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珊;陈比红;邓国洪;张娟纺;黎超英
目的 研究洛伐他汀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运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细胞粘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实验检测洛伐他汀对HO-8910PM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及对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 洛伐他汀作用HO-8910PM细胞6h后能抑制其体外侵袭、趋化运动和粘附能力,其中8 μmol/L抑制率分别为(79.18±0.21)%、(59.40±0.80)%和(14.08±1.28)%.结论 洛伐他汀能有效地抑制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侵袭、趋化运动和粘附能力,是潜在的抗肿瘤转移药物.
作者:张建和;符伟玉;覃燕梅;莫丽儿;梁念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及电动切削系统配合支撑喉镜在喉微创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43例喉部良性疾病患者(包括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乳头状瘤、会厌囊肿和披裂囊肿)在支撑喉镜加鼻内镜下应用电动切削系统进行微创手术.结果 43例均一次手术成功, 无明显并发症.声带息肉和小结患者20例,治愈19例,好转1例;会厌囊肿14例,披裂囊肿1例,全部治愈;喉乳头状瘤8例,治愈4例.全部病例随访4个月至2 a,除4例小儿喉乳头状瘤外,其余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和电动切削系统在治疗喉部某些良性病变中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精确度高、创伤性小等优点.
作者:崔德威;许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BMSCs是近年来细胞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研究发现对治疗多种心脏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从其生物学特性,其对缺血性心脏病体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几方面对BMSCs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作者:秋辉;郑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B超监测对置器距离进行干预,以提高置器质量,较好地发挥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效果.方法 对402例健康育龄妇女放置IUD前先以B超测量宫底厚度,置器后实时扫描IUD宫内定位,从子宫纵切图像上测量IUD上缘至宫底外缘距离,若其距离超过设定标准则重置于设定范围.定期随访其避孕效果.结果 本组402例在B超监测下置器仍有3.48%(14/402)需重置,置器后退出时有回带感2.99%(12/402).3例因严重前倾屈干预失败置器0.75%(3/402).第24个月继续存放率为92.23%,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总停用率(分别为0.30%、1.50%、6.60%和9.70%).结论 B超监测有助于提高置器质量,从而较好地发挥IUD的避孕效果.
作者:麦小珊;陈比红;邓国洪;张娟纺;黎超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自编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100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随访,对影响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人的关心程度、医患关系、焦虑、抑郁等在依从者和不依从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在年龄、性别及瓣膜的型号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焦虑、抑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稳定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干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长缨;何湛;古剑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小切口皮瓣下剥离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对186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翻转皮瓣直视下剥离大汗腺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186例均无出现皮肤坏死现象,腋臭气味消失,术后日常生活即可自理,不需陪护,切口隐蔽,瘢痕细小,较早恢复上肢活动.结论 小切口皮瓣下剥离大汗腺治疗腋臭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邓恩;邵奕;黄木平;林燕凤;邱世国;董嘉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方法 63例急性咽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d),分1~2次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用3~5 d,并予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以退热时间为主要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眼结合膜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3.95±0.68)、(4.03±0.62)、(4.76±1.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喜炎平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优于病毒唑.
作者:李波;冯丽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5709名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2007年3月至6月对广州市越秀区5 709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男生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18.1%vs10.2%,P<0.01),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25.0%vs16.5%,P<0.01);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逐渐上升(χ2=46.9714,P<0.01),且女生视力不良发生率高于男生(33.4%vs29.0%,P<0.01);男女生之间的沙眼、龋齿与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何红;陈慧;石英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外固定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失败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每组30例.外固定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或结合克氏针骨折端交叉固定治疗,钢板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结果 在控制桡骨的短缩、关节面的塌陷及下尺桡关节脱位方面,钢板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P<0.01或0.05).术后两组的Garl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25908,P>0.05).结论 外固定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控制桡骨的短缩、关节面的塌陷及下尺桡关节脱位方面,钢板内固定优于骨外固定器固定.
作者:马楚平;何光联;梁江山;欧迪军;李康养;刘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476例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患儿的性别、病因、患病率、发病时段、季节、创伤类型及治疗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的发病存在着性别、时段、伤因、创伤类型的差异,季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颏部、额部、头顶及上下唇易受伤; 早晨、中午及下午的上下学时段创伤患病率高.结论 学龄期儿童头面部外伤有特定的发病规律,采取针对性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张乃尊;傅国武;梁文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甲硝唑和利福平联用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宫颈糜烂患者100例,按糜烂面积分为轻度52例,中度36例和重度12例,将红霉素0.25g×9片、甲硝唑0.2g×6片和利福平0.15g×3片依次放置于阴道后穹隆,1次/d,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 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组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45、6、1、0,27、8、1、0,0、3、7、2(Hc=45.3218,P<0.01);轻度、中度组宫颈糜烂的疗效好,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宫颈糜烂的疗效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 红霉素、甲硝唑和利福平联用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方法 简单、易掌握等优点.
