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政;杨毅勇;张云珍;史素芬;王永平
曲菌是真菌的一种,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长期以来人类利用曲菌发酵食品如酱油、制酒等.曲菌亦可引起食物、谷物霉变质,引起动物、人类中毒致病.
作者:刘印红;袁霏;孟尚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采用CO2激光输出功率20-40w,波长10.6μm,针对轻、中、重不同糜烂程度采用不同光束强度,光斑直径约0.3-0.5cm的连续波治疗宫颈糜烂2412例.结果:术后三个月复查,总有效率100%.结论:CO2激光治疗术简单、安全、疗效满意,适用于治疗Ⅰ-Ⅲ°宫颈糜烂.
作者: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病人男性,17岁.一年前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心悸,以活动后明显,伴有反复发作的腹痛不适,无规律性,曾有黑便,量不大,不伴腹泻,无发热史,曾在外院诊断缺铁性贫血,予口服铁剂治疗,效果不佳,为治疗来诊.
作者:马宝;李孟;徐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本院1995年-2004年分娩活产婴25122例,发现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01例,占同期活产婴的0.4‰,其特征为发病日龄早,首发症状表现为呕吐、腹胀、无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尤其当呕吐物含胆汁或粪汁,腹胀进行性加重,应高度怀疑存在消化道畸形.尽早做X线检查明确诊断,争取手术时机,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李凤英;罗粹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胶囊的临床疗效、主治范围及不良反应.方法:选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在所治疗的50例盆腔炎患者中,妇科千金胶囊的总有效率为86%.血、尿、便及心、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妇科千金胶囊服用安全、疗效优、用量少、服药更方便.
作者:魏淑奇;鲁晓红;林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临床教学是我国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建国以来,各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在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说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教学.临床教学的目的是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培养医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教学主要在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中进行,是这三类医院核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宪永;刘君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时间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治疗者,其中发生破裂的24例的临床资料,将9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手术治疗者分为三组:选择巧克力囊肿破裂并误诊,于破裂24小时后手术7例(A1组)及巧克力囊肿破裂者入院后立即确诊,急诊手术(A2组)作为研究对象,未破裂巧克力囊肿行择期保守手术治疗71例作为(B组)对照组对误诊情况及术后复发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巧克力囊肿破裂误诊7例,误诊率29.17%(7/24).术后2年内总复发率24.21%(23/95),A1组71.42%(5/7),A2组41.17%(7/17),B组15.49%(11/71).两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1<0.01,P2<0.05.结论:巧囊破裂误诊率高,巧克力囊肿破裂及误诊至手术距破裂时间长与手术后症状复发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巧克力囊肿并积极治疗,防止破裂,同时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及时手术,能明显降低巧克力囊肿手术后复发.
作者: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外相关文献的复习,综述了夜间哮喘与睡眠相关胃食道返流的关系.全文系统阐述了夜间哮喘及睡眠相关胃食道返流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认为夜间哮喘引起胃食道返流(GER)的机制是哮喘患者的夜间觉醒次数增加与睡眠效率的降低都可触发一过性的下食道括约肌(LES)松弛,引起胃酸返流,另外,睡眠时仰卧位时会延长食道清除率而导致GER;睡眠相关GER引起夜间哮喘的机制.其一,迷走神经反射,食道远端的酸刺激黏膜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其二,微吸入,少量的胃内容物被误吸入声门、声门下及气管支气管树,刺激咽喉部和气道中的酸敏感器,引起支气管痉挛.两者治疗也密切相关.夜间哮喘与睡眠相关GER的关系非常密切,睡眠相关GER可能是夜间哮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夜间哮喘又可引起睡眠相关GER.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夜间哮喘的治疗,而且要重视睡眠相关GER的治疗,只有把二者的治疗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卢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鼻窦内窥境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一项有效、已普遍应用的新技术,其优点是病变清除彻底、保留鼻腔生理功能、病变不易复发.由于术腔紧邻眼眶、颅底,术中易引起眶颅并发症,因此术中、术后医护密切配合,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4年8月收住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窦内窥镜术共306例,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东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急性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抢救体会.方法:对56例急性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采取防止窒息,防治休克及感染,严密观察病情.结果:本组病例病情稳定,除了5例好转后转往他科,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加强病情观察,可明显提高急诊救治率.
