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监视下行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体会

许萱子;黄红梅;李爱竹

关键词:绝经期, 超声实时全程监视引导, 取环术
摘要:目的 总结绝经期妇女采用超声实时全程监视引导法行取环术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7年用BELSON700型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引导下对127例(试验组)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资料,与2006年采用传统法108例 (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取环成功率为96.1%(122/127),高于对照组的85.2%(92/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取环术时间为(2.5±1.3)h、术中出血量为(4.4±1.2)mL,分别(短)少于对照组的(3.3±1.6)h和(5.8±1.4)mL(P<0.01);试验组发生术后IUD残留、嵌顿和断裂分别为1、2、2例,对照组分别为7、10、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超声实时全程监视引导绝经期取环术的成功率高,较少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29例疾病分类错码的统计分析

    目的 寻找国际疾病分类错码的原因及降低错码率的方法.方法 用ICD-10标准对我院2007年1月1日至6月31日疾病分类编码进行重新核查分类编码,发现由于4种原因造成编码错误229例.结果 在229例错码中,不规范的诊断致错码139例(60.7%),编码技术不娴熟错码63例(27.5%),病历记述不清而致错码22例(9.6%),审阅病历不详致错码5例(2.2%).结论 要降低错码率,医生必须学习ICD,以规范诊断;编码员要有精湛的分类技术及临床医学知识.

    作者:李东敏;梁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尿酸酶比色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5例、心肌梗死组120例和健康对照组170例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人.

    作者:谢细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4-2006年我院妇科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及影响阴道感染的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近3a我院妇女阴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检出情况,以及影响感染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16 224例妇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11 356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6 224例患者中,病原体的检出率为67.6%,其中条件菌27.3%、真菌18.4%、加德纳杆菌(GV)14.1%、纤毛菌4.6%、滴虫2.2%、淋球菌1.0%,感染人数逐年增加(均P<0.01).在11 356例健康体检妇女中,病原体检出率为16.8%,其中真菌7.4%、加德纳杆菌6.3%、纤毛菌2.4%、滴虫0.7%.3a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46.7%,患者感染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区域及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 本地区妇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以条件菌和真菌为主,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可影响其感染情况.

    作者:林小菊;邓玉丽;梁一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癌胚抗原、铁蛋白和乳酸脱氢酶联合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42例良性胸腔积液(良性组)和26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分别采用放免法(RAL)检测CEA、SF,连续监测法测定LDH,同时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 良性组的CEA、SF、LDH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腔积液CEA、SF、LDH单项检测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9%、77.9%、73.5%,三项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性为88.2%.结论 胸腔积液中CEA、SF和LDH联合检测可提高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彭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盘植入3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两家医院6年间38例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引产及4例顺产后胎盘滞留行人工剥离或钳夹困难时,彩超检查诊断为胎盘植入;另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植入28例中,产前B超发现前置胎盘20例,B超提示可疑胎盘植入4例.38例中发生产后出血21例,发生率为55.3%;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及介入治疗)成功33例,因术中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术5例.结论 对有胎盘植入的诱发因素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胎盘植入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出血,应根据病情,制定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要求保留子宫者可行保守治疗,对严重出血危及生命者应采取子宫切除术.

    作者:王祥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首次AMI患者行PC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达TIMI 3级,分析PCI术前12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总和与术后1 h ST段下降幅度.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ST段迅速下降组(下降≥50%);B组:ST段持续抬高组(下降<50%).所有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l h取外周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PCI术前与术后l h ET和NO水平.结果 所有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h E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NO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 h的 ET水平比术前更高,NO则更低(P<0.05).ST段迅速下降组PCI术前与术后1 h相比,ET水平增高(P<0.05),NO无明显变化(P>0.05).ST段持续抬高组PCI术前与PCI术后1 h相比,ET水平明显升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CI术后ST段迅速下降组与ST段持续抬高组比较,ST段迅速下降组ET水平低(P<0.01),NO水平则高(P<0.05).结论 AMI及PCI术均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血中ET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AMI经PCI术后ST段的下降与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有关,特别与NO含量有关,PCI术后NO水平未降低者心电图ST段下降迅速.

