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

欧丽梅;杨小珍

关键词:膀胱癌, 丝裂霉素C, 灌注,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术并术后定期应用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的4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护理.结果:48例随访12~24个月,无肿瘤复发45例(93.8%),复发3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以丝裂霉素C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悉心的护理,有助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外科、肿瘤科和ICU病房常用全胃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本文具体介绍了本院普通外科、肿瘤科和ICU病房常用的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的基本方和如何根据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处方调整;详细介绍TPN的配制流程、无菌环境的要求、质量要求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临床配制和使用TPN提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作者:谭燕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芦荟治疗对子宫内膜癌survivin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治疗对子宫内膜癌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芦荟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3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芦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癌组织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分别为71.4%、(19.36±4.78)和25.7%、(13.35±2.93),治疗后子宫内膜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显著降低( 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手术分期、肿瘤大小均呈正相关( r =0.412,0.398,0.408, P 均<0.05).结论:芦荟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祥珍;李英勇;孙显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1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儿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118例中闭合性颅脑损伤10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8例,58例行手术治疗,60例行非手术治疗.恢复良好90例(76.5%),恢复不良13例(10.9%),死亡15例(12.4%).结论: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病情严重,且变化快而复杂,癫痫发生率高,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尽早确诊选择及时治疗方案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叶锋;张宗平;王薇;谭鑫;何春梅;易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身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AS、SDS、NOSIE评分均明显降低,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丰;杨冰霞;徐蕊;何喜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58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1990-2005年我院收治的58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治愈49例,死亡9例,其中行手术治疗者死亡5例,分别死于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2例)、肾功能衰竭(2例)和肺部严重感染(1例);行非手术治疗者死亡4例,分别死于重型脑部伤(2例)、肺部严重感染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易发生误漏诊.其病死率与手术时机有明显关系,腹腔穿刺是一种有效、简便的诊断方法.

    作者:赖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9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均正确.随访2~24月(平均14.3月),3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第2次手术后复位,1例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复位.34例患者视力提高,4例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力低于术前.佳纠正视力≥0.3者15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5例,巩膜穿透3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和脉络膜脱离1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班伟;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1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以阿霉素等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1例,采用阿霉素、顺铂以及5-氟脲嘧啶等化疗药物与碘化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灌注治疗.结果:41例共接受102次介入治疗.22例AFP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部分缓解21例,稳定1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51.2%.0.5、1、2а生存率分别为87.2%、58.1%、19.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的骨髓抑制和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以阿霉素为主的药物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成艺;潘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病案利用与医学科研产出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病案利用与医学科研产出的关系.方法:统计我院医务人员2002~2004年利用病案资料用于医学科研情况.结果:医务人员借阅病案用于科研用途比例为55.98%,其中医师借用病案比例及其科研产出比例明显高于护理和管理人员.结论:病案利用与科研产出关系密切,完善的病案管理可更好地为医学科研服务.

    作者:陈丽娟;梁道兰;梁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桉叶提取物对医院产房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桉树叶提取物对医院产房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以桉树叶提取物熏蒸法与甲醛熏蒸和空气洁净器消毒法对产房进行空气消毒比较, 桉树叶提取物按0.5kg/m3熏蒸, 关闭门窗12h;甲醛熏蒸按40mL/m3用量, 关闭门窗12h;空气洁净器开机2.5h消毒.消毒前、后5次空气采样, 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结果:空气洁净器、甲醛熏蒸、桉叶提取物熏蒸消毒后平均自然菌消亡率分别为93.67%、93.29%、93.41%,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总数均在50cfu/m3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种方法消毒前后的自然菌比较,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桉树叶提取物对产房空气消毒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林(钅监)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时有发现,为做好相应的处理,本文作了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作者:萧少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州市花都区2023名脑力劳动者的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我区部分人群血脂水平变化规律.方法:对2023例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脑力劳动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31~50岁男性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同龄女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余年龄段则无明显差别;31~50岁男女间的高脂血症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1),60岁以前高脂血症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41~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结论:坚持定期血脂监测,指导高脂血症人群适当锻炼和合理饮食以获得理想血脂,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秋玲;黄灿东;蒋兰茂;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等离子电切联合5-Fu治疗尿道尖锐湿疣1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等离子电切联合5-Fu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对12例尿道内CA患者行经尿道疣体等离子电切电灼术,并在术后根据病情用自制的2.5%的5-Fu拭子停留尿道浸泡或用2.5%的5-Fu 20mL灌注尿道治疗亚临床感染和预防复发.结果:术后随防3~12个月,12例中有10例1次性治愈,2例复发,经第2次手术并辅予α干扰素100万IU,隔日1次肌注20d治疗处理后治愈.结论:等离子电切电灼术后2.5% 5-Fu局部浸泡或尿道灌注可用于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亚临床感染,预防复发.

