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99例疗效观察

胡楝;钟志敏;钟焕清;谢翠贤;刘超;余观水;曹永科

关键词:封堵器, 介入,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产类Amplatzed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例确诊断为继发孔中央型ASD的患者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应用国产类Amplatze封堵器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结果 全组无死亡,19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min~1h,平均为(30.1±0.2)min,住院时间为3~7d,其中封堵成功195例,封堵不成功4例.技术成攻率为97.99%,少量残余分流5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随访1~6个月症状均消失,残余分流消失,封堵器位置固定.结论应用国产类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疗效确切,术前对病例的筛选,术中封堵器直径的选择及不同封堵器释放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转化生长因子-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翼状胬肉关系的研究现状

    翼状胬肉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及结缔组织成长因子与翼状胬肉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刘艳艳;罗丽卿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儿童和成人恙虫病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收治的420例恙虫病,分析比较儿童和成人恙虫病的特点,并分析误诊和死亡原因.结果 (1)420例恙虫病患者,儿童105例,占25.0%;成人315例,占75.0%.(2)儿童患者肝功能异常、脑损害、间质性肺炎、肾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成人组(均P<0.01或0.05).心肌损害发生率在儿童及成人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儿童并发多器官损害32例,占30.5%,成人组并发多器官损害60例,占1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20例入院时明确诊断370例,均有发热和焦痂,后误诊11例,误诊率2.6%.(5)死亡7例(1.7%),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儿童与成人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vs1.6%,P>0.05).结论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致多器官损害,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诊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武英;龙列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补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大鼠牙种植体结合骨板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补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大鼠牙种植体结合骨板形成的影响.方法 8月龄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和中药组.术后3个月确定骨质疏松模型建立后,在大鼠胫骨近中干骺端植入纯钛螺纹柱状种植体,术后第1天开始给中药组大鼠用补骨胶囊冲剂灌胃,其它两组灌服生理盐水.术后1、2、3个月分批处死大鼠,取带种植体的胫骨行形态计量学、组织病理学和成骨蛋白(BMP-2)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中药组结合骨板连续性较好,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较多,术后1~2个月BMP-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卵巢切除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可影响种植体的骨结合,补骨胶囊可使骨质疏松大鼠的种植体结合骨板宽度、种植体周围松质骨区骨量、成骨细胞、BMP-2表达显著增加.

    作者:谢培豪;黄静文;黄文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45例

    目的 评价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应用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45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随访2~5a.结果 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率为88.9%.结论 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对于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祖烽;颜春森;莫守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 评估保守治疗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482例急性阑尾炎病患者,分为实验组(n=228)和对照组(n=254).实验组患者静滴抗生素至无腹痛、发热等症状(时间5~7d)后出院,继续口服抗生素1周.对照组行标准阑尾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 实验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228例有204例完成该项治疗,而对照组的254例有248例行手术治疗.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87.6%,对照组为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实验组有26例(12.4%)复发,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是实验组的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对非选择性急性阑尾炎病患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业星;鲁刚;谭诗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睑黄瘤156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睑黄瘤的疗效.方法 312例眼睑黄色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观察组采用HGL-MYK8型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氮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进步、无效的例数为155、0、1、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2、22、86、16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90.05,P<0.0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 (P<0.01).随访6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5.8%vs0%,P<0.01).结论 采用HGL-MYK8型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睑黄瘤,医生操作技术精湛加上护理得当,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吴秀萍;梁明秀;关智慧;文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本文阐述了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病因、机制、治疗等研究现状.ALD的病因主要是乙醇在细胞内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及其他引起的代谢紊乱;乙醛的毒性作用、内毒素血症、缺氧诱导因子-1、免疫介导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可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黄泽伟;程江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体会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100%,未发现断钉,钢板断裂病例,无一例出现不愈合及髋内翻,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7%.结论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方法简单,实用,安全性强,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适应在基层医院开展,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方法.

    作者:胡晒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6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及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意义

    目的 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征及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63例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中30~49岁者占80.6%,CIN无典型临床特征.阴道镜图像以醋酸白上皮多见,醋酸白上皮的厚薄与CIN分级有关(P<0.01).阴道镜检诊断CIN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59.6%,其中Ⅱ、Ⅲ级CIN的特异性为93.6%.结论 醋酸白上皮对CIN有重要诊断价值,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明显提高了CIN检出率.