    作者:陈力;贺巧云;凌文革;匡希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例HBeAg阳性血清样本的HBV-DNA分析

    目的 了解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eAg与HBV-DNA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 对2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为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有195例HBV-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7.5%.200例中有115例(占57.5%)HBV-DNA为(1~9)×107 copies/mL,70例(35.0%)为(1~9)×104 copies/mL,10例(5.0%)为500~1 000 copies/mL,5例(2.5%)未检测到.结论 HBeAg与HBV-DNA的检测都能反映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程度.

    作者:张韶斌;陈斯亮;罗莞超;高映萍;罗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谷氨酰胺对慢性酗酒大鼠肠道上皮细胞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对慢性酗酒大鼠肠道上皮紧密连接(TJ)特征性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和粘附连接(AJ)特征性蛋白钙粘连蛋白E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酰胺组(谷氨组)、慢性酗酒处理组(酗酒组)、慢性酗酒并谷氨酰胺组(谷氨+酗酒组),每组10只,并给予相应的处理.用荧光示踪剂测定肠道上皮的渗透性、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测定肠道上皮细胞中Occludin、ZO-1和钙粘连蛋白E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慢性酗酒导致肠道上皮渗透性明显增高3倍左右(P<0.01);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明显改善由慢性酗酒引起的肠道上皮渗透性增高(P<0.05).免疫印迹和RT-PCR显示在酗酒组的Occludin、ZO-1、钙粘连蛋白E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在谷氨+酗酒组中Occludin、ZO-1、钙粘连蛋白E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酗酒组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慢性酗酒可使TJ分子Occludin、ZO-1和钙粘连蛋白E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导致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受损,补充谷氨酰胺通过上调上述TJ分子而对慢性酗酒的肠道上皮屏障功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张媛莉;何惠娟;姚华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患者71例随机分为参芎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芎组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于治疗第15天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ET的变化.结果 参芎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2.3538,P>0.05).治疗前两组E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参芎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ET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降低ET水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当,且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作者:张志坚;曹传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1例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侵及以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随访12~72个月,治愈37例(90.2%),复发4例(9.8%).结论 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良好.切除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傅国武;揭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12例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选用18种常见本土化标准变应原对湛江地区41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412例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为84.5%,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79.4%)、蟑螂(27.4%)、棉絮(18.2 %)、海蟹(13.6%)、狗毛(11.2%),其中粉尘螨是主要和强烈的变应原.结论 粉尘螨是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的变应原.

    作者:钟文伟;赵云峰;黄锦葵;吴达才;陈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治疗ALT高基线水平慢性乙型肝炎68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高ALT基线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30例ALT水平升高(>5 ULN)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每次口服甘利欣胶囊150 mg及五酯胶囊22.5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初始2周两组均给予静脉滴谷胱苷肽及水溶性维生素.结果 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100.0% vs 83.9%、91.2% vs 38.7%、85.3% vs 32.3% (均P<0.01).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随访12个月时的持久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100.0% vs 79.0%、94.1% vs 32.3%、89.7% vs 27.4%、70.6% vs 19.4%(均P<0.01).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ALT、HBV DNA反弹或病情加剧,而对照组有11例病情加剧,其中发生重型肝炎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9例.结论 拉米夫定对ALT高基线值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阻止病情加剧,是慢性乙型肝炎一个较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陈小萍;李耀才;伍思国;陈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9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方法 对95例陈旧性肛裂施行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在直视下根据肛管狭窄程度、个体差异确定切开内括约肌的范围.结果 95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切口及肛裂处愈合时间为7~15 d,平均(10.3±1.6) d,无1例出现排便失禁、粪便溢出和排气失禁.结论 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治愈率高,并发肛门失禁的危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运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州市越秀区5709名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5709名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2007年3月至6月对广州市越秀区5 709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男生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18.1%vs10.2%,P<0.01),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25.0%vs16.5%,P<0.01);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逐渐上升(χ2=46.9714,P<0.01),且女生视力不良发生率高于男生(33.4%vs29.0%,P<0.01);男女生之间的沙眼、龋齿与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何红;陈慧;石英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52例

