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君;崔永峰
目的:探讨埃塞米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埃塞米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伊托必利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和内镜下的改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埃塞米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西咪替丁与伊托必利联合.
作者:伍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下某某市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收集某某市2010年-2012年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开展医疗责任保险对防范医疗纠纷扩大化、分担医疗机构风险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较多问题.结论:改进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及服务,完善相关制度有利于第三方理赔机制的持续健康运行.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儿男,6小时,因“哭闹不安五小时”于2013年6月30日就诊于我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以孕39周+6天于2013年6月29日18:15在本院妇产科自然娩出,产后患儿全身皮肤红润,呼吸不规则,哭声响亮,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可,羊水清,体重3300g,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10分,5分钟10分,产科给予处理后,在产科病房母婴同室观察.
作者:徐天鹏;王晓丽;张宏山;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作为基层医院如何利用孕妇学校为孕产妇实施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9月来我院的212例孕产妇采取多媒体授课、操作示范、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理工作做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来我院产检及分娩,但未参加或很少参加孕妇学校授课的孕产妇196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生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产配合、母乳喂养、分娩结局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孕产期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率、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学校是实施孕期保健的重要途径,在基层医院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珍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计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3.4%,万古霉素100%敏感,未发现耐药,MRSA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苯唑西林、青霉素均100%耐药,MRSA中利福平的敏感率39.8%.MSSA中左氧沙星、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MRSA与MS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应加强检测.
作者:彭桂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催产素引产的效果.方法:分别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加微泵输液技术与传统的输液方法进行滴注催产素,对两组孕妇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输液滴速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输液滴速的安全性对比、准确性对比、平均耗时对比均P<0.05,有显著差异,孕妇相关问题发生率比较P<0.05,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加微泵输液技术在催产素引产及催产中的应用增加了安全性,准确性,极大地保护了护患双方,效果显著.
作者:张丰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复杂性肛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复发性肛瘘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病率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复发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可改善单纯西医治疗法的并发症,疗效安全可靠,对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留管时间以及血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81%,平均留管时间为(273.4±21.4)d;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平均留管时间为(179.2±30.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留管时间更短,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不仅可减低血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有效减少患者留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沈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自体回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源,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反应.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343例髋关节手术患者术中自体回输血的应用效果和护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43例平均回输血680ml,无一例出现输血反应和其它并发症.结论:自体回输血在髋关节手术中使用方便安全,节约了资源,避免了异体输血引发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作者:黄瑞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PBL教学法在产房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价值.PBL教学法是目前国外医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在产房助产士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课前充分的带教课件准备、课中循序渐进地采用PBL教学法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带教质量的关键.
作者:罗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为开展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013年4月选择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张桥、虹关、新港和提蓝四个社区居民中的2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个人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经过6~12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1),疼痛及临床症状改善(P<0 01),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运动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其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蔡忠云;姚保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早产儿、危重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者.采用鼻胃管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如能早期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对加速病人的康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易双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回顾5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的临床资料,将舒适护理实际应用到病人身上,探索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睡眠的改善情况.方法:5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通过舒适护理包括为病人创造一个宜于睡眠的环境,指导采用正确的睡姿和方式,合格的睡具,切实的睡前准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其舒适入睡.后通过问卷调查,探索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后,49例能复述其中内容,5例熟练掌握相关方法.其中20例不存在睡眠障碍,25例睡眠状况得到很好改善,8例基本得改善,5例未能得到很好改善,但是患者情绪稳定,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上述方法(为病人创造一个宜于睡眠的环境,指导采用正确的睡姿和方式,合格的睡具,切实的睡前准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简单易行、有效、安全,对改善睡眠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纪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hepatotoxicity,DIH)是指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肝病可以表现为任何类型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害常见,约占报告比例的90%以上,少数可以发生暴发性或重型肝功能衰竭.近年来药物性肝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尤以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报道较多.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区,因抗结核药物需要联合及长期应用,因此在发挥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性肝病是结核病人停止化疗常见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丽杰;徐少卿;郭建彪;靳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间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0例卵巢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经过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后,28例治愈出院;仅2例切口出现轻微感染,经及时抗感染、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7d,平均(4 5+0 5)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配合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封彩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综合护理措施的服务质量.方法:自2012年1-2013年1月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产妇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姐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相关文献实施的一系列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婴儿的能力及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我院产科开展,充分满足产妇分娩前后心理及生理需求,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增强了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宋曼;王国珍;杨玉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前整体护理关于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的作用及措施.方法:通过手术前心理疏导,手术后随访等方法与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沟通,讲解与疾病手术有关的知识,解释术前、术后病人如何配合医生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手术所产生的恐惧感.结果:心理护理减轻了手术病人的心理压力,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手术顺利进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前病人的心理尤为重要,因为护理心理学已成为一门重要学科,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可帮助手术病人实施手术治疗的佳目标,并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广发认可.
作者:米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探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2年7~12月出院的1360例Ⅰ类切口患者手术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1360例Ⅰ类切口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38%,抗菌药物种类选用合格率为100%,预防用药时机全部在术前0.5~2h,用药时间超过48h的有162例(18.79%).结论:证实通过整治活动的过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持续下降趋势,合理用药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继续改进.
作者:严晓沁;顾正平;高培培;刘彦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胃穿孔患者,在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期间,给予全程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后,46例治愈,12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6.7%.结论:在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期间,给予胃穿孔患者全程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霍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阴式彩超的应用.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各120例,阴式超声术前评价、术中及术后再评价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多个外观不可视肌瘤,术后探查有无积血及死腔.结论:术中借助阴式彩超辅助确认肌瘤辨认,是协同腹腔镜下壁间肌瘤切除术完成的佳方法,术中阴式彩超监测切除子宫肌瘤从根本上降低了手术后的残留及复发.
作者:胡晓玲;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