    作者:詹敏;臧奕;谢炳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66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病历667份,对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667例患儿中,97例(14.5%)作了病原学检查,其中细菌培养阳性56例.所有患儿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69.3%者应用二联药物治疗;选用较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抗感染中成药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儿科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盲目性及配伍不当.临床医师必须重视病原菌的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冬;马晓鹂;黄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幼儿肺炎42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雾化吸入配合吸痰)和对照组(雾化吸入)各42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拍背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2、16、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 =6.185, P<0.05).观察组的治愈天数为(6.82±1.74)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4±2.62) d ( 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郭清厚;陈露;张亚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体会

    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配合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良好14例(占46.6%),中残9例(占30.0%),重残2例(占6.7%),植物生存2例(占6.7%),死亡3例(占10.0%).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应力争将血肿完全清除干净,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可达到此目的,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世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创钻颅引流在脑疝突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出血脑疝患者突发双侧瞳孔散大的抢救方法.方法:在头颅CT片提示下,对13例硬膜外出血脑疝、突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先采用微创针钻入血肿,抽出血肿的液体部分减压,继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13例患者的颅内压在微创穿刺粉碎针钻入血肿抽出不凝血液后即刻得到缓解,患者的健侧瞳孔也立即缩小.13例在手术后2~5 d内意识渐清醒, 随访6个月~1 a,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0例均预后良好, 恢复学习和工作;中残3例,生活自理.结论:采用微创针紧急钻颅引流能及时缓解颅内压, 为手术赢得时间, 可明显降低急性硬膜外出血脑疝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病死率, 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招康东;邓启彰;关俊文;陈昶春;招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炎并哮喘样发作的机制.方法:对80例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36例,不伴喘息患儿44例)及其它病原菌感染肺炎30例(普通肺炎组)的血清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 [(207.8±20.1) U/L vs (168.0±23.2) U/L、(278±34) vs (189±27)];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者的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水平则又明显高于不伴喘息者 [(227.8±20.0) vs (198.2±23.1)、(368±45) vs (2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IgE和EOS在肺炎支原体导致肺炎哮喘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曾珺;曾盛;曾芬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个多发性畸形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罕见异常XP+(X染色体短臂增长)致一个多发性畸形家系发病的遗传学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相关人员进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人员临床检查分析.结果:通过鉴定XP+是来自XP自身重复,先证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dup(X)(p2200p2209:p2200pter).女性XP+携带者临床表现正常,男性XP+表现多发性畸形.结论:此家系中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规律,XP+是引起男性多发性畸形的临床病因.

    作者:杨寿;聂俊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72例老年慢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与不发生缺血性脑卒患者的病因、心室率、年龄、性别、心衰、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扩大与心脏瓣膜钙化的差异.结果:Af患者中,发生与不发生缺血性脑卒患者的病因、心室率、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扩大、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情况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均<0.01),但性别、年龄、心衰、Af类型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 P 均>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心室率过缓、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是Af并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老年人Af并发上术疾病者容易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应予临床干预.

    作者:肖玉梅;杨景宁;蒙应东;黄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和肿瘤声像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并与X线钼靶摄影、MRI检查作比较.结果: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检出为87.5%(272/311).声像图特征表现为低回声的单个病灶为多占96.5%(306/311);肿块边缘不规则,轮廓模糊,呈毛刺状或蟹足征达86.8%(270/311);边界整齐,轮廓清楚,但无包膜为13.2%(41/311);肿块纵/横>1占90.4%(281/311);肿块内可见强回声斑点反射91.0%(283/311);77.5%(241/311)的患者伴有同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96.9%(246/254)、MRI的检出率则为98.3%(56/57)均明显高于超声( P<0.01或<0.05〉.结论:虽然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不及X线钼靶摄影和MRI的高,但由于高频超声具无创伤、无放射性、费用低等的特点,所以仍是乳腺癌的首选普查方法.

    作者:陈兴;卫光宇;邓小芸;刘伟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