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陈永源;索鹏;周永顶;杨益;王浩杰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
摘要: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术后按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33例中2例死亡,其余31例经1~3a随访,按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3.9%,无一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 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效果满意,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大肠癌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 (CA199,casbohydrate antigen19-9)和CA242(casbohydrate antigen 242)在大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微粒酶免疫法(MEIA)检测30例大肠良性疾病及45例大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242的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与大肠良性疾病患者的CEA、CA199和CA242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血清CEA、CA199和CA242的水平随大肠癌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升高;3种肿瘤标志物中以CA242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分别为60.3%和73.3%,3种肿瘤标志物对诊断的敏感性与大肠癌的分期有关;联合检测可使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83.6%.结论:血清CEA、CA199和CA242水平测定可应用于大肠癌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并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并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陈恺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本文简述了在INTERNET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状况,分析数字化建设对图书馆的意义,根据目前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和障碍,提出了几个可能促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观点和意见,与同行共同探讨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程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门诊处方退药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和退药原因.方法:根据门诊处方退药92例中所涉及的药物名称、类别、剂型以及医师填写的退药原因作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处方中,药品类别主要是抗感染药物、补益类中成药、心脑血管类药物.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依从性差,因不良反应退药占退药总数的63.0%;其次是不合理用药、经济原因、重复取药、患者拒绝用药、患者药物禁忌症等因素.结论: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监督,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蔡伟明;陈红明;马晓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1~200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2001~200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 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我院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每日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3年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等逐年增长;用药频度前3名为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用药金额前3名为格列吡嗪、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用药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序号比值为0.2~4. 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与就诊人数基本合理.临床口服降糖药应用中,磺脲类药物的格列齐特和双胍类药物的二甲双胍因其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价格相对低廉而居主导地位.

    作者:杨晓军;李小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41例体会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下肢股骨干、胫骨干开放性骨折,采用彻底清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合并腓骨骨折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结果:1例骨折延迟愈合, 术后4月复查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折线仍明显;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坏死,经皮瓣转移修复愈合.其余患者骨折正常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谢章家;谢壮;王巧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5例子宫颈癌患者子宫全切除术的性心理调查及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对性心理的影响及有关护理对策.方法:以35例子宫颈癌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对象,采用入院时健康宣教或单独与患者及其丈夫交谈等形式,了解其对全子宫切除术与性心理的看法,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对子宫切除术后性心理产生忧虑的有27例占77.2%,抑郁的有6例占17.1%,自卑的有2例占5.7%,丈夫认为会影响性生活有28例占80.0%.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在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反复细致健康指导和性知识教育,忧虑、抑郁、自卑的性心状态完全缓解25例占71.4%、基本缓解10例占28.6%,丈夫认为会影响性生活的想法均消除.结论:手术前、后通过多种形式实施心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性心理障碍和纠正对全子宫切除的错误看法,利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陈绍玲;陈秀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卡舒宁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6例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卡舒宁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以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卡舒宁灌注治疗36例腺性膀胱炎.结果:36例治疗后随访12~24个月,24例治愈(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查正常),治愈率66.7%;9例显效(症状缓解),显效率25.0%.治愈和显效总数为33例,总有效率91.7%.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卡舒宁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确切.

    作者:李碧君;钟世强;单炽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19例分析

    目的:了解C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NP SLE)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并均行常规及螺旋CT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中弥漫性病变11例,局灶性病变3例,单纯脑萎缩4例和正常1例.结论:CT可为NP SLE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但在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资料.

    作者:陈东;罗泽斌;刁胜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抗肺炎衣原体治疗脑梗死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脑梗死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配合抗肺炎衣原体,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结果:治疗前两组CPn阳性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Pn阳性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抗肺炎衣原体治疗脑梗死患者有效.

