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9例的临床观察

王班伟;黄燕

关键词:显微镜, 外路手术, 视网膜脱离
摘要:目的: 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均正确.随访2~24月(平均14.3月),3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第2次手术后复位,1例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复位.34例患者视力提高,4例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力低于术前.佳纠正视力≥0.3者15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5例,巩膜穿透3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和脉络膜脱离1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KX - 21 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9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4项参数, 并将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下降( P<0.05或<0.01),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 P<0.01),且随着Child -Pugh积分的增加, 血小板4项参数异常程度逐渐加重.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值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观察.

    作者:李展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圳市福田区集体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集体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重法对82所幼儿园的膳食进行分析,同时对17947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随机整群抽取644名儿童进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结果:所调查的82所幼儿园膳食结构不合理,17947名儿童发育健康总体水平良好,体重达标者16798名(占93.6%),中重度营养不良111名(占0.62%),生长发育迟缓120名(占0.67%),单纯性肥胖症1041名(占5.8%),644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2%.结论:必须建立健全可行的卫生保健体制,提高保健医生整体业务水平,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监管力度,大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谢怡;孙晓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导乐陪伴分娩162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3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陪伴组( n=162,简称导乐组)和非导乐陪伴组( n=164,简称非导乐组),比较两组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导乐组与非导乐组:(1)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1.5%、63.4%;(2)剖宫产率为13.6%、25.0%;(3) 阴道助产率为4.9%、11.6%;(4) 新生儿窒息率为3.7%、9.8%;(5)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冯亦芳;梁持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212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治疗.方法:OCS患者212例,首先采用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进行脱水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22例经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脱水治疗后;肿胀逐渐消退,肢体功能恢复;90例接受了手术治疗.212例中,195例恢复良好,17例出现肢体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无严重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结论:OCS患者可先以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进行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手术切开减压,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天洪;伍秀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幼儿肺炎42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雾化吸入配合吸痰)和对照组(雾化吸入)各42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拍背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2、16、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 =6.185, P<0.05).观察组的治愈天数为(6.82±1.74)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4±2.62) d ( 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郭清厚;陈露;张亚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常压慢性持续缺氧及低二氧化碳致幼鼠心室肥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观察

    目的:观察SD幼鼠在常压慢性持续缺氧及低CO2下心室肥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SD幼鼠于常压慢性持续缺氧低CO2 14 d及21 d后分别测量计算右心室/左心室加室间隔比值(RV/(LV+S))、右心室/100g体重(RV/100 gBW)及左心室加室间隔/100g体重比值((LV+S)/100 gBW)和右心室组织切片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测凋亡率.结果:常压慢性持续缺氧低CO2下各组RV/(LV+S)和RV/100 gBW比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并与缺氧时间成正比;各组间(LV+S) /100 gBW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14 d组、缺氧21 d组的右心室组织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比对照组明显上升( P<0.01),且以缺氧21 d组上升更为明显.结论:常压慢性持续缺氧低CO2可致SD鼠右心室肥大、右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其严重程度与暴露时间有关.

    作者:林永文;徐小红;冯华俊;谭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不同临床阶段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阶段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与神经病理损伤的关系.方法:用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轻、中、重度AD患者,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脑脊液中白介素-1 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水平.结果: 各AD组患者脑脊液中IL-1β、TNFα的水平较其他组有不同程度升高,而IL-1ra则有不同程度降低,各AD组组间比较,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IL-1β与TNFα水平相应增高,IL-1ra却相应下降,其中重度AD患者这种改变与轻度AD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造成的级联反应在AD脑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英堂;邢孔鸯;李龙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9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均正确.随访2~24月(平均14.3月),3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第2次手术后复位,1例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复位.34例患者视力提高,4例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力低于术前.佳纠正视力≥0.3者15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5例,巩膜穿透3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和脉络膜脱离1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班伟;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巴胺在预防ICU患者异丙酚镇静后出现循环抑制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使用异丙酚镇静后循环抑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泵注多巴胺的预防作用.方法:30例外科ICU辅助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巴胺组 (Ⅰ组)15例,对照组 (Ⅱ组)15例.所有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辅助镇静,由 1mg/L血浆靶浓度开始逐渐递增至Ramsay评分5分,Ⅰ组同时泵注多巴胺5 μg/(kg·min),比较两组在不同Ramsay评分时SBP、DBP、HR变化和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及异丙酚用量.结果:当镇静加深至Ramsay评分3分后,Ⅱ组 DBP、SBP下降较Ⅰ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至Ramsay评分4~5分时,Ⅱ组HR下降较Ⅰ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Ⅱ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Ⅰ组( P<0.05);两组Ramsay各分值时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ICU危重患者中靶控输注异丙酚辅助镇静同时泵注多巴胺能可降低循环抑制风险.