    作者:唐卫清;杨秀丽;陈淑葵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标准预防教育对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影响

    目的 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提高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意识,有效地减少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2008年2-10月35名助产士只按常规进行接生,未接受标准预防教育;2009年2-10月则接受讲解、示范、练习、应用操作等形式的标准预防教育.比较实施标准预防教育前后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教育后,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为0.5%,明显低于实施标准预防教育前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标准预防教育能有效地减少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蔡小梅;陈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仪器分析》课的教学体会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和仪器分析的课程特点,结合作者几年来仪器分析教学的工作经验,从不同方面总结了仪器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

    作者:王秀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输血中的作用

    目的 初步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输血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再用PCR-SSP方法进行KIR分型.将分型的NK细胞与已知HLA分型的全血混合,37℃培养0、6、12、24h,ELISA法检测IL-2、IL-4、前列腺素E2(PGE2)、TNF-α、TNF-β、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gA、IgM、IgG的变化.结果 从0~24h,IL-2,IL-4、PGE2及TNF-α、TNF-β、IFN-γ、GM-CSF的质量浓度明显增加(作0.05),IgA、IgM、IgG质量浓度明显减少(P<0.05).随着KIR与HLA不相合程度(0%、20%、40%、60%、80%)的加大,TNF-α、TNF-β、IFN-γ、GM-CSF质量浓度明显增加(P<0.05),IL-2、IL-4、PGE2、IgA、IgM、IgG质量浓度则无明显改变.结论KIR与HLA-I类分子不合可激发异源反应性NK细胞的免疫功能,逆转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吴兆勇;郑丽;周君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Skp2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周期的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能介导泛素化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进行降解,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与VSMC增殖密切相关.本文就Skp2与VSMC的增殖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许托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谈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为了把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药学专业充分联系起来,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谈了教学中的体会.

    作者:马爱青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头孢曲松钠致假性胆囊结石的超声观察

    目的 分析超声观察头孢曲松钠致假性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40例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患者,应用腹部超声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胆系声像图变化并记录临床伴随症状.结果 19例患者胆囊声像图出现异常,其中12例为假性结石:4例假性结石后不伴声影,8例假性结石后伴声影;7例为胆汁淤积;并且19例患者中16例均无临床症状,3例出现右上腹不适、呕吐.胆囊异常均在停药后2~3周内自行消失.结论 头孢曲松钠可致假性胆囊结石,超声可以动态观察其声像图变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黄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湿润烧伤膏两种用法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两种用法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以头面颈部烧伤Ⅱ度至浅Ⅲ度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烧伤患者275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7例,按传统方法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每4~6h换药1次;B组128例,采用湿润烧伤膏纱布覆盖创面,每12h换药1次.结果 A组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与B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浅Ⅱ度、深Ⅱ度创面愈合均无疤痕遗留,而浅Ⅲ度创面各均有3例有疤痕遗留.两组患者浅Ⅱ度、深Ⅱ度、浅Ⅲ度创面的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采用烧伤膏纱覆盖创面具有减少换药次数及药膏用量、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祝演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健康供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良

    目的 探讨健康供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65%、75%)离心法,溶血后获得的细胞悬液经终浓度为10nmol/L的N-甲酞·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37℃孵育10min预处理,室温,2400g/r,20min离心分离.结果 分离获得的嗜酸性粒细胞包膜、颗粒、细胞核清晰,细胞结构完整;存活率(99.4±0.6)%,纯度(99.3±0.7)%,回收率(51.0±9.3)%.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可有效快速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作者:吴智明;杨志刚;蔡静怡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方法 将24名安氏Ⅱ类Ⅱ度以上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例.试验组早期第二磨牙粘戴环(或颊面管),摇椅弓伸至第二磨牙、上领牙戴固定小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两组矫治前后拍均摄头颅侧位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NB、SN-MP、U6-PP、L6-MP、L1-MP(mm)、AFH(Me-ANS)(mm)、PFH(Ar-Go)(mm)、OB(m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打开咬合时间和矫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方法.

    作者:林少萍;李向东;梁淑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一种较有争议的疾病,传统被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该瘤呈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导致了其较高的复发率,在病理及临床上都具有和一般领骨囊肿不同的生物学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囊内液体正压力作用、细胞凋亡与增殖、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三方面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数字环境下纸质期刊馆藏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纸质期刊资源是图书馆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但在数字环境下纸质期刊却面临着利用率低下及由此带来的生存问题.该文对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闫吕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