    作者:张水冰;唐兴荣;余尚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颈糜烂经微波治疗未愈者宫颈支原体的检测及其药敏分析

    目的:观察宫颈支原体感染对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分析支原体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收集宫颈糜烂行微波治疗2个月后复查未愈者96例(实验组)、已愈者99例(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并对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的标本进行罗红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实验组支原体阳性者67例(69.8%),对照组支原体阳性者2例(2.0%), 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阳性患者的药物敏感率分别为:罗红霉素92.5%,强力霉素56.1%,阿奇霉素50.3%,氧氟沙星35.8%.结论:宫颈糜烂并宫颈支原体感染可影响其微波治疗效果;宫颈糜烂患者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以罗红霉素为敏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

    作者:陈韵微;何洁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 091份血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6年来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Dade Behring MicroScan WalkAway 40型仪对3091份血培养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3 091份血标本中,检出细菌239株,检出率为7.7%,其中革兰阳性菌134株,革兰阴性菌94株,真菌11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头孢呋辛较为敏感,而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为本地区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占优势.药敏结果提示检出菌耐药性强且广谱耐药.

    作者:吴建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40例腹腔镜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乌司他丁组)和B组(对照组)各20例.A组在术前1天、术中和术后第1~3天给予2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B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同时于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3天测定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 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ALT和AST术后第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ALT和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0.05).两组患者术后TBIL、 ALB无明显变化(P>0.05). 术毕及术后第1天B组患者Cor和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1),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后Cor和CRP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其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应激反应,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根殷;王旭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TNF-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62例危重患儿(其中SIRS 36例,非SIRS 26例)及20例健康体检儿的血清TNF-α水平并相互比较,同时比较SIRS组中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与未发生MODS患儿之间血清TNF-α的差异.结果:(1)SIRS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TNF-α水平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增多而增高;(2)MODS组患儿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结论:TNF-α是SIRS的重要炎性介质,检测TNF-α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是一种有用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袁慧珍;周子权;邝玉子;郭德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3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逆行手术切除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7 d内每日以1%荧光素钠角膜上皮染色检查,观察上皮全部愈合时间;随访10~12个月,平均10.7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角膜创面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为4.6 d,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可以促进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和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叶亲颖;黄燕;黄晓燕;王班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三种保守疗法对患侧再通和再孕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3种保守疗法对患侧再通和再孕的关系.方法:对经治疗后随访3 a的13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分析.138例按治疗方法分3组,腹腔镜组(n=48),开腹组(n=70),药物组(n=20).结果:患侧输卵管再通率:腹腔镜组为70.8%,开腹组为62.8%,药物组为25.0%(腹腔镜组vs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vs药物组P<0.01).宫内再孕率:腹腔镜组为62.5%,开腹组为54.3%,药物组为0.0%.(腹腔镜vs开腹组P>0.05;腹腔镜和开腹组vs药物组,P<0.01).结论:输卵管妊娠行保守的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患侧的再通率和宫内再孕率显著高于药物保守疗法,但行保守的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者之间的患侧再通率和宫内再孕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的妊娠率与治疗方式及对侧输卵管是否受损有关;保守输卵管复通术能替代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罗一平;张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术后按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33例中2例死亡,其余31例经1~3a随访,按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3.9%,无一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 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效果满意,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作者:陈永源;索鹏;周永顶;杨益;王浩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中应用力素对化疗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力素(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化疗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30)两组,治疗组在普通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力素治疗,对照组仅用普通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第二疗程化疗后心肌酶的变化、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平均心率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平均心率、心电图ST段的下移的程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但两组的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力素能够减轻化疗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急性心脏毒性.

    作者:蔡玉桂;观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临床静脉输液的体会

    通过静脉渠道补充液体和药物治疗、抢救老年患者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老年患者输液时,由于年龄的增加,各脏器生理功能的减退,易发生心脏负担增加过度难以承受的情况或易发生热原反应.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姚兵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腰腿痛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腰腿痛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提出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82例腰腿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2例中,61例(74.4%)有自卑、挫折心理;54例(65.9%)有孤独感;49例(59.8%)存在焦虑反应;44例(53.7%)存在抑郁反应;45例(54.9%)敏感,猜疑心加重;39例(47.6%)依赖性增强.结论:腰腿痛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健康.

    作者:曾瑞萍;尹庆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阿希米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希米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8例采用单纯微波治疗,治疗组110例则于微波治疗后加用阿希米(纳米银)片阴道给药,每天1片,均6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阴道排液量减少、阴道流血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创面愈合快、阴道内感染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阿希米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佳,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宜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