    作者:廖锡强;程树来;卢尔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6例LASIK术后角膜上皮内生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上皮内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LASIK术后眼角膜上皮内生46例4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22例25眼(52.1%),术中角膜上皮水肿、上皮脱落21例26眼(54.2%),角膜血管翳出血10例10眼(20.8%),角膜瓣薄7例7眼(14.6%),术后层间弥漫性角膜基质炎11例11眼(22.9%).17例17眼予糖皮质激素眼水滴眼后角膜上皮内生静止;另29例31眼行角膜上皮刮除冲洗,1眼角膜上皮内生复发,再次行上皮刮除冲洗后无再复发.结论: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术中角膜上皮水肿脱落、角膜血管翳出血、薄角膜瓣和术后层间弥漫性角膜基质炎是角膜上皮内生的主要原因,经过适当处理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林意玲;江海鹰;吕秋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58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1990-2005年我院收治的58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治愈49例,死亡9例,其中行手术治疗者死亡5例,分别死于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2例)、肾功能衰竭(2例)和肺部严重感染(1例);行非手术治疗者死亡4例,分别死于重型脑部伤(2例)、肺部严重感染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易发生误漏诊.其病死率与手术时机有明显关系,腹腔穿刺是一种有效、简便的诊断方法.

    作者:赖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针剂治疗,疗程21 d,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1或0.05),且血糖、甘油三酯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两组治疗后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及治疗组的血浆比粘度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1),且全血比高切粘度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作者:陈婷;谢彤;黄志清;唐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雌激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妇女将有1/3的生命在雌激素(estrogen)缺乏的状态下度过.盗汗、潮热、失眠、烦躁或者抑郁等症状在更年期妇女中非常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

    作者:周志昆;曾红兵;高植明;吴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1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儿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118例中闭合性颅脑损伤10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8例,58例行手术治疗,60例行非手术治疗.恢复良好90例(76.5%),恢复不良13例(10.9%),死亡15例(12.4%).结论: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病情严重,且变化快而复杂,癫痫发生率高,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尽早确诊选择及时治疗方案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叶锋;张宗平;王薇;谭鑫;何春梅;易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的初步观察

    目的:初步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效果.方法:对8例采用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平稳.8例均得以随访, 随访3个月时, 6例乳腺肿物略有缩小,2例缩小近30%;随访6个月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30%,4例缩小50%,2例乳腺肿物消失;随访1a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70%,6例肿物消失.随访期间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空心针活检结果均为坏死组织,无肿物的局部复发.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副作用少,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66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病历667份,对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667例患儿中,97例(14.5%)作了病原学检查,其中细菌培养阳性56例.所有患儿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69.3%者应用二联药物治疗;选用较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抗感染中成药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儿科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盲目性及配伍不当.临床医师必须重视病原菌的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冬;马晓鹂;黄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流行性出血热( EHF) 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对36 例EHF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以肝、肾、血液系统同时受损为主.(2) 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经过比例较低( 27.8%),以不典型病例为主(72.2%).ELISA法检测EHF IgM、IgG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低(27.8%).(3) 本病常年散发, 男性中青年民工多发,患者均有直接或间接鼠类接触史.结论:深圳地区EHF以市郊发病为主, 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基层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水腾;童新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颅脑手术患者复苏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的影响.方法:40例颅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于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照组术中则未用电热毯,比较两组的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体温维持在(36.3±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1.1)℃;实验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23.1±4.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6.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结论: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可防止颅脑手术患者的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复苏.

    作者:何惠燕;林岩;谭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运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情绪稳定,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复发率仅为8.3%,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眼部并发症和全身毒性反应.结论:通过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对症护理,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作者:张解静;方林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桉叶提取物对医院产房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桉树叶提取物对医院产房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以桉树叶提取物熏蒸法与甲醛熏蒸和空气洁净器消毒法对产房进行空气消毒比较, 桉树叶提取物按0.5kg/m3熏蒸, 关闭门窗12h;甲醛熏蒸按40mL/m3用量, 关闭门窗12h;空气洁净器开机2.5h消毒.消毒前、后5次空气采样, 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结果:空气洁净器、甲醛熏蒸、桉叶提取物熏蒸消毒后平均自然菌消亡率分别为93.67%、93.29%、93.41%,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总数均在50cfu/m3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种方法消毒前后的自然菌比较,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桉树叶提取物对产房空气消毒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林(钅监)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