作者:赵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眼表生物膜固定装置(BMFD) 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治疗急性期眼表烧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21眼眼表烧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9例(10眼),实验组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SLFAMP),对照组10例(11眼)采用常规的缝线法新鲜羊膜覆盖术(TFAM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眼表上皮化时间、睑球粘连的发生率,并观察患者眼表组织稳定性及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9.5±3.8)min,角结膜上皮化时间为(16.8±7.6)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4±10.7) min和(21.6±9.8) d (P<0.01);实验组的术后羊膜下积液发生率为10.0%,睑球粘连的出现率为20.0%,均少于对照组的36.4%和45.5%.结论 利用BMFD固定羊膜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具有操作简便、无损伤、治疗死角小及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更换羊膜等优点,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眼科推广应用.
作者:叶健章;尹转通;古乐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国际疾病分类错码的原因及降低错码率的方法.方法 用ICD-10标准对我院2007年1月1日至6月31日疾病分类编码进行重新核查分类编码,发现由于4种原因造成编码错误229例.结果 在229例错码中,不规范的诊断致错码139例(60.7%),编码技术不娴熟错码63例(27.5%),病历记述不清而致错码22例(9.6%),审阅病历不详致错码5例(2.2%).结论 要降低错码率,医生必须学习ICD,以规范诊断;编码员要有精湛的分类技术及临床医学知识.
作者:李东敏;梁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妇科门诊体检的3 127例妇女中发现的宫颈糜烂病例8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30~岁年龄组宫颈糜烂患病率分别为30.9%和33.0%,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有阴道炎史者比无阴道炎史患病率高(34.9% vs 22.3%,P<0.01);阴道手术产组宫颈糜烂患病率为40.5%,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性生活频率及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关系不大(P>0.05).结论 宫颈糜烂的发病与年龄、阴道炎、阴道局部损伤及继发感染有关.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F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GA)组,每组各30例,比较CSEA与GA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CSEA和GA两组患者在CO2气腹后5 minHR和RR均增快,MAP下降,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于气腹后30 minMAP恢复至麻醉前水平;GA组的MAP则在气腹后15 min回升至麻醉前水平.CSEA组在气腹后15 min时pH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aCO2值显著升高,与气腹前相比P<0.05;GA组气腹后15 min时pH值也明显下降,PaCO2值高于气腹前水平,但明显低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优良率均为100%.CSEA组术中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GA组,术毕时CSEA组比GA组更快清醒(P<0.05).结论 CSEA可以满足心肺功能良好患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需要,具有用药少、经济实用术后苏醒快等优点.
作者:林环新;邱玉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小儿IgA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尿分析、肾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38例中,完全缓解12例,显著缓解16例,好转6例,无效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5、13、11、8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73,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BUN及尿RBC计数均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gA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何志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侵及以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随访12~72个月,治愈37例(90.2%),复发4例(9.8%).结论 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良好.切除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傅国武;揭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eAg与HBV-DNA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 对2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为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有195例HBV-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7.5%.200例中有115例(占57.5%)HBV-DNA为(1~9)×107 copies/mL,70例(35.0%)为(1~9)×104 copies/mL,10例(5.0%)为500~1 000 copies/mL,5例(2.5%)未检测到.结论 HBeAg与HBV-DNA的检测都能反映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程度.
作者:张韶斌;陈斯亮;罗莞超;高映萍;罗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患者的施护方法.方法 对29例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施护和完善各项准备,术后施行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合理的营养支持及详细观察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29例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1例并发咽瘘,经加强换药及护理后痊愈;1例并发切口出血,经加压包扎,加强止血治疗及护理后痊愈.29例喉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均能从口腔进食,发音流利,略声嘶,但不影响日常语言交流.结论 术前做好语言交流准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给予均衡合理的营养支持及对并发症的仔细观察是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陈舒燕;曾喜勤;蔡兰珠;陈雪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营养法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遵医嘱通过饮食调控,控制水、钠、嘌呤、蛋白质等的摄入量,且以药膳辅助治疗(痛风发作期经药物治疗)门诊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23例(治疗组),并与不遵医嘱的17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痛风发作期患者用别嘌呤醇、吲达帕安、卡托普利等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月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a内治疗组因痛风复发再次到医院治疗的有4例,而对照组则有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营养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效果较好,并能长期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淑惠;任间仪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