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钻颅引流在脑疝突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招康东;邓启彰;关俊文;陈昶春;招建华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 脑疝, 瞳孔散大, 钻颅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出血脑疝患者突发双侧瞳孔散大的抢救方法.方法:在头颅CT片提示下,对13例硬膜外出血脑疝、突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先采用微创针钻入血肿,抽出血肿的液体部分减压,继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13例患者的颅内压在微创穿刺粉碎针钻入血肿抽出不凝血液后即刻得到缓解,患者的健侧瞳孔也立即缩小.13例在手术后2~5 d内意识渐清醒, 随访6个月~1 a,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0例均预后良好, 恢复学习和工作;中残3例,生活自理.结论:采用微创针紧急钻颅引流能及时缓解颅内压, 为手术赢得时间, 可明显降低急性硬膜外出血脑疝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病死率, 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

    目的: 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80例.结果: 引流5~14d,临床治愈76例,死亡4例.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钟景灿;张嘉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及总结其护理方法. 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3年1 月至2005年6月采用胃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5.0%与18.8 %;体重减轻的发生率分别为13.3%与48.4%;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为11.7%与29.7%;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7.9±4.7)d与(21.2±5.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精心的护理是胃肠内营养成败的关键之一.

    作者:廖晓茹;罗培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212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治疗.方法:OCS患者212例,首先采用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进行脱水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22例经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脱水治疗后;肿胀逐渐消退,肢体功能恢复;90例接受了手术治疗.212例中,195例恢复良好,17例出现肢体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无严重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结论:OCS患者可先以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进行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手术切开减压,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天洪;伍秀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激素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非激素方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用非激素方法治疗的T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TEN患者转型后给予充分补液,补充足量血浆、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非激素治疗,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6.8d.在转型为TEN前使用激素时有2例出现糖尿病,经停用激素及短期应用胰岛素,血糖很快降至正常.非激素治疗后期有3例出现感染,经按药敏调整抗生素后症状得到控制.结论:采用充分输液,补足量血浆和白蛋白的非激素方法治疗TEN是可行的.

    作者:李定;陈嵘祎;张国学;黎兆军;王丹;李顺凡;樊翌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普通外科、肿瘤科和ICU病房常用全胃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本文具体介绍了本院普通外科、肿瘤科和ICU病房常用的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的基本方和如何根据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处方调整;详细介绍TPN的配制流程、无菌环境的要求、质量要求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临床配制和使用TPN提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作者:谭燕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牵张成骨修复腭裂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因其影响患者口颌系统功能和精神心理健康而受到广泛重视.对于原发性腭裂缺损,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是分离和移动口腔软组织在中线形成粘连愈合而封闭裂隙,硬腭裂隙的骨缺损依然存在,加之手术的损伤,剥离,术后瘢痕加重了颌骨发育不足,继发了各种术后畸形.

    作者:陈蕾;李蜀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圳市福田区集体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集体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重法对82所幼儿园的膳食进行分析,同时对17947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随机整群抽取644名儿童进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结果:所调查的82所幼儿园膳食结构不合理,17947名儿童发育健康总体水平良好,体重达标者16798名(占93.6%),中重度营养不良111名(占0.62%),生长发育迟缓120名(占0.67%),单纯性肥胖症1041名(占5.8%),644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2%.结论:必须建立健全可行的卫生保健体制,提高保健医生整体业务水平,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监管力度,大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谢怡;孙晓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鼻出血110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鼻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10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中合并有高血压病32例,鼻中隔偏曲、鼻粘膜糜烂15例,动脉硬化12例,血液病、肝硬化各2例.行微波及电灼治疗18例,前鼻孔填塞76例,鼻腔反复填塞6例,鼻中隔粘膜下剥离及鼻中隔矫正术7例,颈外动脉结扎2例,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均止血成功.结论:对于鼻出血首先要明确病因,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同时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

    作者:李大红;赵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幼儿肺炎42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雾化吸入配合吸痰)和对照组(雾化吸入)各42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拍背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2、16、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 =6.185, P<0.05).观察组的治愈天数为(6.82±1.74)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4±2.62) d ( 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郭清厚;陈露;张亚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管给药化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以确保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方法:对7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做好防治留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78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置管时间长达180d,短30d,平均为105d.2例因对无菌薄膜过敏,留置管处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及改用无菌纱布固定后症状消失.78例无导管堵塞、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并发症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对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护理、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是导管长时间留置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曹晓娴;赖妙娟;柯燕霞;李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58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1990-2005年我院收治的58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治愈49例,死亡9例,其中行手术治疗者死亡5例,分别死于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2例)、肾功能衰竭(2例)和肺部严重感染(1例);行非手术治疗者死亡4例,分别死于重型脑部伤(2例)、肺部严重感染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易发生误漏诊.其病死率与手术时机有明显关系,腹腔穿刺是一种有效、简便的诊断方法.