    目的 总结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适应证症和经验教训.方法 对52例踝关节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PDLLA)内固定治疗,术后短腿石膏托固定踝关节4~6周.结果 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于术后5~9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按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优34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达92.3%,12例术后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分别为迟发性无菌性炎症6例、局限性骨质疏松8例、关节僵硬4例.结论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须有选择进行,术中术后处理得当,重视术后并发症,疗效理想.

    作者:林晓蓬;朱肖奇;黄佳佳;裴伟杰;余旭辉;邓少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其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效果.方法 在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随时、个体、集中授课、提供视听教材和发放书面材料等教育方式对8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前,患者对自我保健知识熟悉者只有24例(28.6%),教育后则增加至80例(95.2%),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健康教育后,重视保健运动、主动参与保健运动、主动改变不良工作姿势、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重视颈椎保护的病例明显增多,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每天运动时间由教育前的(5.3±1.5)min延长至教育后的(37.2±3.5)min (P<0.01);经健康教育后,3、6、12个月复发的病例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颈椎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改善颈椎运动能力,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

    作者:蔡梅;张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43例)和复方丹参-阿司匹林对照组(43例).采用TC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48h内、2周内TIA发作被控制及转为脑梗死的例数为分别为32、10、1例;对照组则为分别为20、20、3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流速增快与血流速缓慢者组的平均流速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或0.05);同时应用降纤酶治疗后,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P<0.01).结论 应用降纤酶治疗TIA 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通过TCD技术可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陈国光;关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B超监测对提高置器质量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B超监测对置器距离进行干预,以提高置器质量,较好地发挥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效果.方法 对402例健康育龄妇女放置IUD前先以B超测量宫底厚度,置器后实时扫描IUD宫内定位,从子宫纵切图像上测量IUD上缘至宫底外缘距离,若其距离超过设定标准则重置于设定范围.定期随访其避孕效果.结果 本组402例在B超监测下置器仍有3.48%(14/402)需重置,置器后退出时有回带感2.99%(12/402).3例因严重前倾屈干预失败置器0.75%(3/402).第24个月继续存放率为92.23%,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总停用率(分别为0.30%、1.50%、6.60%和9.70%).结论 B超监测有助于提高置器质量,从而较好地发挥IUD的避孕效果.

    作者:麦小珊;陈比红;邓国洪;张娟纺;黎超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F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GA)组,每组各30例,比较CSEA与GA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CSEA和GA两组患者在CO2气腹后5 minHR和RR均增快,MAP下降,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于气腹后30 minMAP恢复至麻醉前水平;GA组的MAP则在气腹后15 min回升至麻醉前水平.CSEA组在气腹后15 min时pH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aCO2值显著升高,与气腹前相比P<0.05;GA组气腹后15 min时pH值也明显下降,PaCO2值高于气腹前水平,但明显低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优良率均为100%.CSEA组术中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GA组,术毕时CSEA组比GA组更快清醒(P<0.05).结论 CSEA可以满足心肺功能良好患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需要,具有用药少、经济实用术后苏醒快等优点.

    作者:林环新;邱玉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4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476例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患儿的性别、病因、患病率、发病时段、季节、创伤类型及治疗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的发病存在着性别、时段、伤因、创伤类型的差异,季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颏部、额部、头顶及上下唇易受伤; 早晨、中午及下午的上下学时段创伤患病率高.结论 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有特定的发病规律,采取针对性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张乃尊;傅国武;梁文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