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培
目的:探讨使用碘伏加电吹风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血液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在每晚及大便后清洁肛周并温水坐浴的常规护理后,使用碘伏擦拭消毒加电吹风吹肛周.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预防肛周感染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肛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碘伏加电吹风可以有效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主要有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围生期因素,造成新生儿大脑缺氧、缺血进而导致脑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常见的病因之一,如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癫痫、共济失调等.但迄今为止,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争取大获益.本文搜集近年相关文献,就其治疗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丽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血栓性疾病患者应用血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血栓性疾病患者30例,另选同期接受本院常规体检且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5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对比2组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以度纤维蛋白原.结果:2组各项血流变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需要经常接受血流变的体检,这样能够及时检测出血栓性疾病,对于相关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孙从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其致病率、致死率位置世界第三.糖尿病属终身性疾病,我国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糖尿病发病率会持续上升.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成功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自我护理.自2010年以来本院对其76名糖尿病人出院后六个月进行家庭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见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由于夜班护士的工作具有独特性,突发性和繁重性.要求护士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基本医德和独慎.夜班护士长期在这种高强慢性的压力状态可导致身体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工作质量.通过自身的体会,发现和了解这些职业危害的因素,同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并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对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魏家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多样化,作者回顾了棉线结扎、气门芯结扎、脐带夹结扎及新型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法.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描述各种结扎方式的优缺点.方便临床使用,减少脱落时间,更能减少脐带感染率,是新生儿期待结扎方式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
作者:弋晶晶;李怡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为了进一步对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社区干预,本文就近五年来DOP的中西医治疗及其进展做一综述.中西医治疗DOP各有所长,提倡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地结合,将更有效地发挥各自优势,综合防治.
作者:徐桢莹;朱德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换药是外科医护人员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换药即更换敷料,清创伤口,去除异物、渗液、脓液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减少细菌繁殖及有害分解产物的吸收和分泌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控制感染,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我科采用科学、合理的换药,减少患者的痛苦,加速了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换药室共接诊15668例,其中各种脓肿切开540例,拆线261例,拔甲及烫甲69例,猫狗咬伤82例.
作者:温虹;杨涛;穆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县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本县育龄人群优生优育提供遗传咨询.方法:采用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293例筛查阳性标本.结果:293例中143例基因诊断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98例(其中HbH病4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37例,α-地贫复合β-地贫携带者8例.结论:广泛宣传地贫知识、扩大筛查范围、加强基因诊断是地贫高发区提高人口质量、阻断重型(包括中间型)地贫患儿出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文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应用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月5月期间采用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28例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13(7.03±0.4)个月,28例均获随访,采用Lazcano标准结合术后X线片评定疗效:优20例,良8例.结论: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无需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其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剑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利用四季的变化及大自然赐与人类的阴阳,来调养人体的健康以达到阴阳平衡,减少对药物的过度依赖和使用,终保护环境,更是保护人类的健康.
作者:宋林萍;谷璟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品质的健康教育将为病人提供佳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隔着透析膜与透析液中的溶质进行交换,达到清除代谢产物并纠正水中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透析的效果除与透析液的浓度、成分密切相关外,防止透析液被污染,预防患者感染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以往本中心在透析治疗时为防止微粒落入A、B液中,使用时将盖子半掩在洞口上.但经常会发生盖子滑落和密闭不全的现象.我科从2010年起采用了一种小方法,临床实际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珠;廖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输注速度输入20%甘露醇,患者头痛程度及颅内压的变化.方法:将100例使用20%甘露醇进行治疗的脑部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5ml/min),实验组采用先慢后快方法(先按10 ml/min的速度输注5-10分钟,再按15 ml/min)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患者主诉头痛症状.判断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快速输注时患者有头痛加重,颅内压一过性升高的变化;而先慢后快输注时无此变化.结论:快速输注甘露醇时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现象,可引起患者头痛加重,先慢后快输注可避免其一过性升颅压作用,因此甘露醇输注速度不能常规快速输注.
作者:吉穆斯高娃;孙国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当前,我国儿童健康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儿童保健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儿童保健参保率较低、管理质量还处于较低水平,相关部门对儿童保健工作不重视、保健队伍建设水平低等等.为了改善我国儿童保健问题,可以从加大财政投入、普及儿童保健教育、提高保健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建立儿童保健救助制度等方面着手.
作者:冯莉娟;瞿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后寒颤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时间不少于10min,后改为0.4μg.kg-kh-1.C组输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患者寒颤反应的变化情况和恶心、呕吐、SPO2下降、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组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从围术期患者镇静方面比较,D组明显优于C组,但均未发生深度镇静(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程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总结分析,改进消毒方法及消毒设施,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2010 年~2012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采样1901份,合格1852份,平均合格率为97.42%.结论:及时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消毒灭菌质量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口腔扁平苔癣(OLP)是口腔粘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约为0.51%,中年女性多见.表现为左右对称,粟粒大小的白色或灰白色丘疹组成的线条,线条间为充血,糜烂,溃疡面,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带状浸润.由于OLP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仍主要用局部治疗.笔者在工作中采用醋酸曲安奈德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OLP.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芹;付松立;何素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某初中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探索流感疫情的防控措施,以便更好地及时处理同类疫情.方法: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措施.结果:经调查,认定该起疫情为普通流感在学校内的爆发流行,通过实施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疫情大爆发的关键,流感的早隔离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施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扬中市职业中学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为在扬中市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干预提供基线数据和决策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对职业中学271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5.6%,不同的性别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回答率有统计学差异,男生大于女生.27.4%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存在歧视、偏见.2.58%学生有过性行为.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网络、宣传材料、广播电视等.结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知识,但不够全面.今后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干预十分重要,健康教育要持续、方式要多样化,艾滋防治知识不仅是医学的教育,更应是伦理学、社会学的指引.
作者:陈华;孙纪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