作者:孙永乐;张华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核苷类似物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一类新药,曾经试用过的核苷类似物有多种,但大部分由于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率低、副作用大、用药不方便等原因未能广泛用于临床.综合考虑比较有前途的是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和泛昔洛韦(famciclovir),其抗HBV作用强,口服吸收率高,长期应用(超过1年)未见明显副作用,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现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情况作一概述.
作者:江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报告26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前检查、结石分布、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为主,右肝其次.左外叶切除16例(61.5%),左半肝切除3例(11.5%),肝方叶切除4例(15.4%),右肝段切除3例(11.5%);附加胆肠吻合术6例(23.1%),手术并发症4例(15.4%),无手术死亡,全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早期的肝切除治疗效果佳,但还要配合肝内狭窄胆管的切开整形、胆管空肠吻合,术中、术后胆道镜治疗,才能减少结石的残留和复发.
作者:王浩;周萃阶;赵景楠;季振宗;许永琪;张永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系列全身性内分泌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少汗、疲乏无力、少言懒动、体温偏低、记忆力减退、嗜睡、心动过缓、厌食腹胀、粘液性水肿呈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浮肿、踝部水肿、皮肤干燥等.实验室检查:T3、T4、fT3、fT4降低,T4及fT4下降较T3明显,TSH升高.
作者:杨毅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要不断提高,促使健康护理从医疗机构走向社会和家庭.更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面,南丁格尔曾指出:家庭护理是护理职责的范围.家庭护理始于19世纪,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不断实践、完善,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家庭护理的服务要求日益增加,经济费用负担过重,不愿留在医院接受长期的护理,在家医疗护理更有利于保持病人的自尊,对病人身心都有帮助,既消除新的陌生和不适应感,又有利于疾病医治和身心康复.从而也减轻了家人的负担,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易被人们接受.我科自从2002年开始对50位痰检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家庭随访,现将对类似患者的家庭访视简述如下.
作者:王霞珠;胡梅凤;唐月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使用氨体舒通减少强的松治疗ITP副作用.方法:对60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使用强的松治疗,同时给予氨体舒通减少强的松副作用临床观察.分为氨体舒通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氨体舒通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增加为(3.1±2.4)kg比(7.3±5.1)kg,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血压为(110±12)mmHg比(110±23)mmHg,p<0.05,差异有显著性;空腹血糖为(6.2±4.2)=mmol/L比(6.9±4.1)=mmol/L,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氨体舒通可减少强的松治疗ITP副作用,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
作者:邓磊;张培先;张洁;郑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探讨开展高层次信息服务的新发展,提出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保障,以便更好地为医教研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
作者:赖咏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报道微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1.5mm微切口进行内眦角周围皮下游离,松解皮下张力性纤维条索带,使内眦皮肤组织重新排列组合后固定.结果:60例内眦赘皮明显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内眦赘皮无复发,无疤痕,受术者满意.结论:本术式适合于各种内眦赘皮,效果良好,切口微小隐蔽.
作者:宋茂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IGT患者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方法:在常规的术前准备后再加二次餐后血糖检查.对IGT者给予预防性服药[1].结果:分析证明IGT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而给予干预治疗,可减少意外并发症,有利于恢复.
作者:马立东;钱呈兴;徐振国;周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老年化,老年人的胆道疾病愈来愈多见.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也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具有起病急,发展快,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死率高的特点.我们2000年3月-2005年3月间共收治65岁以上ACST病人46例,疗效满意.现就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病人进行全面的术前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能积极配合手术完成,无并发症,视力恢复快.结论:做好患者术前护理可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术中、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梅珍;伍红卫;黄黔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