    作者:赖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9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均正确.随访2~24月(平均14.3月),3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第2次手术后复位,1例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复位.34例患者视力提高,4例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力低于术前.佳纠正视力≥0.3者15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5例,巩膜穿透3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和脉络膜脱离1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班伟;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创钻颅引流在脑疝突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出血脑疝患者突发双侧瞳孔散大的抢救方法.方法:在头颅CT片提示下,对13例硬膜外出血脑疝、突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先采用微创针钻入血肿,抽出血肿的液体部分减压,继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13例患者的颅内压在微创穿刺粉碎针钻入血肿抽出不凝血液后即刻得到缓解,患者的健侧瞳孔也立即缩小.13例在手术后2~5 d内意识渐清醒, 随访6个月~1 a,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0例均预后良好, 恢复学习和工作;中残3例,生活自理.结论:采用微创针紧急钻颅引流能及时缓解颅内压, 为手术赢得时间, 可明显降低急性硬膜外出血脑疝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病死率, 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招康东;邓启彰;关俊文;陈昶春;招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 n=25),B组( n=26),C组( n=26).A组作单纯体位引流,B组作单纯超声雾化吸入,C组在体位引流前作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的痰液排出量、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以其作为临床疗效指标.结果:C组患者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 P<0.01);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较A组和B组缩短( P<0.01).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能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姚福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简称重肺炎组,下又设心肌酶正常亚组23例和心肌酶升高亚组12例)、56例一般肺炎患者(简称肺炎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称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H)测定.结果:除发热外,重肺炎组外周血白细胞较肺炎组显著升高,血氧饱和度较肺炎组显著降低,心电图异常、心衰、休克及多器官衰竭发生率较肺炎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重肺炎组与肺炎组、对照组相比,血清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 P<0.01);而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心肌酶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 P>0.05).心肌酶升高亚组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异常和心衰的发生率较心肌酶正常亚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0.01或 P<0.05);而休克、多器官衰竭和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重肺炎组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4.3%(33/35);肺炎组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重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提示病情严重,可能有心肌损害,应及早治疗,保护心肌.

    作者:宁丹霞;莫振兆;李泽林;黄云平;李庆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巴胺在预防ICU患者异丙酚镇静后出现循环抑制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使用异丙酚镇静后循环抑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泵注多巴胺的预防作用.方法:30例外科ICU辅助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巴胺组 (Ⅰ组)15例,对照组 (Ⅱ组)15例.所有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辅助镇静,由 1mg/L血浆靶浓度开始逐渐递增至Ramsay评分5分,Ⅰ组同时泵注多巴胺5 μg/(kg·min),比较两组在不同Ramsay评分时SBP、DBP、HR变化和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及异丙酚用量.结果:当镇静加深至Ramsay评分3分后,Ⅱ组 DBP、SBP下降较Ⅰ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至Ramsay评分4~5分时,Ⅱ组HR下降较Ⅰ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Ⅱ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Ⅰ组( P<0.05);两组Ramsay各分值时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ICU危重患者中靶控输注异丙酚辅助镇静同时泵注多巴胺能可降低循环抑制风险.

    作者:廖锡强;程树来;卢尔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雌激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妇女将有1/3的生命在雌激素(estrogen)缺乏的状态下度过.盗汗、潮热、失眠、烦躁或者抑郁等症状在更年期妇女中非常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

    作者:周志昆;曾红兵;高植明;吴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针剂治疗,疗程21 d,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1或0.05),且血糖、甘油三酯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两组治疗后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及治疗组的血浆比粘度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且全血比高切粘度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作者:陈婷;谢彤;黄志清;唐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献血时出现不良反应时有发现,为做好相应的处理,本文作了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作者:萧少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分期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15例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严重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分期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GustiloⅢ型严重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采用微创有限接触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进行分期治疗.结果:随访1~2a,15例骨折端全部骨性愈合,符合骨折愈合标准.15例中,优7例,良5例,中3例.结论:分期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能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创伤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庞健;庞瑞明;谭官峰;陈海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