)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C组(利多卡因组)给予2%利多卡因进行坐骨神经周围注射,D组(利多卡因+凯纷组)在注射利多卡因30 min后注射凯纷.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检测血清和神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并作坐骨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 C组中血清MDA含量高于B、D组(P<0.05),而各组神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坐骨神经损伤评分高于A、B、D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堂红;何敏;毛婷婷;杨玉宇;张玮;曹殿青;许碧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雌二醇对Hela细胞淋球菌感染模型il-6、il-8、nlrp3表达的影响

    目的 了解17β-雌二醇(E2)对人HeLa细胞淋球菌(Ng)感染模型中细胞因子il-6、il-8、nlrp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HeLa细胞,分为如下4组:对照组、雌二醇组(E2组)、淋球菌感染组(Ng组)、淋球菌+雌二醇组(Ng+E2组);对照组予DMEM培养基,E2组予17β-雌二醇+DMEM培养,Ng组予淋球菌悬液+DMEM培养,Ng+E2组予17β-雌二醇+淋球菌悬液+DMEM培养,培养6、18h后应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il-6、il-8、nlrp3mRNA表达量.结果 淋球菌刺激HeLa细胞6、18h后,Ng组的il-6、il-8、nlrp3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Ng+E2组il-6、il-8 mRNA高于对照组但较Ng组下调(P<0.01或0.05),而nlrp3 mRNA表达明显低于Ng组及对照组(P<0.01或0.05);E2组刺激6h的il-8和刺激18h的nlrp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E2可下调淋球菌感染诱导的人HeLa中il-6、il-8、nlrp3 mRNA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起到抑制黏膜免疫,促进淋球菌感染的作用.

    作者:阳慧芝;周飞;刘盛波;刘双;谭卉卉;张方;陈嵘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广东湛江海域10种虾虎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分析

    目的 测定湛江海域10种野生虾虎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将鱼肌肉组织用0.5%硫酸-甲醇溶液处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10种虾虎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3.02%~54.04%,但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纹鳃阿胡虾虎鱼、双须叉舌虾虎鱼、犬牙细棘虾虎鱼、丝鳍锄突虾虎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40%,具有较高的脂肪酸营养价值.

    作者:庄海旗;刘江琴;崔燎;罗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各100例,分析心电图异常与不同病变部位、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出现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房颤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1),而窦性心动过速、异位心动过速及左心室肥厚低于脑出血组(P<0.01).两组中不同部位病变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与病变部位无关,但与预后有关.

    作者:吴钰珊;韩伟华;伍丽贞;温梦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检测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临床(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检测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TIA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予ABCD2评分行脑梗死风险预测,使用试剂盒检测其血清溶血磷脂酸(LPA)、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3个月后,30例(33.3%)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以头颅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显示,ABCD2的AUC(authenticationcenter)面积为0.703,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0.0%;LPA的AUC面积为0.642,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61.7%;Lp-PLA2的AUC面积为0.549,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73.3%;hs-CRP的AUC面积为0.522,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8.3%.ABCD2联合LPA、Lp-PLA2及hs-CRP的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98.3%,预测准确性为95.6%,漏诊率为3.3%,误诊率为5.0%,效果优于单独联合LPA或同时联合LPA+Lp-PLA2.结论 ABCD2评分联合标志物检测在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中具有良好的预警作用.

    作者:陈庞何;许锦荣;陈艳;马志远;李观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中、重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行一般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3个月,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AQLI)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SA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OSAHS患者日间嗜睡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万诚;许锦泉;林辉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步走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以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

    该文综述了健步走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以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认为健步走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形式,对于提高心血管机能、代谢能力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中老年人适宜进行科学合理的健步走锻炼.

    作者:张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6年佛山市顺德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顺德区各医疗机构的肿瘤登记资料,结合顺德区常住居民数量,统计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结果 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0.32/10万,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其中肺癌、乳腺癌分别是男性、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中乳腺癌、肝癌和鼻咽癌平均发病年龄小于60岁,而其他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大于60岁.结论 顺德区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与性别、年龄有关.

    作者:凌灵;杨俊杰;欧阳静仪;郭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腮腺混合瘤CT灌注成像及MRI动态增强的特征表现

    目的 总结腮腺混合瘤CT灌注成像及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表现.方法 48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病例中32例行CT灌注检查,16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其病变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48个病灶中35个位于腮腺浅叶,8个位于腮腺深叶,5个跨越浅叶及深叶.32例行CT灌注检查中,除1例为低度恶性混合瘤边界欠清外,其余病例边界清楚;除l例低度恶性的混合瘤病例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为Ⅲ型曲线外,其余病例TDC均为Ⅰ型.16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后均呈中度强化,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均为A型曲线;14例病灶于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1WI低信号为主.结论 CT灌注TDC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腮腺混合瘤定性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潘桂海;罗泽斌;夏俊;陈武标;吴永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